导盲鱼有什么特点?

指南针是由一片薄钢制成的,看起来像一条鱼。它长二寸,宽五寸,鱼的肚子是凹的,可以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

钢片做的鱼没有磁性,所以没有导向作用。如果想让它成为向导,还必须使用人工磁转移,使其成为具有磁性的磁铁。

至于如何人工传磁,《武学通论》记载,烧红的铁片放在经络方向。铁片烧红后,温度高于磁转变点的温度,铁片中无序的磁畴瓦解,变成顺磁性。在水中淬火后,再次形成磁畴,但在地磁场的作用下,磁畴是定向的,所以可以指南北。

我国古人发明了人工磁铁作为导盲鱼,这是一大进步。这说明我国古人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相当丰富的磁铁知识。

钢针发明后不久,有人发明了钢针来引导。这个人工磁化的小钢针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制造的真正的指南针。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孟茜笔谈》中提到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技术人员用磁铁摩擦缝纫针,针就被磁化了。

从现在来看,这是天然磁铁的一种磁场效应,使钢针内磁畴的排列趋向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呈现磁性。

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也为实用磁指向仪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关于磁针的安装方法,沈括主要介绍了四种方法:一种是水漂法,即在磁针上放几根灯芯使其浮在水面上,可以指示。

方向。第二种是碗唇旋转法,即把磁针放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第三种方法是指甲旋转,将磁针放在指甲上。由于指甲表面光滑,磁针可以自由旋转指示方向。第四种是悬挂法,就是在磁针的中间部位涂上一些蜡,粘上一根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这样可以指示方向。

沈括也比较了四种方法。他指出,水浮法最大的缺点是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转和指甲旋转因为摩擦力小所以灵活,但是容易脱落。

沈括推崇悬挂法,认为这是一种理想而实用的方法。沈括指出的四法,概括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种体系,即水针和干针。

另外,由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地磁有50度左右的倾角,如果将罗盘鱼水平放置,只有水平分量起作用,如果以一定角度放在水中,鱼磁化的有效磁场强度会增大,磁化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