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亭亭简介
汤亭亭(1940-),女,美国华裔小说家。1940出生于广东新会,出生于美国加州。1962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文学系,1992当选美国人文与自然科学院士,2008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杰出文学贡献奖。汤亭亭先后创作了《女勇士》、《中国佬》、《孙·沃克》等有影响的小说。这些作品奠定了汤亭亭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文名:汤亭亭
Mbth: MaxineHongKingston
别名:唐婷婷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出生日期:1940 65438+10月27日。
职业:作家
研究生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主要成就:杰出文学贡献奖
代表作:《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第五和平书》。
星座:天蝎座
人物体验
汤亭亭10月27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斯托克顿。玛克辛·洪·金斯顿的父母深感命运像轮盘赌一样难以预料,于是取了玛克辛这个当时以好运闻名的金发赌徒作为女儿的英文名,希望她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为了让这个宝宝看起来有男人味,汤婷婷的爸爸给她起了一个很男性化的中文名——“婷婷”,是一种不依赖他人的独立状态,而不是像“婷婷”那样柔软温顺。
1958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获得奖学金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先就读工程系,后攻读英国文学。
65438年至0962年,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文学系,之后在离旧金山不远的一个小镇的贫民窟学校当英语老师。
65438-0967年,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赴夏威夷,长期在夏威夷大学任教,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语系任教授。
1973年夏天,玛克辛·洪·金斯顿和丈夫在离檀香山不远的一个岛上度假。一天晚上,这对夫妇去看电影,但是放映机临时坏了,他们不得不回到酒店。无聊之余,玛克辛·洪·金斯顿拿起一支笔,手写了两页纸,后来成了《女勇士》这本书的大纲。
1975年,经过几次增删,汤亭亭的《女勇士》终于上映了。
1976年,Novo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处女作《女勇士》,使她一举成名。
1980年,汤亭亭出版了她的第二本小说《中国佬》。
65438-0984,汤亭亭随美国作家协会赴北京参加中美作家会议。会后,她和丈夫耶鲁·金斯顿到广州和新会探亲寻根。
1989年,汤亭亭的第三部作品《美猴王》陆续问世。
1991年6月,汤亭亭开始写小说《第四部和平之书》。
从65438到0992,汤亭亭因其文学成就当选为美国人文与自然科学院士。
1993年,第四和平之书在加州奥克兰的玛克辛·洪·金斯顿家中被烧毁。汤亭亭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打击,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读书写字。
2003年3月,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在华盛顿被捕,原因是她参加了反对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示威活动,并冲进了警方设置的封锁线。
2004年,出版了马克辛·洪·金斯顿写的第五本《和平之书》。
个人生活
汤亭亭的父亲唐思德是广东新会县顾靖镇古石村人和里人。他从65438年到0925年来到美国,在一家洗衣店工作。母亲朱是的一名助产护士,从1939来到丈夫身边。
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汤亭亭是第三个。汤亭亭小时候,唐家穷得一家十口挤在简陋的公寓里。为了养家糊口,Townend从早到晚管理着一个小得可怜的店面,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朱正在或近或远的医院里跑上跑下打“短工”。即便如此,夫妻俩的收入也无法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唐家虽然物质匮乏,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却很丰富。汤恩伯忙于谋生,对孩子管教不多,但他毕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传统知识分子,他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对汤亭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至于朱,他是讲故事的专家。不管是女神补天,精卫填海,移山,成下雪,花木兰从军,聊斋志异,他都能讲半天活灵活现。年轻的玛克辛·洪·金斯顿虽然用美国思维去理解和领悟了善、恶、美、丑,但很快就被遥远的传说和精彩生动的细节打动了。就这样,汤亭亭逐渐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65438-0962年,玛克辛·洪·金斯顿与演员耶鲁·金斯顿结婚,两年后生下约瑟夫·劳伦斯·中美。
主要工作
作品
创造性特征
作品主题
汤亭亭的作品题材广泛,但从作品的出版时间来看,她的创作主题贯穿着一条主线:女权主义(《女勇士》)→种族平等主义(《中国佬》)→构建种族文化属性(《孙·沃克》)→世界和平主义(《和平之书第五部》)。
女权主义思想解构了男性主导的中心
在《女勇士》中,作者根据童年时母亲讲述的家族历史和中国神话传说,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解读了作者和家族部分女性亲属的人生经历。
小说以母亲的警告开始,“我告诉你的事一定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这里母亲指的是姨妈的不听话和通奸的“家丑”,最后被迫投井自尽。讽刺的是,“我”不仅没有对此事保持沉默,反而重新诠释了这个故事和后来月经的故事并公之于众。在这里,“我”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喊出了心中的声音。我对姑姑的深切同情和对男权制度的痛恨,转化为我抗争的动力和勇气,促使我拿起纸和笔,以挑战男权为武器。
第二章“百虎山学道”中“我”的故事取材于中国读者熟悉的花木兰、岳飞传说。在《白虎山学道》中,汤亭亭塑造了一个最具魅力的现代神话英雄——花木兰。中国版的《花木兰》和汤亭亭的《花木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木兰未婚,只有一个弟弟;女战士“我”不仅有一个丈夫,一个被征召当兵的弟弟,还有一个在战斗中出生的儿子。其次,花木兰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对抗外来的敌人,而“我的”敌人却在家里。离家前,父母在我背上纹上了“复仇”、“誓与名”和无尽的“怨恨”。“我”率领的士兵去北京后杀了“皇帝”,回国后“我”杀了地方官报仇,因为恶霸把女孩比作“米中之蛆”,说“养鹅不如养女儿”,“女孩是给别人养的”。汤亭亭打算把婆婆在岳飞背上刻字的故事改写成木兰的父亲在木兰身上刻字,希望她能像中国很多传统的男性英雄一样厉害,成为一名女勇士,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女权主义观念。主人公“花木兰”的形象具有强烈的女性英雄主义色彩。汤亭亭反抗压迫女性的父权制统治,因此她试图将女战士塑造成另一个自我,以推翻整个父权制传统,挑战性别歧视。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奇女子,她为了忠于君主,维护中国封建统治制度,英勇杀敌,立下了丰功伟绩。这里的女勇士没有忠于皇权,而是与皇帝的军队作战,赶走了皇太子,砍掉了象征封建统治的皇帝的脑袋,彻底推翻了当时的封建帝制——中国传统的宗法权威基础。汤亭亭在重构的花木兰故事中追求的不是传统的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而是西方女性主义的独立和男女平等思想。
《女勇士》以现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华裔女性面临的性别问题,批判了中国的男权文化,挑战了男权社会和性别歧视,批判了腐朽虚伪的封建礼教,讽刺了有害的封建婚姻制度,批判了中国的封建父权制。对于中国被压迫的女性来说,无名大妈、月兰月经和“我”的沉默,都是中国的厌女文化和“重男轻女”观念造成的。于是“我”奋起,尽力为自己争取自由,为沉默的他们平反。汤亭亭并不避讳她对女性的立场。在《美国批评家的文化误读》一文中,她明确表示“希望读者从女性解放的角度来解读《女勇士》”。据张子清教授说:“我记得她在1996从汤亭亭手里买下《女勇士》的中文翻译版权时,汤亭亭对自己中文名字的翻译非常在意,反复关照‘亭’字不加‘女’。她深受女权思想影响,可见一斑。”
可惜女勇士挖不出造成“无名女侠”和“月经兰”悲剧命运的另一个元凶——美国的种族歧视制度。没有美国由来已久的“排华法案”,就不会有姨妈和月经被迫成为草寡妇的事实,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因此,对《女勇士》的批评被削弱了。好在Maxine Hong Kingston已经把笔伸向了1980发表的《中国的种族歧视盖伊》。
捍卫种族平等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中国佬》(China Guy)是一部受美国反华政策迫害的华裔男性的奋斗史和血泪史,是一部华裔美国人的移民英雄史诗。
《中国佬》从《发现论》开始,不仅改变了武则天的统治,也把受辱、缠足、打耳洞、挨打、倒吊然后被国王逼婚的林志扬,变成了《镜花缘》里女儿国的唐傲。她还补充说,唐傲的手和脚都被戴上了镣铐,他的嘴唇被缝上了,他还被强迫洗他的脚布。最后她说,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女儿国在北美。毫无疑问,汤亭亭仍然在揭露和批判旧中国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同时用隐喻来表现中国男性在美国被羞辱、被奴役和被迫保持沉默的处境。“不能说”和“不能听”——因为被剥夺了这两项权利,中国人的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关在美国历史之外。对北美女儿国唐傲的迫害,象征着中国人在美国的遭遇和种族歧视给中国男性带来的阉割般的侮辱,形象地揭露了1882颁布的排华法案以及随后一系列排华法案导致的美国华人社会的畸形状况。为了反映华人在美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列举美国政府从1868到1978制定的相关法律。因为美国横贯大陆铁路建成后,中国工人被驱逐出工业领域,只能做洗衣、做饭等传统上由女性做的工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男人是被迫裹足不前的,社会迫使在美中国男人“女性化”。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误解和历史的湮灭中凸显他的男性同胞,挖掘出曾经被埋没、再现不足的华人历史,从而打破主流文化的沉默,重构美国华人和华裔的历史。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在《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的祖父》(Grandfather in Sierra Nevada)一章中呈现了大量材料,展现了中国工人在修建美洲大陆铁路的血泪史。在赞美致力于美国西部开发的中国男人的同时,读者看到的不是成功的胜利者,而是失败的受害者。中国工人克服了恶劣的气候和险峻的地形,最终与白人工人合作完成了横贯北美的铁路。“如果没有中国人,就不会有这条铁路。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然而,在铁路建成后的庆典上,“白鬼子官员说:‘这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只有美国人能做到。“爷爷从来没有出现在纪念铁路建成的照片里。他是把这片土地连接起来,建成一定规模的先行者。”铁路建成后,中国人被驱逐。中国人在美国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成就,他们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已经被一笔勾销。他们的捐款被盗,但他们的法律地位被剥夺。汤亭亭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这个中国佬的楔子,肯定了华裔移民祖先开发美国西部和夏威夷的历史功绩,表达了华裔族群的心声,生动地重构了华人的新形象,颠覆了长期以来华人在主流霸权文化中的形象。据美国尹教授介绍,汤亭亭最初将小说的中文名命名为《金山英雄》,以纪念这位中国拓荒者。”为了让读者知道她的心思,她以印章的形式保留了原书名《金山英雄》。这个印章,用中文刻的,出现在小说的封面和书的每一章的首页。毫无疑问,这是她尊重中国男性移民的重要标志。”
诚然,汤亭亭颠覆种族歧视的目的不是为了颠覆。美国华裔的双重文化背景使得他们大多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和意识。如何建构自己的文化属性,如何将“边缘文化”的“他者性”融入主流文化,最终真正彻底地颠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建构“世界”边缘人的文化属性?如何进一步树立华裔在美国社会的新形象,确立他们的国家认同?汤亭亭在她的第三部作品《猴子》中诠释了她的思想和理想。
混合文化与民族文化属性的建构
汤亭亭在《猴子-他的即兴曲》中把写作重心从改写美国华裔历史转移到建构美国华裔的文化属性上。
首先,书名是有意义的。简单分析一下题目就看出了它的“杂合性”。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ripmasterMonkey:HisFakeBook》。标题具有双重文化背景,涵盖了中美文化中的两个反英雄形象:“Tripmaster”是美国反文化运动的产物,指的是一群嬉皮士一边走一边吃迷幻药保护大家的导游。在书中,它暗示了主人公阿信引导读者通过文本复杂情节的迷宫。穿越中西意识形态的不平等,而“猴子”当然是指孙悟空,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调停人。汤亭亭的《美猴王》既是一个充满反叛精神、争取平等权益的主人公,也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悲剧形象,象征着当代美国社会中中国人的现实处境,有着自己的身份渴望。副标题“HisFakeBook”不被国内读者误解为“他的假书”。厦门大学张龙海教授根据1989在西雅图对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采访,它是一个爵士术语,是“他的即兴”。“阿信的即兴创作是他的双重文化背景:他继承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并以此作为即兴创作的出发点和基础。在书名中,汤亭亭的创作观和人生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通过主人公惠特曼·陈信宏,读者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混合”的感觉。名字显示了作者的深意,兼具中美文化传统。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典范。第一,惠特曼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象征着自由、民主、乐观、平凡的美国精神。汤亭亭利用谐音把美国诗人的名字改成主人公的名字,从而达到传承美国文化的目的,体现主人公包括作者本人的美国主义。第二,它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与中国。
很多中国人的名字都有“A”,意思是亲密无间,亲密无间。Sing的意思是用英语唱歌,这解释了阿信的身份和欲望:一个华裔美国人的第五代移民,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表演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挑战美国传统,以及白人对黄种人的偏见和冷漠。把惠特曼放在前面,一方面是遵循美国人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强调。强调作为美籍华人的第五代移民,阿信完全有权利说自己是美国人,不是寄居者,而是真正的美国人,不是“华裔”,他要求去掉连字符。阿信与中国传统的勤劳勇敢、任劳任怨、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形象截然相反,具体表现为“女勇士”和“中国佬”。猴子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旧金山。当时旧金山是反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是嬉皮士的天堂。阿信是“垮掉的一代”中的“反英雄”形象,是一个完全西化的嬉皮士。他说话像黑人,头发像13武士,经常穿牛仔靴。像大多数同时代的白人青年一样,他愤世嫉俗,质疑一切:越南战争、爱情、民权、生活等等。他自称善变足智多谋的孙悟空,却无法摆脱民族的束缚。他最大的抱负是复兴中国美剧。最终,他确实导演了强表演自己的剧本,跨越种族,把中西文化的经典人物都放在了自己的孤独里。这位年轻的剧作家不仅能引用美国作家的作品,还能理解中国的经典作品,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我可以熟练地使用美国语言,理解唐人街的俚语,成为一个专注于西方文化的智者。这也是他名字的第三层意思,是双关语。这本书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剧院上演的。它混合了中国的经典作品《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跨越性别、种族、民族、语言,让黑粉这个古今中外的人物出现,消除一切界限。
因此,汤亭亭在《猴子》中提供了一幅“混合文化”的乌托邦图景。“西方梨园”是中国人从形式到内容杂交的文化符号。作者理想的文化解决方案是消除“文化真实性”的边界,建立多元文化而又不失民族属性。声称中国文化属于美国。汤亭亭试图建构的属性不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主体,而是一个超越国界、民族和文化的想象主体。使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走向“大同”。
但是,真正的文化全球化,而不是西方化或美国化,仍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只要人类共同奋斗,和平相处,求同存异,人类就有可能在这个“地球村”中构建起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景观。在颠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漫漫征途中,汤亭亭依然关心着人类的和平和人类的最终命运。在1995接受NeilacSeshachafi采访时,汤亭亭也坦诚地宣称自己“不是自私的小众或女权主义作家,而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作家”。在《猴子》中,汤亭亭把逃避兵役并拒绝为美国参加越战的阿信视为英雄,并高度赞赏他的决定。汤亭亭不遗余力地讽刺越南战争。这些也体现了汤亭亭的和平主义思想。显然,玛克辛·洪·金斯顿已经把她的爱扩展到了全人类,走向了全人类更广阔的和平世界。因此,她将自己的第四部作品《第五本和平书》献给了世界和平事业。
反对战争,宣扬和平。
第五本和平书的主题得到了突出,从性别、种族、阶级、文化认同扩展到反对战争、促进和平。据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介绍,这部作品的书名来自中国的一本古书。很久以前,中国有一本和平之书。有三种书叫“三书”,告诫人们如何避免战争,如何和平解决冲突和纠纷,但都被人为烧毁了。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说,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皇帝在改朝换代时都要焚书。因此,和平之书已经丢失。
90年代初,海湾战争让汤亭亭非常不安,于是她开始写一本宣扬和平的书,并命名为《第四次和平之书》。1993年,汤亭亭在加州奥克兰的家被大火烧毁。她已经完成了156页的第四部和平之书,它已经化为灰烬。这场大火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打击了汤亭亭,使她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阅读和写作。汤亭亭觉得大火带来的创伤和战争带来的沉重伤害是一样的,所以她决定写一本书,讲述她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向往,希望通过写作重建自己的生活,同时宣扬和平的理念。这本书是和平的第五本书。这本书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火》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玛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在参加完父亲去世的满月纪念活动后,在回家的路上从汽车收音机里听到奥克兰发生了火灾。这场大火烧毁了奥克兰和汤亭亭的房子——她所有的尘世物质。第二章“论文”讲述了文学与和平的故事。本文描述了汤亭亭如何试图在灰烬中找到第四部《和平之书》的手稿。第三章“水”是一个关于“龙”的故事。龙是水中的动物,天上的云雾,想象力所在。汤亭亭以此质疑“火”的力量,这是对第四次和平被烧毁的书的重写。这一章讲述了中国人惠特曼·阿信因反对越战和逃避兵役而离开加州前往夏威夷的故事。第四章“地球”是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永恒?本文描述了汤亭亭组织退伍军人写作,治愈了她心中战争留下的创伤,同时通过反战写作宣扬和平的理念。
艺术特色
首先,汤亭亭的文学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同许多中国作家一样,汤亭亭一方面接受了正规的美国教育,另一方面又继承了祖先留下的中国文化传统。汤亭亭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的英译本。读中国的童话;读《李白杜甫诗选》的英译本;她还熟悉中国现当代很多作家的作品,比如鲁迅、北斗、舒婷等。所以,虽然汤亭亭的作品是用英文写的,但她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人。而且,汤亭亭能够准确地把握出国旅游的中国人的思想和心态。在她的英文小说中,她尽可能使用汉语的节奏,故事形式也模仿中国的。在《女勇士》中,汤亭亭描写了中国的一些社会习俗和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汤亭亭以蔡文姬的故事结尾。“蔡文姬的乡愁成了很多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文化,但千千成千上万的华侨只能渐行渐远。”乍一看,美猴王是以中国著名的童话《西游记》命名的。汤亭亭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学色彩,这使其在美国独树一帜,深深吸引着读者。汤亭亭曾说:“中国是我创作的源泉,我讲的最好的故事是关于中国的”。汤亭亭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她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有着深深的使命感。她积极为美国华人发声,试图纠正美国社会尤其是美国白人对中国和中国历史的不完整甚至错误的看法。在《中国佬》的封面上,她写道:“我用这本书来表明我为华裔美国人说话”,她还说:“把华裔美国人的故事带到美国文学中是我的使命,因为在美国文学中,中国人的形象是被丑化的”。
其次,汤亭亭的文学创作具有美国本土文学的特征。汤亭亭出生在美国,在斯里兰卡长大,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她能熟练地用英语表达她的感受和想法。她要求自己的作品能写得比白人作家好,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也比他们强。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希望消除美国华裔只能用洋泾浜英语进行文学创作的观点。为此,汤亭亭为了追求完美,对《中国佬》进行了九次改动。汤亭亭喜欢的美国作家很多,比如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纳撒尼尔·霍桑,马克·吐温,托尼·莫里森,格蕾丝·佩利,爱丽丝·沃克,路易·奥德里奇等等。这些作家的写作风格影响了汤亭亭的文学创作。汤亭亭作品中的美国风格使美国读者很容易接受和喜爱她的小说。
再次,汤亭亭的文学作品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体现了作者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人生目标。论血统,汤亭亭是中国人;至于国籍,她是美国人。由于特殊的双重身份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美国成长经历,汤亭亭的文学创作具有中西文化的双重特征。他的作品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影响。而且,这一特点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小说《女勇士》中,中国的神话传说、母亲的奇闻异事和华裔美国人的现实生活在小女孩的印象中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小女孩在两种文化背景和两种民族精神影响下的成长和反思,描绘了她在中国家庭的小氛围和白人社会的大氛围中的多重自我,反映了她在确定文化身份时的艰难历程”。
汤亭亭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小说、自传和神话的巧妙结合。《中国与女勇士》的主要素材来自作者童年时听母亲讲的故事,而且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在这两部自传体小说中,作者以自己的家庭和其他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和主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有机地融合了许多中国的文化传统、民间传统、风俗习惯、神话传说。
获奖记录
性格影响
在美国,汤亭亭的作品因其大胆创新的手法而引起广泛关注。他的作品多次位居销量榜前列,多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从而成为20世纪后期最著名的华裔作家之一。从65438年到0998年,汤亭亭的作品被收入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诺顿美国精选作品。她的成名作《女勇士》已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列为欧洲经典文学,她的作品被视为与荷马、乔叟、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等齐名。,并已被列入美国大学多个学科的必读书目或作为教材进入大学课堂。2001出版了汤亭亭的批评指南。该专著详细介绍了汤亭亭的生平,探讨了汤亭亭与美国亚裔文学传统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她的三部代表作《女勇士》、《中国佬》和《孙·沃克》。
性格评估
正面评价
中国学者张子清认为汤亭亭是最强有力的“女权主义作家”。她“不仅为沉默的无名女子赢得了话语权,也让她成为了道德楷模,战无不胜的勇士和英雄。”“更重要的是,她成功地获得了当代美国主流社会权力分配的主要作家之一的荣誉,成为作品被各种选集收录率最高、在大学论坛上授课最多、被大学生阅读最多的在世美国作家之一。”
兰多夫学院院长布拉德利·贝特曼·贝在一份声明中说:“玛克辛·洪·金斯顿更像是一位先驱。”。“20世纪70年代,她开始写《女勇士》。她知道,当时对亚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普遍。唐婷婷向世界介绍了这些移民及其子女的故事。她的作品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种族和性别问题的全国性讨论。”贝特曼说,他还读了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另一部备受好评的作品《中国佬》(China Guy)。“她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她非常善于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唤起人们的声音。”
美国国家基金会执行董事哈罗德·奥根·布劳姆(Harold Ogen blaum)在一份声明中说:“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将小说、回忆、民间故事和政治理念融为一体,以这种全新而丰富的方式呈现伟大的美国移民故事。”该基金会官网指出:“玛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在作品中运用了一系列风格和故事,创造了一种令人惊叹的移民回忆录和小说的新写作方式,影响了两代美国作家。”
负面评价
亚裔作家、文学评论家赵建秀痛斥汤亭亭是被白人同化了的华裔作家,认为汤亭亭等作家丧失了中国民族性,误读误用了中国经典和传说,试图讨好白人读者,扭曲了美国华裔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