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元朝统一了中国,为什么南宋皇帝不顺应历史,大开城门欢迎他呢?
虽然天下大势在元而不在宋,但并不代表宋朝的君主和臣民愿意俯首称臣。比如,你明明知道你的同事比你更有能力,比你更有希望带领大家走向成功,但是在竞争领导职位的时候你不会愿意让他上位。如果只是你个人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的让步意味着你的兄弟们不会被提拔或者开除,那就不再是你能决定的事情了。看大家的意思了。这叫军心民意,和当皇帝一样。做皇帝比上面说的道理更残酷,那就是皇帝在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是绝对不敢违抗大臣们的,因为他们手里有兵权,他们可以废皇帝,也可以杀皇帝,更何况皇帝本人也未必愿意下跪!
看清世界大势后,集团内部需要有统一的意志。如果没有明显的上风,皇帝会犹豫。只有在明显占上风的情况下,皇帝才会做出最后的决定。例如,蜀汉的刘禅是在他的大臣们实际投降后才做出这个决定的。其实不是他不想打,而是大部分大臣已经想投降了,根本打不赢。
自古以来,政治事务从来都是顺民意者胜逆民意者,从来没有简单的军事胜利。军事胜利的背后,是因为政治胜利而取得的军事胜利。个别将领的天才指挥可能在战斗中取得一两次胜利,但要在全局中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朝鲜政事的统一,因为朝鲜政事的统一意味着人员的顺畅,持久有序的经济供给能力,前方可控的军需,可靠持续的作战,以及对占领区的控制。
一个皇帝不会因为一个形势、一个道理而放弃权力,也不会因为一个道理而说服大臣。就像我们普通人在一起讨论一个事情,要统一大臣、军民的意见,并不容易。所以,虽然元朝统一天下已成定局,但宋朝还是要和他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