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苗家的历史渊源和名人事迹

历史来源

山南村属于明清浙江平邑归仁乡三十二都,地名小江。位于苍南县城东北约五公里的虎山伏牛山南麓,故后称山南村,由加缪、小江大尊、小江惠帝、苏寨、山南店边、林家六个自然村组成。

1949解放为平阳县灵溪区山南乡小江村。

1954山南撤乡并户山乡。

1956合作社运动被称为湖山乡明星高级合作社山南分社。

1958大跃进叫湖山公社山南大队。

1981平阳、苍南于8月分县,后改名湖山镇山南村。

2000年,湖山撤镇并至灵溪镇,全称苍南县灵溪镇湖山办事处山南村。

明清和民国时期,山南村苗姓村民完全靠农业收入维持生计。那时候种简单的水稻,好年景可以亩产300-500斤。如果发生灾难,就不会有粮食收成。一些村民不得不借钱给富人租稻田。江西阳(衡阳枝江以西)十年九灾,村民生活十分困难。

解放后,土地归集体所有。简稻改为连作稻,改良种子(杂交水稻),使用农药化肥,强调科学种田。亩产超过1000公斤。

近年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副业收入。村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少数能工巧匠办厂搞经销,逐步走向小康水平。

解放初期,有村民在温州、瑞安等地养母猪或卖小猪、鸡鸭做小生意。有几个村民建了榨油厂,加工油菜籽和桐油,也有村民搞干法加工米线。年轻力壮的村民去矾山摘明矾,去前旗挣钱扛运。

上世纪60年代,竹制品以副业为主,男女老少在全国各地学习编织竹席或做竹席经销生意,加工冰棍梗。

有些人从事黄麻脱胶、纺麻纱和编织麻袋。

有的出去卖江南土织的衣服裤子。

改革开放(1979)以来,有村民去温州市场卖海鲜、蔬菜、水果。

一些有才华的人在当地和县城等地创业,比如;塑料编织厂、食品加工厂等。

教育和人才

解放前,山南村没有学校,大多数村民不识字。

适龄儿童不得不去邻近的蒋家祠堂的私塾读书。20世纪40年代,他们从湖山请来周为师,在山南会馆办了一所私塾,以《三字经》、《琼林幼学》、《唐诗》、《论语》为教材。

除了少数富裕的农民孩子能在鳌江、金乡继续读完小学或初中,大部分孩子只上了两三年就从私塾辍学,帮大人放牛、挑猪粪、学种地。

为了鼓励自己家族的后代学习进步,公祖专门划出几亩田地奖励这个考上家族最高等级学校的年轻人,命名为毕业田。

不限于父母种地或租房的时间,只有后赶上的学生学历比前者高,他们才会轮流代替种地。

解放前,初中毕业生孝顺忠义。

所以,他们种了十几年的毕业田。

土改时,田被* * *收回,分贫农和中农。

解放后,虎山乡建立了虎山中心小学,方便了街坊的孩子在虎山中心小学读书。

当时有新教材,如国语、算术、常识等。,但大多数孩子家里还是很穷,读完小学或高中就没钱上学,只好跟父母学种田或其他手艺。

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下,女孩基本没有上学的机会。

1958大跃进时期,少数民族中有几个少年考上了初中或中专,但因生活困难无法继续学业。他们只好响应毛主席“农村是广阔天地,知青回乡大有作为”的号召,回乡支农。

文革时期(1966-1976)在山南寺办了一所村级小学,一、二年级两个班,两个老师,一个公办,一个民办。私人教师的工资由大队负责,分成九个生产队。

所有学龄儿童免费上学。

只有这样,大多数男孩和女孩才有机会上学。

名人事迹

声明:由于我没有做过全面的调查,资历有限,只能口述一两个我认识的名人。我希望邀请韩海。

苗希凡男(约1760-1841)根据老一辈老人和我爷爷的回忆和故事,我爷爷:苗希凡(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起初是一位著名的武术大师。当时苗与黄的个人恩怨导致了整个家族的世仇,冲突导致了祠堂的两个守卫。

当时我太公教了几个黄氏的弟子。他们自然不敢攻击我们苗家。他们知道我乡绅的功夫很厉害,一个打五个绰绰有余。当时我带头守着祠堂,黄家人拿着扁担想冲进去。我太公徒手顶住了他们四个叫的那根杆子,板着脸。我在地上打败了他们。在场的是苗家,甚至因为黄氏家族的武斗而欢呼雀跃。

已经消退。

那时候我爷爷比较穷,要维持生计,所以我爷爷的武功没有传到我爷爷那一代。

但是我爷爷的一个表亲来找我爷爷,学了一点武术。他叫苗一提。他现在91岁,身体健康。到目前为止,他可以自己扛100多公斤的水。他的拳头非常粗糙和坚硬。成年人很坚强!有意思的是,他每次坐在那里睡觉,全村人都能听到声音,还有人说他打个喷嚏邻村都能听到!他对我爷爷的事迹和至今教给他的东西记忆深刻,我爷爷的武功可见一斑!可惜他的第一代大弟子都是已故的外姓人,武功也是凤毛麟角!另外,当时对识字不太了解,也没留下什么书。到目前为止,我还拿不到第一手资料来介绍他的伟大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