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介绍一个民族。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东、南、东南、西、中六种方言,包括五种次方言,二十五种方言。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的高原和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为8714393人。

关于彝族的起源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北方说、南方说、东方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的共识是来自北方。据汉彝文史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在西部的古羌人关系密切,彝族主要起源于古羌人。

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初,彝族先民的活动集中在滇池和杜琼(今四川西昌东南)一带。这些地区居住着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如杜琼、昆明、老金、Mimo和云南。

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他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居住在“琼之路”,然后他们南下到“伊诺”和“曲邑”(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的两岸。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先民逐渐从云南的安宁河谷、金沙江畔、滇池、哀牢山等地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桂西北。

彝族先民定居西南以来,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比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很多都变成了今天的彝族。在贵州彝文古籍《西南支一》中,有许多关于“普边彝”的记载。同时,在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的彝语支部落。所以历史上彝族的名字都很复杂。

彝族风俗:

节日是全国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体现。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节日;有主要祭祀神灵和祖先的祭祀节日;有以缅怀英雄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性节日;有庆祝丰收和胜利的节日;有以唱歌、跳舞和歌剧为主要活动的社交娱乐节日。主要节日有。

彝族年:彝族年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彝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彝语称为“库什”。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是庆祝中国新年的好日子。

火把节: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持续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聚集在村庄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打羊、摔跤、选美等。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早上,人们会祭祀祖先;晚上,你应该带着火把在庄稼地周围,这意味着焚烧害虫和祈祷丰收。

此外,贵州西部和云南东部的彝族人会在农历三月初三庆祝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的彝族,一年要过两次端午节。第一次是农历二月的龙年。

第二次,秋收前,叫“酬龙”,意思是感谢龙主的雨露;云南楚雄的彝族人民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插花节,祝愿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广西那坡、云南富宁的彝族在农历四月举行跳弓节,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隆林彝族的护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