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发展史

从建国初期到1959,高校实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制度,其中地理是必考科目之一。1954,高考开始分为无和理科两类。地理和理科被划为文科,试卷满分为100。1955考试科目分为理工、农医、文史、政财三类,地理作为文史政财的考试科目。

从1959到1965,地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学时大幅缩减,地理不再列为高考科目。从1966到1976,全国高考取消不参加考试。

1978,恢复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分为理、工、农、医、文科两类。地理和理科纳入文科考试科目,满分100。

1990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实行高中毕业考试制度,实行“3+2”高考改革。1995年,全国所有高考科目实行“3+2”方案,取消了地理科目的考试,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1999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务院召开,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布教学文件【19991 3】,正式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广东省首先开始试行高考科目“3+x”改革方案,地学作为“X”之一被纳入高考科目范围,这标志着地学重新出现在高考科目的队列中。随着“3+x”高考改革方案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无疑对中学地理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试题容量的变化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高考试题容量不断增加。从表L可以看出,第一,试题数量在增加;其次,试卷的页数和字数(以计算机统计为准)不断增加,试题容量大大增加;第三是图表数量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前,高考地理试卷中的图表数量很少,基本都是直接引用书本上的原图。80年代以后,图表的使用量增加,190年达到18。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很少直接引用书本上现成的图表,大多是出题人加工或创新的,体现了地理高考对图表运用能力的考查不断加强,也体现了对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

2.试题结构的变化趋势。

建国初期,地理高考试题以填充题、画图题和简答题为主,形式简单主要考查书本知识;80年代以后,试题类型多样,有填空题、看图填空、判断真假、解释名词、改错、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但仍以传统题型为主,纯知识题的考查仍是当时考试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选择题的比重不断上升,至今已成为地理高考中最重要的题型之一。从表2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选择题的分数比例一直在50%左右。90年代以后,高考地理的另一个主要题型是综合题,它集读、填、析、答、议、析于一体,能很好地测试学生的地理综合知识和技能,成为地理高考的又一个重要题型。从1990开始,地理高考基本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题型为主。

3.试题知识结构的变化趋势

1984之前,地理高考命题主要以中国区域地理和世界地理为主,系统地理内容很少考查,基本不涉及系统地理内容。1984以后,高中开设以系统地理为主的高中地理教材,高考地理命题中考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不断增加,到1990达到近70%。从表3可以看出,2003年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比例为28: 122。近年来,纯单一区域地理试题的比重很小,初中地理也只是作为一种地理知识素质在高考中被要求,在高考试卷中起到知识载体的作用。

4.试题智能结构的变化趋势

1985之前的高考地理命题主要是考查知识和记忆的知识型题,考查能力的题并不多见。从1985开始,主要考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型题型开始出现,随后其比重持续上升。到1990左右,能力型题型的比重已经超过知识型题型,成为最重要的地理高考题型之一。从表4可以看出,高考中能力型题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记忆知识为主的单项题型越来越少。比如2000年广东高考能力型题型比重为86%,2003年全国高考能力型题型比重为89.7%。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的变化影响很大。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面对高考,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变化的关系,从高考命题变化中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指导高考备考的复习,把握高考改革变化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中学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