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传奇故事100字
颐和园是一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因为它的历史不是很长,关于它的传说也很少,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中,关于颐和园“浮山守海”的传说是最引人入胜的一个。
在颐和园的建筑图上,隐藏着蝙蝠和寿桃的图案,分别代表着“福”和“寿”。后来有科学家在颐和园上空拍了一张遥感照片来验证这个传言,结果确实发现了“蝙蝠”和“寿桃”的轮廓。
因此,他们大胆地得出结论,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当年修建颐和园的工匠们的故意行为。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至今还是个谜。
乾隆皇帝在清漪园期间,收藏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商周青铜器,唐宋元明瓷器玉器,字画等。当时记录了4万多件家具,清内务府专门设立了家具清册进行归档管理。
扩展数据:
颐和园六个城关(子琪东莱城关、素云岩城关、银辉城关、云童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中最大的一个,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主阁有两层,里面的文昌帝君、仙童、青铜特是用铜铸造的。文昌阁和昆明湖西的素云檐是“文武双全”的象征?。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的衰落,清漪园的陈设被废除,到咸丰五年(1855),居然还有37583件陈设。咸丰十年(1860),北京西北郊包括清漪园在内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焚毁和洗劫。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点,清漪园的陈设只有530件,而且很多都是残破的。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现有文物4万余件,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木制品、漆器、字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还有不少外国文物;价值方面,国家一级文物两万余件,包括郭萱之子丁白、三祭尊、缫丝长轴佛像等。
百度百科-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