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豫剧的发展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梆子”、“河南梆子”、“土梆子”,是一个群众基础很深的大剧种。

自从我们看到有文字记载以来,它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末,它已经蔓延到了河南省的腹地。建国后以罕见的速度发展起来,遍布河南城乡,波及台湾省、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豫剧在中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无论是演出团体、从业人员还是观众数量都位居第一。

豫剧有许多地方流派,如湘府调、豫东调、沙河调调和豫西调。目前豫剧的代表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舞”,代表了五大流派。赵义庭、徐升、唐喜成和李思中也成为了各具特色的著名演员。新中国成立后,在现代戏剧创作中涌现出高捷、马林、魏云、王善朴、刘兰芳等“豫剧五杰”。唐、王青芬、胡美玲、李金枝、顾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活跃在国内豫剧舞台上的豫剧演员,先后获得了中国戏剧的“梅花奖”。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朴实自然,雅俗共赏。

传统剧目近千部,其中流传至今的传统剧目有《抬轿子》、《花木兰》、《穆挂帅》、《秦雪梅》、《大祭桩》、《秦香莲》等。现代戏有《朝阳沟》、《李双双》、《小黑人的婚礼》、《坏叔叔的婚礼》等。《风流才子》、《特里尔》、《才子佳人》、《吴王山下》、《红果红》、《城风响》、《蜂田大叔》、《老子的儿子黑仔》等话剧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6(朱华)

●评论

豫剧在清末成熟后,在一个世纪之内,从几个地域分支到各种分支的融合,再到艺术家各种风格的形成,恰恰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他在河南戏剧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座丰碑。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成熟后的100年内可以覆盖全省乡镇,流传到全国16个省区,从业人员和观众数量是其他剧种无法比拟的。这主要得益于其自然质朴的风格,乡土生活的特色,鲜明强烈的节奏感对应着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时至今日,豫剧虽仍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但发展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观众数量日益减少,戏班难以生存;包括演员在内的创作团队互不衔接,文化艺术素质与时代需求相差甚远;对豫剧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缺乏理论把握,盲目继承和改革;虽然有《梨园春》等业余演出所表现出的热闹气氛,但缺乏真正受观众欢迎的、代表时代水平的作品。河南剧坛要尽快加强队伍培养,加强豫剧研究,努力创作观众喜欢的作品,让这个河南人引以为傲的地方戏继续保持生命力。

豫剧诞生后,除了被称为“河南梆子”外,还有“河南欧”、“靠山吼”等别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别名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豫剧早期的个性还留在这些名字里。

豫剧唱腔前期,结尾往往上翘8度,发出“欧”的声音。所以豫剧又叫“河南欧”。我们今天听不到豫剧的“欧”声了。但在梆子调的其他剧种中仍有保留。比如《怀梆》和《万邦》中的“欧”音,至今仍受到本剧观众的喜爱。

豫西山区,豫剧多在山平的地方演出,当地称之为“背山吼”。群山为后台,艺人呼天抢地,震撼人心,烦恼忧愁一扫而空。原来豫西调也有“瓯”音,但民国初年豫剧的“瓯”音已不流行。豫东演员桑殿杰率先摆脱豫剧“欧”音。

桑建秀:桑殿杰是我爸爸。他出生在鹿邑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天生热爱戏剧,离家到商丘白庙收藏班学习旦焦。后来,我也去那里学习丹教。那时候班长经常安排我和父亲对打。观众叫我爸爸“老白菜心”,叫我“大白菜心”。父亲文化程度高,经常修改创作剧本。去掉豫剧的“欧”音,是我父亲对豫剧的一大贡献。

女人扮演女人的角色是很自然的。而豫剧诞生之初的艺术天空,却是所有演员共同开辟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导致了整个清代豫剧中的女性角色,只能由男性演员扮演。

谭静波:清末不允许女性出现在公共场合,歌手被视为低人一等。女演员在舞台上的出现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想的传播。当时,女性有更多的机会与男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于是,一些思想开明的人开始大力提倡女性上台。

从那以后,顾熙萱先后把五个养女顾爱荣、顾、顾秀梅、顾秀华、顾搬上了舞台。当地有句俗语叫“出,出项,出刘”。

师姐几十年的记忆让老人深受感动。在给我们讲述了这段往事后,第二天早上,他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这位女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清晰悦耳的吐字和悠长的韵味很快赢得了观众的欢迎。十几年后,马双枝、王闰之、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等一大批女演员崭露头角。纷纷登台,为以阳刚之气著称的豫剧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采访马金凤:在那个时候,女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有很大的阻力。马双志是我的老师。她是开封曲星集胡茂寨村人。8岁时,她跟着继父学唱《吊坠》。她17岁转行唱豫剧,只学了14天,就在索国寺永安登上了舞台。她演过《华大超》里“七奶奶”和“吃席”的场景。她从生活的素材中提炼出表演动作,把吃鱼的夸张动作做得生动传神。观众还编了一句歇后语:“马老都吃鱼——成大器”。我后来演了这个剧,受到老师很大启发。

谭静波:以前是“红脸”带头。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把一个剧团的主要角色称为“红脸歌手”。随着女演员越来越多,“红脸演男主角”逐渐让位于女主角。人们常说“吃包子吃馅儿,看话剧”。剧团的剧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忠奸剧、公案剧、战争剧为主,逐渐变为以生活剧、情感剧、家庭剧为主。女演员走上舞台的转型,让豫剧更好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也产生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

豫剧打开了一扇门,接纳了女性。虽然这改变了豫剧表演团体的角色体系,但豫剧的豪放性格一直延续着。

演员由男性角色向女性角色的转变,是豫剧转型的前奏。随后,随着时代的激烈喧嚣,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推进豫剧改革。

刘景亮:豫剧除了自发的改革,还有全社会明确倡导的改革。这种改革规模很大。总的来说,这样的艺术改革发生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20世纪,豫剧的这种改革发生了三次。

随着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开封分别于1918和1919成立了新声音社和青年社,并出版《声音》杂志和《青年》双月刊,倡导“新文化”和“新道德”。这些运动的蓬勃发展导致了豫剧历史的巨大变化。

1914年,豫剧以班级形式走进师洋街的普庆茶园,拉开了豫剧发展史上表演舞台从乡村草台向城市剧场拓展的序幕。然后,很多班社冲进市剧院演出。1922,于剧团从洛阳来到郑州剧院演出,演员主演《日月图》。观众争相观看,剧场轰然倒塌。

豫剧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走进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从农村草台班子到城市剧场的变化,是豫剧文化环境的变化。一时间,交流对象和交流空间都变了。

因为豫剧里的人大多是农民,所以在表现人物时,往往用农民的父母来处理家务,把皇帝变成了农民。早期一些豫剧里的唱腔超出了极限,变得相当低俗。

豫剧进城,一股全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使她脱离了原有的庸俗成分,逐渐向戏曲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性靠拢。

韩德英:1927年,河南康乐训练班成立于冯玉祥主政河南省期间。第二年,一系列规定出台。所有的戏曲演员,包括豫剧,都要经过培训班的培训,才能表演。在培训班里,有专门的人审核剧本,决定是否可以上演。在这次改革中,一批知识分子加入了豫剧队伍,如范、王振南、张、蒋等。他们为豫剧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范出生于河南省遂平县。出生于1905,14岁就读于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来这所学校改为中州大学。范在这所学校读书时,经常出入剧院,拜访著名的戏剧家。他还是学校国剧队的队长,曾多次在学校的《黑粉红》中亮相,表演过《迷失的空间》、《捉放曹》等。

1934年底,范纳粹朝廷邀请、赵义庭、黄如秀、张子霖正式成立豫剧史上第一个正规戏班——开封豫生剧院。抗日战争爆发后,改名为“狮吼剧团”,以示抗敌意志。

范石婷与陈素真合作,创作了多首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曲目,给人一种春风的感觉!后来这些戏统称为“扇子戏”。范说,我的观众是推车的、挑担的、漏锅的、卖蒜的,这生动地说明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时至今日,范戏剧仍具有鲜明的艺术生命力。漯河市豫剧团改编的《麻风女人》是该团的固定剧目。参加映山红艺术节演出时观众鼓掌。

王振南,话剧编剧、导演、话剧活动家,也是豫剧改革的领军人物。1937年,他将《西厢记》改编成六部,被豫剧界称为“西厢记六部”。这次改编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根据豫剧的特点对原著进行了创新。在该剧中,男主角常香玉将豫西腔与湘府腔有机结合,生动塑造了媒婆形象,使该剧经久不衰。特别是《憨豆剑》和《抄红》经过不断的修改,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并被很多豫剧演员继承。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碍了豫剧改革的继续。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许多剧院毁于炮火,大批豫剧社解体。但在解放区,建立了一些剧团和剧社,开展了一些戏曲改革活动。华北版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戏》的评论指出:“中原梆子的改革已经开始,并已初见成效。”这预示着豫剧改革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新中国的诞生,让豫剧更加辉煌!

韩德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下发文件,建立组织架构,开展包括“换人、改制、换戏”在内的“三改”运动。换人就是要改变戏曲艺人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改制就是废除旧戏班里的一切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制度。改剧是“三改”的落脚点,所以所有的演出都要有健康的思想和优美的形式,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这次戏曲改革是豫剧史上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戏曲改革。

国剧改革实施后不久,豫剧的面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河南人民剧团改编演出的《白蛇传》已在郑州连续演出48场。该剧一直是众多豫剧团的保留剧目,其芬芳的艺术气息在大众心中久久回荡。

关鹏:在三次改革中,剧目改革都非常注重思想交流。这既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豫剧自身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前,豫剧很萧条。有一次,一个剧团在郑州演出,只卖了七张票,只好停止演出。有些剧团为了吸引观众,在表现形式上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机关的设置上绞尽脑汁。当时的《青衣女子》、《野河女子》、《白蛇传》等剧里,往往根据布景的结构情节和人物,在舞台上创造出腾云驾雾、浪中泛舟、谈龙、与两条蛇搏斗等奇幻场景。然而,这一切仍然改变不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困境。因此,在三次改革中重视意识形态,强调民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传统优秀道德的表达是正确的。

豫剧传统剧目《香囊记》是一部表现悲欢离合的情景剧,主题不明确。三改中改编的香囊故事,突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着力塑造周凤莲形象。剧情也围绕周凤莲展开,增加了“议亲”、“坐轿”、“探病”、“见公婆”等情节。人物、题材、剧情融为一体,好看又好看,很受欢迎。

通过“三改”提高了豫剧的艺术地位,恢复了许多班社,这与党和政府对豫剧艺术的关怀和爱护是分不开的。

1951,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发起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义演,将豫剧艺术家的爱国热情推向高潮。自8月7日1951起,她亲自带领湘语剧社成员,半年时间,共演出156场。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国家,捐赠战斗机工作圆满完成,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士气,受到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和西北文联的表彰。

常翔宇、赵义庭主演的《破碎的洪州》是毛主席推荐给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演出的,并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的演出。一个艺术家在演一部戏的时候,让共和国的领导人错过,安排演出,这是极其罕见的。这也是一种艺术上的荣誉,说明这种艺术是与祖国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豫剧第三次大规模改革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此时,改革的春风给中华大地带来了阳光和绿色的生机。人们长久以来的思想得到了应有的解放。社会心理和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变得更加开放。“三改”后,一大批面貌焕然一新的剧目极大地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力,豫剧队伍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止到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展演大会召开时,共有74个演员获得豫剧一、二等奖,12个剧目获得豫剧一、二等奖。

思想的禁锢解除后,人们对国剧的需求一下子扩大到很大程度。一听到演技,观众就会蜂拥而至。对观众这种巨大的心理变化缺乏防备,导致豫剧从巅峰跌落到低谷。一时间,市剧院“门可罗雀”。虽然豫剧的上座率在全国各大剧种中依然名列前茅。然而,话剧危机的寒风依然让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豫剧感到了生存的艰难。

80年代的改革是由整个歌剧的困境决定的。在这次改革中,政府只是以文件的形式对戏班制度提出了参考意见,对艺术本身的直接干预较少。改革者本身更加轻松自由,打破传统的探索也在增加。洛阳豫剧团1985演出的《牡丹传说》,无论编剧、表演、音乐,都与豫剧的传统形式相去甚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豫剧的改革基本上是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为了适应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心理,豫剧创作者努力加强戏剧节奏,力求使豫剧与时代合拍。郑州豫剧团演出的《春秋时期的姜小白》中有一段描写和姜重用三次谋杀他的管仲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节奏感很强。

这一改革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准确表达。这一时期创作的豫剧《包青天》对包拯的刻画更加符合人物的身份,情感传达也更加准确细腻。

由于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欣赏戏曲时更加注重舞台的观赏性。豫剧的舞台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大胆运用了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物质材料来美化舞台。豫剧二团表演的《司文郎》和周口豫剧团表演的《西湖公主》堪称典范。

这次改革,豫剧特别注意借鉴其他剧种的艺术表现手法,让观众耳目一新。王青芬的《大祭桩》借用了现代舞的一些表现手法。郑州市豫剧团王希玲演出的《风流才子》,在整体风格上吸收了南戏抒情委婉的风格。

加强心理刻画也是豫剧改革的一个课题。这一时期的豫剧创作,试图对事件过程进行简要描述,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河南豫剧一团的《金沙滩》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与时代同步的改革提高了豫剧的艺术水平。然而,由于80年代以来戏剧危机的存在,尽管豫剧界有识之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豫剧仍未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人们有理由相信,紧跟时代步伐、倾听人民心声的豫剧奇葩,将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绽放出更加耀眼的艺术光彩。

一部戏剧的繁荣,离不开艺术功底深厚、创作才华出众、在观众中威望极高的艺术家的贡献。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早期豫剧艺术家的创作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和剧种的魅力得以传承。现在,虽然我们不能亲眼看到他们的表演,听他们优美的唱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过去的珍贵资料中领略到各个学校校长的风采和辉煌成就。

说到豫剧的当代艺术,可以说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流派纷呈,群星璀璨!

专家周宏:清末豫剧有湘府调、豫东调、沙河调调、豫西调等地域流派。他们在新的社会和艺术背景下融合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流派的相互融合中,一些具有艺术天才的演员努力追求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豫剧的明星,而这位明星的艺术风格一旦被众多豫剧演唱者追随和模仿,就成为豫剧的一个流派。豫剧流派的区分更多的是群众的意愿,并没有严格的科学定义。有时候风格独特,威望很高,但没有形成稳定的模仿群体的艺术家,也叫流派。有些艺术家的风格非常独特,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不容易形成流派。

解放前,豫剧没有形成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流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豫剧的繁荣发展,演员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一些豫剧明星的演唱风格被许多演员模仿,出现了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这些风格成熟的流派和艺术家,以其独特的原创唱腔和辉煌的艺术形象,不断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力。从此,豫剧进入了百花齐放、大合唱的季节。

专家荆华:人们说起豫剧的流派,总是先说常、陈、崔、马、燕,也就是常、、崔、马、燕。

在豫剧史上,常香玉这个名字有着持久的艺术芬芳。她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和歌唱家,是一位勇敢的改革家,是一位对豫剧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师。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9岁学戏剧,开始学唱豫西戏曲。曾拜豫西著名豫剧大师翟、为师。初学花旦的萧声、武生,后来专攻旦角色,并以其醇厚的韵味和优美的嗓音闻名于世。成名后学习豫东调、湘府调、沙河调,吸收曲剧、京剧、晋梆子、冀梆子的音乐语汇,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表演的《花木兰》闻名全国。《媒人》、《断桥》、《大祭桩》广受豫剧观众喜爱,许多固定弟子也因表演这些剧目而成名或获奖。

专家朱超伦:长派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她的声腔上,也表现在她所有的表演和艺术形象上。其唱腔比较有特色,质朴、新颖、自然而独特,热情大方,细腻委婉,时代感和节奏感非常强。

与传统艺术相比,陈素真创作的陈派似乎缺少一种阶段性的轰动效应。然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豫剧界,陈素真一直享有“豫剧皇后”、“豫剧梅兰芳”的美誉。她是豫剧大师,唱功和表演都很出色。

专家:她演出过范先生创作的大量剧目,如《麻疯女》、《洗血》、《义火》等。她的表演如《三只船》、《宇宙前线》、《春秋大赛》、《洛阳桥》等。影响深远,被一些陈派弟子和陈派爱好者留作演出。

石磊:在演唱上,陈素真一直坚持湘府调,但他并不拘泥于湘府调。20世纪30年代,她吸收了豫西的一些音乐素材,丰富了湘府调的音乐唱腔。她的歌声优雅、清丽、清新、隽永、有品位。陈派的艺术为豫剧的表演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陈素真曾认真学习和研究过公主戏和武侠剧。她的身材和动作优雅规范,能准确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的袖功夫是必须的。

豫剧崔派创始人,豫剧十八兰花之首,与豫剧兰花、豫剧程派并称。在豫剧观众中享有很高的荣誉。11岁入周海水太乙班学戏,住豫西调,演过青年学生,擅长老聃,擅长青衣。她是豫剧唱腔艺术中委婉含蓄悲凉风格的典型代表。

专家耿玉清:她的《桃花庵》、《秦香莲》、《三只船》、《卖庙郎》被豫剧界称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崔兰田的演唱深沉委婉,细腻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善于刻画悲剧形象是崔派艺术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对豫剧艺术最突出的贡献。

豫剧,充满了刺激和慷慨,具有表演戏剧和喜剧的优势。但是,自从崔派艺术出现以后,豫剧在表演悲剧方面有了自己的独特性。那种悲凉悲悯的曲调,寄托了无数人的爱恨情仇。

范专家:崔兰田的跨唱区跳跃大,对比鲜明,节奏感强,感染力强,回味无穷;归运多入鼻腔、胸腔,内、悲、深;大部分唱腔以上下二圈的落间和倚间结尾,能准确而强烈地表达人物悲伤痛苦的情绪。

听到这高亢悠远的声音,看到千军万马争锋的场面,很少有中国人不知道这部剧。这就是著名的马牌戏《穆桂英》。观众称的演唱艺术为豫剧的“马派”。豫剧艺术家马金凤在《穆》中塑造了一个贤妻良母的穆元帅形象。这个形象在戏曲里叫“帅旦”。帅丹的事业也是马金凤的创造。她集青衣、京剧蓝调、武生之业,刚柔并济,雄浑豪迈。

耿玉清:除了穆,大家都知道《一挂二花》是马派的代表作。“一杭”当然是穆,而“二花”指的是花大超和花追强。这些戏剧很受观众欢迎。

马金凤被著名作家老舍誉为“洛阳牡丹”。从这个名声可以看出人们对马牌艺术的喜爱,也可以看出其高雅优美的艺术特色。从65438年到0953年,马金凤在上海演出时,得到了梅兰芳先生的悉心指导。根据梅先生的意见,对穆作了认真的修改。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京剧的一些魅力。

耿玉清:马金凤的唱腔属于豫东腔。在豫剧唱腔中独树一帜。音质圆润纯净,清脆悦耳,咬字清晰真实,干净利落,线腔自然放松,舒展巧妙。主要是声音小,多在中区跑。旋律很少大跳,很少甩调,词多调少,节奏均衡。符合河南人爽脆、利落、爽朗的性格特点。这是马牌唱法受到群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金凤今年已经82岁了。她是“五大名舞”中唯一还活跃在舞台上的艺人。她对豫剧事业的热爱,对观众的热爱,让她的艺术创造力生生不息。

方可杰:豫剧一向以豪放壮阔著称。但是任何粗糙的艺术都有其精致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刚柔并济,符合艺术的辩证法。豫剧艺术家创立的豫剧颜派,呈现出细腻委婉的风格。“燕派”对闺丹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阎立品在《游桂山》、《玉簪记》、《西厢记》等剧中塑造的胡凤莲、李秀英、崔莺莺等形象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由她改编演出的《秦雪梅孝经》,至今演出红火。既是颜弟子的保留剧目,也是演员比赛、戏剧晚会中经常见到的表演节目。1954年,梅兰芳大师破例收阎立品为徒。在梅先生的笔下,的艺术更增添了高雅的品格和都市的气息。燕派艺术的含蓄、委婉、典雅、细腻,正是很多豫剧所缺乏的。一种粗犷而大胆的艺术,只有融入了这种含蓄而细腻的艺术元素,才会更有利于她的发展和进步,达到和谐与完美。

方可杰:阎立品演的闺房丹,经常抬头半轮,说话半唇,掀袖半脸,走起半裙。表演古朴典雅,妩媚端庄。特别注意“内心感受”,往往是“求新音,诵千遍。”她在蝴蝶杯藏舟中的表演堪称细腻委婉的典范。被很多弟子继承。

豫剧的“五大名舞”和众多风格流派是豫剧繁荣的重要标志。在60-70年的历史长河中,五大流派的唱腔一直深入观众心中,飘荡在中原大地。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景,是戏曲艺术的不朽乐章。

豫剧的观众把这五位著名诗人称为豫剧五派。很多人认为桑振军是与五大名家齐名的豫剧艺术家。桑振军长期从事豫剧教育工作,培养了很多弟子和追随者,应该叫“桑派”。

桑振军6岁跟妈妈学唱河南坠子,9岁学豫剧。吊坠的盘子比较简单,唱歌的时候特别注意嘴皮子功夫。她的吊坠技艺实际上为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她的唱腔属于湘府调,口齿伶俐,发音巧妙。她的偷、闪、滑、抢、跑调等唱法,被认为是豫剧最好的唱法。他的剧目,如《绣花鞋》、《桃花寺》、《秦雪梅关文》,对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豫剧璀璨夺目的历史进程中,旦角的艺术魅力是显著而深远的。与此同时,男生角的演唱也在观众眼中树起了一面猎奇的旗帜。豫剧唐派是由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创立的一个艺术特色鲜明的流派。豫剧的很多观众都能从独特的两卷调中听出“唐派”的魅力。

20世纪30年代,唐喜成就读于长葛万乐剧社,曾在许昌、开封、郑州、湘乡等地演出。他属于一个融合了吉祥符号和沙河调和谐的豫剧艺术家。代表作有《三哭堂》、《辕门斩子》、《南阳关》等。

虽然唐喜成唱的是双音,但与丹娇的“假声”不同。没有女人味,充分展现阳刚之美,适应性强。在《南阳关》中扮演吴,根据人物性格的需要,他的唱腔表现出强烈的悲凉味道。在《三哭堂》中,他扮演李世民。他要端庄,要深情,要用心,要像家长一样处理棘手的家务。它的唱腔刚柔并济,洒脱自如。多年来,唐派艺术一直深受观众喜爱。无论是在专业演员中,还是在戏迷中,人们总能听到豫剧唐派高亢嘹亮的唱腔。

刘中和是一位在豫东长大的表演艺术家。他的演唱以自己的声音为主,流畅独特,深受农民喜爱。

80年代中期,有一个独特的豫剧剧种,吸引了数百万观众。很多人在饭后聊起该剧的剧情,在交流中也经常引用剧中的话。该剧也成为人们看待官场和民间事务的标尺。这是《芝麻官七品》,其中县官的艺术形象由牛扮演,牛扩大了豫剧小丑艺术在全国的影响。

牛曹德从小就以乞讨为生。10岁学豫剧。他勤奋而博学。曾师从京剧名角肖长华,表演丑而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