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两个根本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即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1949(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是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的斗争,这个任务已经突出地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图),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1952年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还很低。现代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35.5%。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前,这两个比例在1928年已经分别达到45.2%和39.5%。从65438年到0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落后于印度。比如钢的产量,美国538.3公斤,印度4公斤,中国2.37公斤;发电量美国2949度,印度10.9度,中国2.76度。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现在能建造什么?你可以造桌椅、茶碗和茶壶、种粮食、磨成面粉、造纸,但你不能造汽车、飞机、坦克或拖拉机。”发展工业,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地位,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是摆在中国党和人民政府面前的一项严重任务。
从1953开始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煤炭、电力、石油、机械制造、飞机、坦克、拖拉机、船舶、车辆制造、国防工业、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学工业。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建设大规模展开。
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世界历史来看,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欧洲国家、美国、日本都走过,都走过;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走过,也走过。十月革命前,俄国是欧洲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图),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优势,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来说,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最佳选择。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19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以来,由于外国垄断资本的压迫和国内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始终处于艰难的境地。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到1949,整个国家产业资本只有20.08亿人民币。独立后的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就很难实现真正的经济独立。这样,中国就会像亚非拉很多国家和地区一样,成为外国垄断资本的加工厂,成为廉价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供应者。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要靠提供外国资金、机器和设备来寻求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如果它想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而且因为经济上对外依赖,政治上也不会站得很高,甚至连已经赢得的政治独立都有可能丧失。中国会走资本主义道路,经济可能会发展一时,但最终会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附庸。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已经丧失。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图)。
第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了历史必然性。
民主革命完成后,过渡时期总路线将努力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生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确定的目标,从未动摇过。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革命胜利后,应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以对付外国帝国主义,使中国由农业国稳步地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中央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完全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之前,不急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至于中国什么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当时的设想大致是这样的: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估计至少是10年,最多是15年或20年),等到工业发达了,国有经济壮大了,就可以采取“认真的社会主义步骤”,一举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国有化,把个体农业集体化。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中央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变化。1952年9月2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而不是十年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也论述过“从现在起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这种理解上的变化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方面,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中国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52年6月,在“三反”“五反”运动接近尾声,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时候,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不应再称为中产阶级。”这表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成为必要。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体现在公私比的变化上。以工业为例。从1949到1952,国有经济从33.9%上升到50%,民营经济从62.7%下降到42%。这种变化,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日益增加,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日益加强”。这表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际上已经开始。
正是从上述两个方面改变了实际情况,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的扶持。当时对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有一种通俗的解释:“像鸟一样,它有一个主体,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它必须有一对翅膀,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要表达的意思足够明确: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我们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是从1953开始的。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图)。
当时中国之所以着眼于并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力量比较强大,这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繁荣的自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要发展工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另一方面要建设新的工业。
随着官僚资本没收的完成和工业建设的初步发展(图),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私营工业相比,国有工业规模大,技术和设备先进,不仅包括轻工业,还包括重工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国企也优于私企。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产业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办好原有的国有产业(图片),并根据需要和可能对这些产业进行改建和扩建。要建立新的工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还需要发展国有工业。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私营部门无法投资建设能够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的新的大型工业骨干企业。只有国家有能力做到。虽然中国经济落后,但它是一个大国。国家财政经济统一后,国家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可用于投资建设。从65438年到0953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的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由国有经济承担的。也就是说,当时工业建设的发展(图)首先意味着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发展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提高。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弱小,难以发展,不能成为中国工业腾飞的基础。而且对国家和国有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必然会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在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的情况下,民族资本对国家和国营经济的依赖更加严重,因为它向外发展的渠道被堵塞了。
中国的国家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只占五分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纺织业和食品业,缺乏重工业基础。这些工业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计,69.7%的工厂工人不足10人,79.1%的工厂是作坊和手工业。虽然也有一些规模比较大、技术设备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但是数量很少。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本主义自身的独立发展,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这是不可想象的。
应该说,原有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也是中国工业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引人注目的力量。但这些企业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改善这些企业中的管理(图片),提高产品质量,并根据国家的需要增加产量,培养技术人才,积累资金。为此,我们必须逐步对这些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私人资本主义是在依靠国家和国有经济帮助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逐步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这是生产发展本身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与政府、国有经济与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特别是1952年上半年的“五反”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工商业不仅需要进一步整顿,而且需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工业的困境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因素。
1950以后,在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加工订货、分配寄售、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有了一段时间的长足发展;但由于在私有土地的基础上实行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由于个体农户耕地少,经营规模很窄;生产工具严重短缺。贫穷的农场工人每户只有0.47头牲畜和0.41把犁。资金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很难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和改良土壤,使用改良的农具甚至机器进行耕作、播种和收获,也很难实行分工制度发展多种经营,他们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许多农民不仅无力扩大再生产,而且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从1949到1952,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但从1953到1954,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如果1952中的粮食产量为100,则1953中的粮食产量为101.8,1954中的粮食产量为103.64。这说明,如果不引导个体农民走组织化道路,不仅农民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而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农村不可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商品粮、轻工原料、工业品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资金积累,从而成为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事实上,土地改革以后,许多地区的农民从发展生产的需要出发,已经在探索各种组织起来的方法,开始实行互助合作。这也为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
1955下半年,中国农村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图)。为什么当时中央作出了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城市和工矿区的人口迅速增加。这就要求尽快增加粮食产量,使国家掌握足够的商品粮供给城市、工矿区。同时,应该提供更多的农业原料来满足轻工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做什么呢出路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陈云在4月1956做了切实有力的解释。他说,中国在增加农业生产方面已经摸索了六年。一开始注意的是土地开垦,但是可以开垦的广大荒地在东北和西北。那里居民很少,一年只能耕种一次。他们不得不移民,使用机器,这要花很多钱。东北每亩50元,西北每亩70到80元,年产量1200斤。如果开垦1亿亩土地,投入50亿元,按亩产200斤计算,200亿斤产量也不多。所以这不是一个在三至五年内实现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好办法。至于大型的水利工程,短时间内是满足不了增产的要求的。因为大型水利工程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不能成为三五年内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去年下半年,中国农业合作化高潮来了(图),这是中国在短时间内花费最少,可能达到最大增产计划的一种方式。因为长江以北会增产,大量旱地会变成水浇地;长江以南,要增产,增加复种面积。两者的关键都是搞水。合作化后,农民组织起来搞水利。人还是那些人,但是组织的力量大了很多。积累肥料,改进农具和种子,改进耕作技术,等等,并不难。也就是说,增加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不仅不可能得到资本主义大国的任何援助,而且很难进行普通的贸易和交流。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二战后争取独立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帮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总之,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图)及其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