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五常”是什么意思?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那么仁义礼智信在行为上表现为什么呢?朱指出,“仁”就是“爱”和“仁”;“义”就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礼”是道德约束,对实现“义”起预防作用;“智”是指知识,尤其是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信”的意思是信任和诚实。

“仁表现为慈悲;礼尚往来;义表现为耻和恶;智慧是明辨的原则,其心理表现是对与错;信仰显示忠诚。在朱看来,如果人们能够真正掌握自然法则,遵守三纲五常,并拥有“五常”,他们就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拥有同情,尊重,羞耻,明辨是非和忠诚与信仰,社会就会稳定和谐,这正是朱的“三纲五常”理论的目的。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家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伦理和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纲成为宋明以后封建统治者奴役人民的工具。等级教育社会的思想被称为“自然正义”,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枷锁。如果违反了封建礼教,就被视为“罪人”。

这种说法歪曲了孔子的“君君、大臣、父亲、儿子、丈夫和妻子”的理论。其核心是对上下级关系服从正确的原则或无条件服从,三纲是基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是基于正确的原则,主张无论地位高低,都要按照正确的原则尽自己的责任。

扩展数据:

三项基本原则和五项永久原则的演变:

董仲舒的“五伦”

“三纲”“五常”这几个字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故事》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标准,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君、君、臣、父子、仁、礼、智等伦理观念。孟子进一步提出了“父子相亲,君臣相义,夫妻有别,万古有序,朋友守信”的“五伦”。

董仲舒根据其“阳不如阴”的学说,进一步发展了五伦的概念,提出了三纲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具有天然的、永恒的主从关系:君臣是主,臣是从;父亲是主人,儿子是奴隶;丈夫是主人,妻子是奴隶。即所谓“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

三纲五常都取自阴阳之道。具体来说,君、父、夫体现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支配和尊贵的地位,而阴永远处于从属和卑微的地位。董仲舒由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将封建等级制度和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五项原则”实际上是“三位枢机主教”的具体化。董仲舒还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处理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的基本准则,执政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五常。坚持“五常”原则可以维持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

“三项基本原则”和“六项纪律”

《白虎依桐》是汉代顾汉班(32~92)撰写的一部探讨五经异同、统一今文词义的重要著作。《白虎依桐》总结了汉代经学的成就,是一部汉代经学名著集。主要内容是描写白虎观会议对经学的讨论,多是重复董仲舒的理论和基本观点,并加以发挥。

并提出了“三纲”“六纪”的伦理金条,“三纲”就是“几纲”。父亲是孩子的阶级。丈夫是妻子的纲领,六经是“父、兄、族、叔、师、友”。认为“三纪为天地之法,六纪为六河之法”,来源于三纪,是三纪之法,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说是符合天意,永恒的自然关系。

《白虎依桐》构建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目的论和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并通过一系列具体制度得到充分体现,在东汉实际上起到了法典的作用。

朱的“三纲五常”

宋代从朱开始,三纲五常合而为一。

名教的概念也源于孔子。孔子强调等级和头衔对社会的教育,认为从政首先要“正名”,做“君君、大臣、父子”。董仲舒主张考名,教育全民。西汉武帝时期,把符合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确立为名分,以名命名,以节命名,制成名节,用以教化百姓。叫做“名师出高徒”。其内容主要是三纲五常。

但“名教”一词出现在魏晋时期,是用来指以孔子“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礼教。魏晋时期,有一场关于“明教”与“自然”关系的争论。王弼的老庄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他认为名教源于自然。嵇康提出了“教名之外,顺其自然”的思想。西晋的郭象认为,著名的宗教是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为“李瑱”,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枷锁。如果你违反了道德准则,你将被视为“罪人”。

百度百科-三纲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