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现代五杰王宇故事之一——文化洋河
一个
《史记》中的王虞
有一个洋河人,他与张、季德胜、、朱瑞并称为宿迁现代五大家。他是洋河第一个赴美留学七年的博士。他和胡适同舟共济,横渡太平洋。他是韩德勤的叔叔,洋河的名人。他是发明家爱迪生的朋友。他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但是,他没有才能,也没有办法报效国家。他就是被称为王大博士,王大傻逼的洋河法师。
二
1995版泗阳县志中的王虞
王玉(1886-1943),原名曾九,本名。祖籍洋河镇,后随父迁居县城(程响)。小时候进了私塾,才华横溢。我自学了物理、数学等科目,成绩优异。清二年(1910),以官生身份考入清华,赴美留学七年,先后就读于康纳、哥大等名校。获得博士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专攻修理和农业,尤其擅长物理和数学。他刻苦钻研实用科学,发明了20多种袖珍加法器、数学仪器、近似尺、计算规、对数板、测量仪、电光盒、简易计时仪等,并获得专利权。著名科学家爱迪生非常欣赏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并与他有密切的交往。
民国6年(1917),王学成回国,到上海。他想建立一个工厂来生产和推广他在美国发明的教育用品。但当时军阀混战,没有人过问科技事业。无奈,他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工作。英美烟草公司压榨并企图吞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后,他愤然辞职。后来,他去了江苏广播电台工作。因为对当时的政府不满,他终日吸食鸦片成瘾,很快被革职。回到泗阳后,他因焦虑而病倒,精神失常。病情好转后,他研究军用电机,著有《计算板的效率与用法》、《小型电机制造法》等书,翻译了《飞机结构与驾驶法》。
14年,军阀孙专门任命王玉为总部军务部技术员。但由于助手嫉贤妒能,他设计的自动枪一直没有研制成功,所以被辞退了。在家期间,他曾在县城东门外的王嘉祖庙建立了一个教授英语的博物馆,学生们从中受益匪浅。
民国28年,泗阳县被日军占领,王便携全家赶到兴化,投靠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韩是王的堂弟)。后来内战爆发,他带着家人偷偷回来,在县城西边的栾庄避难。民国32年去世,享年57岁。
三
民国版泗阳县志中的王虞
王舆、于,原名曾九、清耀生,留学美国,专攻修理和农业,发明了袖珍加法器、近似尺、计算规、对数板、测量仪、电光盒等物品,获美国政府专利15年。回国后,他在浙江省军事部门担任教官,发明了一种军用马达,可以从几英里外射击人。著有《计算板的效率与用法》、《飞机结构与驱动定律》译著、《小电机制造定律》等。现为浙、闽、苏、皖、赣联军总司令部军务部技术员。
附:王洋河镇人,清光绪年间(1903)顺天榜陪审员,直隶后埠县知府,民国十四年十月任泗阳县令。北伐后民国十六年四月代理县令。
(未完待续,请关注下一期)
稿件整理/胡会友
文字校对/袁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