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要”理念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小心对待;表达准确;组织精细;精炼的语言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G642文献识别码:A文号:1672-9749(2012)03-0068-02
大多数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难讲,好课不容易讲,作为精品课更难讲。这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这种特殊性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超的讲课艺术。
一、前提:谨慎对待,尽职尽责。
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鲜明的特点。从教学目的看,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是清晰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实际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教学内容看,思政课教学内容直接涉及我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从教学方法上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能是填鸭式的、片面的,必须综合运用适合受教育者特点的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这些特点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理论性、现实性、导向性、针对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决不能一哄而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讲政治的原则,牢固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时刻牢记的政治纪律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否则,在课堂上,学生要么列出一大堆问题,讲问题,讲矛盾,走极端,走歪路,这样越听越泄气。要么回避现实问题,让理论成为空中楼阁。这与思政教学的使命相悖,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同时,思政课经常有新的内容需要调整和补充,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贡献更大。精心对待和奉献是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课程的前提。只要忠于党的教育,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不懈的追求,就一定能出精品。
二、基础:表达准确,主题鲜明
思政课之所以难,要求高,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坚持这个大原则,用适当的形式来体现,才能谈得上一堂精品课。思想政治性主要通过课堂上理论概念、基本原理、重点难点的讲授和表达来体现。讲概念原理,要有正确的看法,不能含糊,要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谈重点难点问题要选准切入点,重点问题要谈深,难点问题要谈透。准确的表达和鲜明的主题是产生优秀思政课的基础。准确表达要求教师具备“两种意识”。
首先是学习的意识。大部分思政教师在进入思政教育队伍之前都接受过良好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的要求远不止于此。因为思政课教学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以学科划分的知性或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回答、讨论、教授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坚守自身学科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要选择高雅的“大书”——经典作家作品——有益于人格发展的作品作为学习对象,【1】提高讲课的精准度和深度。要自觉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积极关注现实,提高讲座的实效性和广度;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典范,使自己比学生拥有更多的知识,比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比学生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增强讲课的可靠性和新颖性。
二是科研意识。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有很强的科研意识,因为教学和科研是相互滋养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将最新的思想、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使理论生动、道理清晰,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三、关键:精细结构,螺纹入扣
精细化组织是指在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师要对从教学内容推进到语言表达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精细的教学组织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计划和蓝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将抽象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操作的枢纽。[2]对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课堂有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细的组织设计最能体现教师驾驭全班的能力,是上好思政课、精品课的关键。具体到一个类,首先是整体框架设计。要理清思路,合理安排整个课程结构,内容和时间大致相同,尽量避免轻重失衡和细节不当;第二,内容驱动设计。哪里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哪里用感情感染人,哪里举例,哪里在黑板上强调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精心设计和安排;第三,课堂设计亮点。课堂亮点是一堂课中最能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节活跃课堂气氛的地方。悬念提问、小组讨论、视频感染、案例分析都是很好的亮点设计方法。第四,开头和结尾设计。一堂课的开始和结束是非常重要的。刚开始要能快速抓住学生的吸引力,高度概括内容。结尾要画龙点睛,给学生留下无尽的回味和思考;第五,逻辑转移设计。要牢牢把握课堂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注重代代相传,使教学成为一个连贯、递进、丰富、严谨的整体。
在组织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理论教学与启发互动的关系。生动严谨的理论教学和有说服力的启发互动是思想政治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把概念和原理讲清楚,丰富学生的理论积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思政课不应该仅仅是教师宣讲真理的单向讲座,更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开放式思想平台。不宜重教轻互动,为理论而理论,重互动轻教学,只为让课堂“热闹”;二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课堂表达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与课堂展示的关系是辅助性和主观性的。多媒体主要起到提纲挈领、补充讲解的作用,不能太多、太频繁、太饱满,往往过多地以主持人自居。三是理论观点与案例描述的关系。理论教学需要恰当的用例,必须能够紧密支撑所要表达的思想和问题,引用的案例必须真实、有代表性、典型、生动。
第四,载体:语言精炼,清晰到位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载体是语言。如今,我们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如案例研究、情景模拟等。,但这些方法都离不开语言的不断渗透。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是影响思想政治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语言要用得恰当。只有使用恰当的语言,我们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人类社会使用的语言大致有三种,即官方语言、日常生活语言和学术语言。[3]一般来说,教师选择较多,使用学术语言较为成功,官方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为辅。这种选择可以使教学语言既表现出合理性和规范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通俗性、情感性和生命力。其次,语言的使用应该既通俗又艺术。思政课的备考材料大多是书面语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将书面语转化为简洁、清晰、生动的口语的能力,并以悦耳、入脑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复杂的问题通俗化,深刻的问题简单化。要通过适当的语速、有序的节奏、抑扬顿挫、声情和谐的讲解,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深情的音符,用激情打动和感染学生,给他们视听上的震撼,引起他们的共鸣。特别是一些不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经过特殊处理,加工成一些对称的、对仗的、恰当的、富有魅力的流畅语言,以达到表达清楚、精炼准确、韵味十足、冲击力强的效果。第三,课堂语言应该有点滑稽和幽默。幽默是一种在两种情况下带有双关语的语言。在严肃情境中运行的语言,突然因为双关语而进入另一种搞笑情境,激起观众的神经兴奋。不吸引人进入幽默,幽默就无法实现。也有一些过分的滑稽动作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幽默语言要有铺垫,有分寸,有时机,有节奏。幽默的语言可以激发思维,提高注意力。一旦在某个时间爆发,学生可以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带来积极的教学效果。
参考
[1]王桂仙,田。“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77-79。
[2]刘立权,黄艳,张鸿铭。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98-101。
[3]唐·。精品课程评选的几点体会[n]。学习时报,2011-10-24(14)。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