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党员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 * *生产者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1和八七会议前后,毛泽东提出了“上山”和“持枪夺权,建设政权”的主张。

革命的立足点从协助和支持国民党完成民主革命转变为中国* * *产党独立领导的民主革命,开始了农村武装革命斗争的实践。

2.工农红军创建,土地革命开展,成功进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尝试。

1928 10毛泽东在《中国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同年10月,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党的领导与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关系。

党的正确领导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保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

4.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红四军前委于12年2月28日、29日在上杭古田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这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

由于陈毅迅速、忠实、全面地执行周恩来的指示,用九月来信明辨是非,结束争论,统一思想,古田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项决议,选举毛泽东为前委书记,取得了圆满成功。

扩展数据: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 * *生产者主张探索中国新的革命道路:

1,论城市与乡村,工人与农民的关系。

1929年4月5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明确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建和扩大,特别是帮助城市斗争和推动革命浪潮的重要条件。”

2.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在三湾改组工农革命军,即在工农革命军中建立各级党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队,小队有党小组,连队有党代表,营、团有党委,部队受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

3.红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

1928?5月,毛泽东、朱德根据敌众我寡的客观实际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经验,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累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战术,为红军整个作战方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 * *生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周恩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