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古人对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穿香包,尝咸蛋等等。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由于历史久远,无法研究确切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个传说:

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

根据历史学家《屈原和贾生列传》的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大臣。他主张起用人才、赋权,使富裕起来,并主张联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迫离岗,被赶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国征服了楚国京都。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于5月5日逝世。屈原死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求救,一路来到洞庭湖,却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说只要有足够的鱼、龙、虾、蟹,就不咬大夫的身体。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大夫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用药把龙水兽打晕,才不会伤到屈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龙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色的丝绸包裹,使之发育成褐色的种子。

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屈原。

纪念孝顺的女儿曹娥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东汉孝顺的女儿曹娥救了溺水的父亲。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几天都没有看到她的尸体。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这就被传为神话,再传到县衙总督那里,县衙总督把它立为碑,让弟子韩丹春作悼词。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有金所作碑。后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她居住的村庄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

纪念伍子胥

江浙一带流传着一种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国人伍子胥和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到吴国帮助吴国伐楚,在五战中进入楚国都城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胥挖了一个坟墓,鞭打了300具尸体,为杀父仇人报仇。吴王何璐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吴军士气高涨,被越国打败。越王勾践求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吴被越国屠杀,被越国收买。他被谗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把剑,子虚死了。子徐贲临死前对邻居说:“我死后要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军入城灭吴。”夫差听了大怒,于五月五日把子胥的尸体用皮子包起来扔到河里。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古越民族的图腾祭祀

现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几何版画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据专家推断,残存的氏族是历史上崇拜龙图腾的氏族——百越氏族。出土陶器上的装饰图案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不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并把自己比作龙的后代。其生产工具中,有大量的石器,也有铲、凿等小型青铜器。作为日常用品,用于烹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们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汉族,其余的则演变成了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古人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快到了,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仅包含端午节的诗歌就有218首,不包括描写端午节场景和习俗的句子。通过古诗,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如何过端午节,看看古人在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元稹喜欢“萌”粽子。陆游喜欢开派对吃粽子。

诗人和美食家不是矛盾的词。在中国古代,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注重饮食。文人在端午节吃粽子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例如,粽子叶必须来自太湖,糯米必须来自黄河...古人吃粽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像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的“宫女已长白发,辩玄宗盛况”,诗风雍容,最爱吃的粽子也很小。元稹有诗,“绿宗心灵石,金湾小木怒。”可见他对小如初生青菱的“迷你卖萌”粽子情有独钟。

而苏东坡的味道就不一样了:“你在菜里看到的不只是橘子,还有粽子里的杨梅”,可见你对蜜饯馅的饺子赞不绝口。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粽子》家喻户晓。蒸海豚粳米,白腻红。轻轻裹上细粒,香粒融化。兰江卤制贵,和怡雅一样。”这暴露了他对火腿粽子的向往。

当然,有些美食是不能一个人享用的,很多诗人也喜欢在这一天和好朋友分享美味的粽子。宋代陆游也写过一首诗“端午之际,更似解粽子”。看来陆游是个喜欢热闹的“党爷”。然而,喧嚣的背后,永远是孤独、空虚和寒冷。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节也不例外。喜欢独来独往的诗人,逢年过节难免想家。比如宋代诗人朱松在他的诗《重五》中写道:“异乡日午,君病此衰。竹笋是紫色的,石榴花是红色的。大山深处,人是孤独的,潮湿的,多雨的。烧酒无处,菖蒲在水中。”古人没有电话,只能委托一些花草、菖蒲、艾叶来表达对亲人的爱。如果通讯像现在这样发达,一个电话就能听出乡音,就不会有这种让人肝肠寸断的诗句了。

唐朝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互相赠送带有头衔的夏装,穿起来很酷。

人们都想庆祝端午节,皇室也不例外。当然,皇家端午节有很多规定。比如节日那天,皇帝会给朝中的朝臣们送夏装。这项工作非常细致,给的衣服都是用细细的葛藤做的,还要按照臣子的身材缝制,才能合身。

杜甫在《午时赠衣》诗中写道:“宫衣亦名,端午荣。香丝纺成细葛藤,柔风吹来,白如新雪。既然天是湿的,天热了就晴了。有长有短,是一生的爱。”第一句话表达了意外的感受:宫装上居然有我杜甫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此时的苏宗正在打击父亲的臣子,将桂芳、张高、严武、贾治、高适、岑参等人驱逐出京都,杜甫也在打击对象之列,端午节后没几天就被释放了。因此,他对被给予夏装的“荣誉”感到惊讶。三四句话,夏衣轻柔,细葛含清风,香如雪白。杜甫的想象力是惊人的。五六句写的是穿着的舒适度,夏装外套标题上的墨水还是湿的,穿起来感觉很爽。第七句写的是适合你的衣服长度,最后一句写的是你穿黄恩的终身感受。当时留下来收拾遗骨的杜甫,是个八品小官。给他的是夏装,可见端午节皇帝给的衣服范围是很广的。

一方面皇帝给朝臣夏装,一方面地方官员给皇帝献夏装。关于后者,史书没有记,善于记性的杜甫却在诗中写了。杜甫写了《送别清金凤端午御衣上京师》。青香的名字不为人知。他做了一件高级夏装,在上都(即京都长安)献给皇帝。杜甫写了一首诗为他送行。诗中写道:“裁缝师云成御衣,膝上题刻封至端午”。云是夏装温柔的比喻,膝盖上的铭文是对皇帝的尊重。

手腕上挂着一条长寿的丝绳,皇帝赐给大臣一条“百绳”

除了交换夏装,五月是民间信仰的邪月,五月五日被视为邪月中的邪日。一个流传下来的小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宋太祖惠宗和童贯都是五月五日出生,他们的内心难免坎坷,非常压抑,于是改在十月十日出生,一下子从金牛座变成了天秤座。

为了追求利益和驱邪,每年端午节,大家都要在门上或手腕上挂一条长寿的丝绳,在门上插上艾草。晚唐诗人何宁在《宫词》中写道:“绣朱门额,羞把角近唇。明清时褒赐,五色香丝新。”“朱门插艾”和“项斯扎胳膊”就是这一习俗的体现。

在古代的端午节,皇帝还会送给臣子一根“百绳”,这是一根长命的丝绳,是用五色丝线编织而成的绳子,也叫长命缕。唐代诗人窦淑香有一首《午时百礼》诗,诗中说:“仙官长命,端午极私。事逢盛世,龙见你,你就什么都知道了。如果余生可以继续,我最终会回答的。”道教称有尊号的神为“仙官”,在这里就是皇帝的意思。皇帝送的长生缕,深深打动了诗人。他说此事之大足以惊龙,恩情之深足以告犬马,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尽力报答明升之情。

端午节前的“龙舟雨”被认为是吉兆。

龙舟雨是端午节前的雨,意思是为了方便人们在端午节赛龙舟,会在端午节前下雨使河水上涨。人们称这场雨为“龙舟雨”。

传说端午节前,如果有“龙舟雨”就是好兆头。端午过后,气温会明显升高,雨量也会更加充沛。下雨了,接着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龙舟赛。除了思乡之外,赛龙舟是古代人最喜欢的。

张剑锋的长诗《赛渡之歌》最为脍炙人口,其中赛渡的场面十分精彩:“鼓声三响红旗开,两条龙跃出水面。影浪飞万剑,鼓浪声如雷。”冲刺阶段,现场更加热烈:“鼓声越来越近,两条龙在看目标。坡上百姓惊雷,杆上彩虹晕。”看着临近终点的冠军,两条龙舟上的运动员眼睛都亮亮的,“眼如顺”。据说舜有双瞳,所以视力特别亮。看着决定性的一刻,坡上的观众发出了雷鸣般的呼唤。胜负一眨眼就决定了:“前舰已决水,后舰失势挥辐。眉痛血初战未定,失岸友人心灼。”这是失败者的表现。看到别人拿了冠军,自己却要徒劳无功地划桨前进,心情无比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