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街社区简介
金范路社区坚持特色党建,树立了“巷子里讲真话”、“党徽闪耀社区”、“巷子里当总理岗”等服务品牌。在市区率先建立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核心的“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邻里情”党建爱心社,建立社区“新苏州人”服务中心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提供“单位需要用人,岗位留给社区”的服务。促进社区安全和社区服务,改善社区环境和社区人文建设,使古城* * *居民共同建设,* * *创造美好社区。
金范路社区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服务群众的“三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区共建、资源共享”的理念,以教育为抓手,以服务为主题,强化社区管理体制和自治功能;党员服务中心推进社区建设;以“群众的需求是我的职责,群众的满意是我的标准”为宗旨,努力塑造全新的社区工作者形象,突出社区教育特色,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中构建自助互助的“两自两互”格局。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各个方向开展,使我们金范路社区成为一个团结、友好、和谐、快乐的定慧寺巷社区。位于沧浪区东北部,东起官台尾河,西至凤凰街,南至十字街,北至干将路。辖区面积0.30平方公里,1.544户,常住人口4719人。它在全国都很有名。小区内有很多文化遗址,包括著名的北宋定慧寺、南宋双塔等。这里有清代著名诗人、国学大师袁和现代作家、园艺师周寿娟的故居。一座百年古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白墙黛瓦,是江南水乡的一种风情。沿街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市地税局第三分局、沧浪区建设局、通天府酒楼等20余家知名单位、100余家餐饮店铺。是一个集旅游、餐饮、金融、医疗为一体的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特色社区。
鼎辉寺巷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幸福社区、幸福人群”为主线,以“文化智慧、幸福家园”特色社区为载体,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建作用,整合辖区资源,以“建设幸福社区,链接党的形象”为理念。二是坚持居民自治相结合,培养社区居民的家感和自治意识,设立幸福驿站,以社区党员和居民志愿者队伍为组织力量,成立社区历史文化宣传员、幸福家园守望者、经济环境建设者、社区建设支持者等不同群体,培养社区归属感。三是建立亲情、友情、邻里感情互动的“家庭沙龙”,营造和谐氛围。第四,利用古城的文化资源,以幸福驿站为依托,使展馆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家庭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交融,使古城充满现代活力,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环境舒适、平等友爱、和谐温馨的幸福社区。沧浪亭社区位于古城中心,以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命名。辖区面积0.32平方公里,2117户,居民5509余人,党员社区居民249人。这个社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除沧浪亭外,苏州大学南校区、苏州中学、市图书馆、市科技局等名校和文化科技单位分布在辖区内,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社区打造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社区充分挖掘辖区人力资源,逐步形成了以党建为载体,以弘扬吴文化为重点,以“老少皆宜”为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格局。
一是以社区党建协会为纽带,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近年来,我们以党建协会为载体,充分调动社区党建单位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在社区每年举办的大型广场文体活动中,区* * *不仅积极参与,还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广泛支持,带动更多居民加入,为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不仅进一步密切了社区与单位的关系,也使社区居民受益。
二、依托社区文教单位,充分发挥教育优势。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市级图书馆、科协和部分中小学教育基地的优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听、说、学、教”上下功夫,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开展吴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课教育、健康促进等。面向社区党员、居民和青少年。让广大党员和市民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接受知识,也经常学习和聆听,乐趣无穷。
三是依托市民会馆,深化日间照料中心功能。
市民俱乐部综合区有棋牌室、健身室、表演舞台。休息区的男女房可容纳10张床位,供老人白天休息。白天,老人可以读书看报,打牌下棋,随便聊天,锻炼身体。平时会有戏曲队定期为老人表演沪剧、评弹、昆曲等优秀传统戏曲。在此基础上,社区将把会所打造成包括生活照料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医疗康复服务、价值表达服务、老年社会服务、精神慰藉在内的银龄会所。
四、以“老少皆宜”为主题,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
我们充分利用“老干部多、学校多、青少年多”的三大特点,经常邀请在社区工作的党员、在职或退休的优秀教师和老干部到社区任教。并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了“金秋夜广场文艺晚会”等主题活动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展,既发挥了老少的长处,又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社区经常处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
在开展“一居一品”特色工作中,我社区努力将文化教育活动与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创建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活动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居民文化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建设“幸福、文明、平安”的新型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家巷社区面积0.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00多人,新苏州1.400人。这是一个以旧村庄为主的社区。社区的特点是“两多一少”,即弱势群体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辖区企业少。扶贫济困、提高弱势群体生活水平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也是唐家巷社区走向“幸福社区”的必由之路。
为了让社区所有居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 *将走向小康,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实施了扶贫、助业、助学三大举措:通过走出社区、寻找资源、开展结对扶贫活动、建立家庭养老新模式等方式进行扶贫;辅助产业以再就业为重点,建立外包加工基地,形成分散就业、集中外包加工和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多渠道就业格局;发挥资源优势,成立“邻里爱”学校,成立助家基地。
爱来自于邻里互助的爱,来自于社区的爱。社区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贫困家庭更积极地关心和支持社区工作,参与公共福利活动,如卫生、志愿服务和文化表演。整个社区形成了崇尚爱心奉献、创建“幸福社区”的氛围。王世襄社区东起项王路,西至代城桥路,南至朱晖路,北至狮泉河。面积0.665平方公里,总人口9039人,总户数3201。辖区内单位有:网景花园、苏州电视台、苏州中信实业银行、民族宗教局、朱晖宾馆、国土局、团市委等这是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美食、购物、金融于一体,功能齐全,生活便利的星级社区。
组织网络:
1.社区党委:党员227人,其中党委书记1,党委副书记1,党委委员6人,下设三个党支部。支部书记3人,支部委员7人。
2.社区评议:* *共有7名成员,包括人大代表、CPPCC委员、知名人士和社区居民代表。
3.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共有代表58名,其中居民56名,单位2名。
4.社区居委会:* *由10人组成,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专职委员4人,协管员2人,协管员1人。
5.社区志愿者4人:退休党员1人,社区工作者1人,在职党员1人,退休中老年人1人。
特点:
以“休闲文化”为品牌,开展了电子阅览室、名家作品展示馆、昆曲传承与研究、典型学习家庭、和谐戏曲队、快乐团、花式腰鼓队、“老稀”合唱团、德育基地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休闲文化活动。,努力提升社区文化。滚秀坊小区始建于2001年5月,位于古城石泉街中段。由醋巷居委会、滚秀坊居委会、林楠居委会、木兴新村居委会四个原居委会组成。2003年,包师语新村居委会并入滚秀坊社区,管辖范围东至凤凰街,西至代城桥路,北至平桥直街、五桥桥路,南至朱晖路。全辖区面积约0.45平方公里,3072户,总人口8544人,55个居民小组,11大型新村社区,社区居委会专职干部7人,社区民警1人,警务辅助人员2人。社区居委会成员由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下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卫生五个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组织形式为党委,下设3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目前,有284名注册党员。有不少退休和在职的市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苏州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和医生,还有一些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他们过着艰难的生活。所以社区的各项工作都会围绕不同层次的居民来开展。
社区居委会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建立了明确的台账。从主要领导到分管主任都有明确的任务,对所有住户(人)负责,特别是对“三无”老人之家养老院、残疾人家庭、社区主任、社区志愿者负责,老人、残疾人的一般生活问题都能在社区解决。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的家庭或下岗职工,居委会干部还定期进行家访,帮助他们介绍再就业,帮助困难群众,或提供临时补贴,以解燃眉之急。滚秀坊社区现有离退休干部9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1.923人,离退休人员1.024人,登记失业残疾人64人,动态管理残疾军人1.5人,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倡导残疾人社会救助,建立医疗服务基地。在苏大老科协、石泉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居民的支持下,在社区居委会和包师语新村联合设立了3个医疗志愿服务站。社区医疗志愿者常年为居民提供免费义务医疗咨询、血压测量、心肺检查、医疗指导、用药指导、配药、查房、计划生育服务、健康讲座等服务。多年来,已有数万人受益,这支志愿者队伍已成为老年朋友和残疾人。2007年被授予健康卫士称号。2008年,滚秀坊社区医疗站在“三星”评比中荣获“明星助老”称号,还被评为市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先进集体。2008年,再次被授予沧浪区“白银时代家园”。百步街位于苏州大学西南,南北仅80米,所以幽默的居民称之为百步街。百步街社区也因此得名。百步街社区0.38平方公里范围内,1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约4000人。有20多所中小学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苏州第一家社会救助中心也坐落于此。是什么样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让大家选择百步街社区?是这里水土的生命力,是这里社区的温暖。
百步街社区坚持“从群众中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爱心社”为服务平台,引导社区单位发挥资源优势,号召居民走出家门,自己服务千人,用爱心温暖社区居民。在社区单位的关心和社区居民的参与下,百步街社区迸发出耀眼的活力:百步街心理咨询站、百步街医疗康复站、百步街法律咨询站、百步街生活服务队等爱心社下属团体,都以面向居民、服务居民的形式活跃在社区舞台上,百步街社区处处洋溢着温暖。重楼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认真打造“双塔街道钟楼京剧研究会”品牌。
双塔街道钟楼京剧研究会成立20多年了。20多年来,老年朋友坚持每周做四次活动,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研讨会的目的是娱乐自己和服务社区。大多数居民自己参加活动并乐在其中,团队也在不断壮大。如今粉丝数量已经发展到40多人,也和苏州其他组织以及国外兄弟球队保持着频繁的交流。钟楼社区是他们指定的活动社团,但他们的演出却遍布全市社区,甚至跨外省市。为纪念研究会成立15周年,他们携手无锡、上海的票友们开了一场晚会。去年,为纪念研究会成立20周年,6月114至6月15在沧浪少年宫举办了两场京剧演出。《大邓殿》、《霸王别姬》、《伍家坡》、《文昭关》、《状元传媒》等精彩剧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众多观众。
“老有所乐,多带点乐”,是研究所全体老同志的心愿。每次庆祝、敬老、爱老、重大节日,他们都会精心安排节目,跑来跑去举办演出。连续七年在网景园举办“京剧大家唱”活动。快乐的老人们自娱自乐,各显身手,既相互欣赏,又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驻足观看。连续两年,他开了“银龄之家”,为老人表演。为了弘扬国粹,传承传统文化,寒暑假期间,研究院的老人们还为社区的中小学生讲解京剧的校、旦、角等相关专业知识和历史沿革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004年6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京剧戏迷大典》。双塔街京剧研究会是这本书在苏州唯一的合编者(全国共有45本),十余位戏迷收录其中。研究会会长陆宗祺先生是本书的特别编委。为此《苏州今日社区》头版在2004年7月15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京剧票友——双塔街道钟楼京剧研究会纪实》的报道。2004年6月,165438+10月,本研究会副会长陶敏怀先生在江苏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研究所、江苏省京剧票券工作委员会组织的“赖孟彪”江苏省第二届京剧票券演唱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5年6月5438+2月1日,研究会副会长王晓霞与港澳台在上海浦东新区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京剧票友节。
“人人唱京剧”是钟楼社区的特色。如何将这一特点与其他社区工作有机结合,开创社区工作的新局面,是我们社区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提出了“以品牌促全面提升”的社区工作指导思想,全体成员达成了社区工作者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争取“群众的认同率”和“群众的参与率”,让社区居民充分感受和享受社区生活,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这个社区的早操团、书画团、法律进社区、健康教育、集体春游等活动,都是以“京剧大家唱”这个品牌活动为带动,争美争色。晨练组近40位老人,从晴天开始,每天坚持在苏大操场集合锻炼。书画组16老人每周五参加培训,定期到社区交流切磋技艺,将自己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居民欣赏,享受快乐;《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最新法律法规,总能及时在党员和居民骨干中宣讲;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学雷锋义诊”活动;中小学生参加“新老苏州人联谊春节”活动,为孤老拜年。
文化品牌是社群建立的上帝,具有凝聚人气的功能。社区的文体骨干大多是义务巡逻、护巷、护绿的积极分子。因此,社区文化“京剧”推动了“安全社区”、“健康社区”、“绿色社区”的建设,实现了“一居一品”的目标,开创了社区工作的新局面。男女老少共同生活在小区里,邻里的温暖已经蔓延到了千家万户。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社区“一居一品”工作,在理论上不断升华。
今后,我们要利用社区的有利条件,继续为京剧研究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要利用社区资源为研究会牵线搭桥,筹集活动经费,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加强横向联盟,与其他社区共享资源。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吸引其他剧种参与,为丰富老年人生活搭建平台,为戏曲爱好者提供舞台。
我们深信,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社区群众,“一居一品”工作必将再上新台阶,不断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沧浪、魅力双塔、幸福社区”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