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风琴的历史
1810年,巴黎音乐家G.J. Golonu制作了最早的簧片风琴,19年,法国音乐家A.F. Durban对乐器本身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增加了插头,试图使其具有风琴的表现范围,从而获得不同音色的变化,并将其命名为风琴。在欧洲,最复杂的风琴类型是带有表情插头的表情风琴,其音量可以由演奏者的膝盖控制。19世纪流行的另一种风琴,与欧洲不同,是将鼓励型风箱改为吸入式。这种管风琴被称为美式管风琴,实际上是从法国传入美国的。在20世纪,风琴被更有效的电子风琴所取代。1897左右从日本传入中国。
风琴是在1897左右从日本传入中国的。那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和欧洲移民到中国的增多,特别是教会学校的建立,客观上起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西方音乐的作用。比如他们带来了教堂赞美诗和一些欧洲资产阶级社会活动的音乐小品,还有一些初级的钢琴作品。1872年,基督教传教士狄九烈在上海美国长老会出版的《赞美诗》中,收录了360多首宗教赞美诗,并配以音乐启蒙,讲解西方乐理,使用五线谱记谱法。其目的是促进传教工作。这本书所包含的曲调都是欧洲流行的宗教音乐。1883年,英国传教士蒂莫西·理查德发表了一首小诗《增加》。为了便于宗教的传播,该书使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民歌作为练习曲。这些传教士传播了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芦笛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专门为国人编写的管风琴教材相继问世,如日本人米内次郎主编、辛翻译的《管风琴教材》191;索编著的管风琴教材1919。两本书论述了管风琴的种类、结构和演奏方法,由浅入深编有练习曲和应用音乐,方便学者练习和演奏。1907期间,一个日本人在中国学校当了多年的音乐老师。他收集了各种京剧曲谱,用五线谱记录下来,出版了一两集《清代民乐集》。1915年,有人用记谱法记录了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器乐的曲谱,使之适合管风琴演奏,并出版了管风琴曲谱,包括虞舜的《烟雾曲》、《刘桦班》、《梅弄》和《天水关》、《红阳洞》、《文昭关》、《梅弄》等民间音乐。五四运动后,粤剧和管风琴音乐出版。当时管风琴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也被中上层阶级作为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的娱乐乐器。因此,用管风琴演奏民间音乐和演唱戏曲成了一种暂时的习惯,由此可见其流传之广。这时,北京建立了几家器官工厂,生产器官供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