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泰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处岭南,温峤,四季温和湿润而得名温州。据《温州府志》记载,建城时,知府郭璞登上西山,环视四周群山。他对当地人说:“城池在绕山之外,富贵之时,必然依山而建,但敌不战,安之则久。”于是他仿照北斗七星的位置,依山而建,故称窦城。传说在建城的时候,一只白鹿嘴里衔着花疾跑,吐在墙上,然后变成了一朵云。冉冉飞上了天空,白鹿奔跑的地方鸟语花香。人们称之为白鹿城或鹿城以求吉利!
温州曾经是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和生活。战国时属越国,秦朝设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的后代为东海王,建都东瓯,故温州称为“东瓯”。汉顺帝永和三年,永宁县建县,东晋明帝泰宁元年永嘉县建县,唐高宗上元二年因气候温暖而改名温州郡。
东晋南朝时期,中原著名的土族、达官贵人相继而来,中原文化、移民文化、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促进了温州经济文化的发展。饱学之士郭璞在此建城,相传白鹿带花路过,故称“白鹿城”,带花白鹿成为温州的象征。
书圣王羲之在临池这里挥挥手;“永嘉太守”谢灵运因温州山水秀美而成为山水诗鼻祖;著名文学家孙绰、丘迟、史学家裴松之先后担任永嘉郡守,文风日盛。宋朝时,文人墨客、富商和大批能工巧匠云集温州。明清以后,温州文风兴盛,被称为“东南邹鲁”。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提出了功利论。在文学上,诗坛出现了“永嘉四灵”派;“南戏”这种戏剧形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首创。在科技方面,宋代温州人韩彦直所著的《永嘉橘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柑橘专著。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宣在三阴方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永嘉学派,影响并惠及后世。宋代,温州有1200多名文科状元,300多名武进士。元明清也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刘基被誉为“国师”,明朝开国元勋。清末的孙诒让在经学、文学、训诂学等方面成就斐然,被称为“一代学术大师”。当代文教人物更是异彩纷呈,以考古学家夏鼐、代名词宗、数学巨擘苏、顾朝浩为领军人物,久负盛名。
温州人向来以心灵手巧、敢于创新、善于经商著称,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现代温州不仅是华侨、数学家、南戏、游泳之乡,更以温州模式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