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倒奶事件”

2006年考题

35.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发生了奶农将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据央视《经济半小时》2004年7月15日报道,进入夏季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繁往沟渠里倒鲜奶,有时一天就倾倒14吨。倒奶的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出去帮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出现在媒体上。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一村庄十几个奶农无奈,将鲜奶倒入污水沟。为了帮助奶农卖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但价格太低,公司后来拒绝接受。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牛奶喝多了吗?事实上,世界人均年牛奶消费量为93公斤,而中国仅为7.2公斤..当然,奶农倒奶与牛奶易腐、不能大量储存有关。然而,几年前,当地一些农民蜂拥而至饲养奶牛,鲜奶供应量大大增加。同时,很多企业已经涉足乳制品加工业,有些产品还没有达到市场标准,消费者不敢购买。乳制品销售不好的时候,企业会限量采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民把牛奶倒进海里的现象和材料中的“倒牛奶事件”有什么本质区别?(3分)

(2)“倒奶事件”隐含着怎样的经济规律?(3分)

(3)您认为地方政府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倒奶事件”?(4分)

参考答案:

(1)表面上看,两者都是牛奶供过于求。但是,前者反映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的结果,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3分)

(2)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过多过快地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中。一旦供大于求,企业就会减少鲜奶采购,奶农不得不倒奶。(2分)这个案例也说明市场监管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审判?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调控市场的能力。(1)

(3)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的了解,地方政府有必要提供指导和服务。比如,要努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分析,开展前期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企业和奶农开拓乳品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督促其改进生产技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