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王朝大多延续200多年就灭亡了?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历史周期性规律的老生常谈的问题。

中国的历史周期律一般是这样的。一个新王朝通过战争推翻了旧王朝。然后,为了维持其统治,新王朝需要与人民休戚与共,对人民实行宽容的统治,鼓励生产,忽视税收,等等。新王朝建立后,原来土地的主人可能因为战争的影响已经去世,或者因为旧主人支持旧王朝,所以到了新王朝,他们的土地就被没收了。

这些被新王朝没收的土地和一些无主地,被新王朝用来笼络百姓,分给百姓。有了土地耕种,老百姓逐渐过上了好日子,而新王朝迎来了盛世。但是随着新王朝的建立,必然会诞生一批新的贵族,比如皇亲国戚、开国功臣,然后这些人通过自己的权利,世世代代吞并土地。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这些贵族的财富也会增加,会吞并越来越多的土地。这个时候分配给老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万一遇到天灾人祸,普通人可能会失去土地,然后要么饿死,要么不想饿死就得接受贵族的剥削..

但是,随着失去土地的人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吃不饱饭,甚至吃不上饭,造成了国家严重的贫富差距。但是人吃不下饭怎么办?那么我们只能奋起反抗,试图推翻现有的利益分配体系,进而实现利益的重新分配,然后新的王朝就会变成旧的王朝,被另一个新的王朝取代。

另一个新王朝也是如此...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历史的周期律。而这种周期律只能维持一两百年,所以王朝也是随着这种周期律建立、兴盛、衰落、灭亡的...所以一个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当利益分配越来越不合理,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就会有人打破现有的体制,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