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相关典故。

去钱塘江看壮观的江潮是一种时尚的选择。苏东坡曾两次在杭州做官,在杭州生活了四年零八个月。自然,他看过多次钱塘江潮。

钱塘江自西向东流入杭州湾。每当杭州湾涨潮时,都是从杭州东北65里的海门出发,像压路机一样在东河面上向西滚动。由于杭州湾和钱塘江的入海口呈喇叭状,潮水受到两岸堤岸的挤压,在越来越窄的江面上逐渐上涨,潮头越来越高。有多高?苏东坡说:“欲知潮多高,山在浪中浑。”海啸淹没了整座山。尤其是矗立在河中央的浮山,“面对鱼满山,獠牙错。随着乱潮,来回回旋,怒气倍增,沙碛移位,如鬼神一般。它常常涌出余元池十几里,一夜之间又输了……”“自龙山以东...潮是西陵石碣拍的,在打。如果他没有沿河实地考察,怎么可能发现地理环境在河潮中的作用?如果他没有仔细观察过多次河潮,又怎么会把它的惊人气势和威力描述得如此出神入化呢?

钱塘江滔滔,确实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办法。就连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秦始皇,也是东游到钱塘渡河,但看到“邪水浪”,也是心生畏惧,不得不跨过西边的120里峡。

钱塘江潮是一种自然现象,自古就有。但是古人不知道原因,所以产生了一些传说。《越绝书》说,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的和平,停止征伐齐国。夫差不听,然后给他一把剑自杀。他死后,他的鬼魂徘徊,他依恋着钱塘江的潮水。没想到,有人看到他的白色轿车露出了潮水。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否定了伍子胥关于河潮是灵魂附体的理论,认为河潮是由月亮引力引起的。他是根据潮汐的成因来解释河潮的,没有苏东坡的观察分析那么具体。在吴悦石期间,河水涨潮威胁着首都,人们认为是波塞冬。武王月氏命令3000名弓弩手向潮头射箭,“与波塞冬作战”,潮水终于退去。苏东坡的诗《三千强弩射低潮》讲的就是这个。历代都有祭祀海神或投河求平安的诗词。解放初期,为了避免河潮的危害,有人想在海门建一座拦潮闸。幸运的是,这种愚蠢是黄色的。

熙宁六年(1073)八月十五日,杭州判官苏东坡和杭州知府陈翔一起看江潮。因为是中秋节,深谙水性、甘冒风险为乐的江南“踏浪人”(或许还有水军),举着小红旗,齐声唱着“浪坡词”,扬帆起浪。两岸观众为之欢呼雀跃。壮观的河潮和冲浪者迷人而精彩的嬉闹表演激发了诗人的感情。当日,苏东坡题写“八月十五观潮五绝”,题写在安吉亭上。此外,他还写了一首诗《与瑞士鹧鸪观潮》。这说明看河潮满足了他的精神享受。

但苏东坡不仅看了河潮,也看到了它对人民的危害。据他调查,福建的屈、穆、楚、吴、宣、畲、饶、信八州的人,都需要在龙山附近乘潮渡河,却经常溺水而亡。“老弱在汹涌的风沙中呼救,声未尽,已被潮水卷走”和“能自给自足者,无可厚非”长江沿岸各州人民生活必需的盐、米、工资也需钱塘江运输,但浮山一带水情险恶,船只难以安全航行。苏东坡为此焦虑,寻求减少损失的“灵丹妙药”。然而,当时科学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好不容易战胜了潮水,安全过河,顺利运输!苏东坡策划和寻找了很多年。最后,在元佑六年(1091),他以提督的身份离杭前,到原新州侯麟,在钱塘江上游挖了一条运河叫石门,可以避开浮山。于是,他邀请转运司的官员叶文措和张艾到石门实地考察。参观后,他们都认为侯麟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他让侯麟写《打开石门河的利益》,命令观察和推广官董华做出打开石门河所需的劳力、材料和金钱的预算,并画了一张地图。接着,他写了《乞相开石门河》,连同预算、地图和侯麟的奏章一起在朝廷上播放,请求宋哲宗和听政的太后拨款十五万元,允许动用三千兵挖石门河。他还建议朝廷派遣特使监督开河工程,计划两年完成。他做完这些事的那个月,也就是西宁六年三月中旬,他离开了杭州。

苏东坡一生都是以这种极其负责任的方式做着造福于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