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这样读。

最近,我通过阅读《资同治鉴》和《史记》,重新找回了对经典的热爱和崇敬。如果不开始读书,思绪就会不了了之,于是决定整理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写读书史笔记,主要是根据一定的线索,阐述各个时期的历史梗概,摘抄读书笔记和个人评论,以备日后复习。原著中很多很有文学性的段落也可以时不时的看一下,那些经典的历史故事也是摘抄的重点。读原文比让人翻译更吸引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一切都在追求快,吃得快,干得快,学得快。我们现在的历史文化研究有一个问题,就是追求太快,静不下心来,嚼不动原著,只追求快餐。我们倾向于用白话获取知识,所谓“通俗易懂”的文章等等。语言越是白话文,越是漫画化,知名度越高,我们尽可能用感官愉悦来吸收知识,往往忽略了更高层次的学习。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学习。我们从别人那里读到的文章,是别人的心血,是阅读和研究别人的作品后,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和产物。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学真东西,你就得从生水开始学。你会发现原著不仅仅是几个简化的故事大纲,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很高的文学鉴赏性,很深的治国理念等等,哪怕你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所以我说,历史是严肃的、庄重的,但也可以是有趣的,但一定不能是庸俗的、市场化的。写作贴近大众是哲学家的方法论,但贴近大众的目的是深入大众,而不是顺从大众。历史最好不要被轻视。

司马迁写《史记》,在序言中,老先生尽了自己的本分,说:“老祖宗说:‘周公五百岁死,孔子就生了。至于孔子死后五百年,有无可能继春秋及此诗书之际,引明而传之?”我是认真的!我是认真的!你怎么敢让步,小子?“这是每个人的自信。他写完这部作品后,已经看到了这本书对未来的影响。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二十四史大部分都是纪传体,模板都是出自司马迁先生的书。读传记的好处是,和读传记一样,东西很集中,或者可以说在空间上相对统一。举个例子,如果你和一个家族一脉相承,那么故事基本都在齐的领域,空间连续性很好。但纪传体的一个缺点是时间上容易混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事物不能很好的比较,尤其是古代,时间是以君主年号来记录的,国家也不统一,容易混淆。《子同治简》采用编年体,弥补了这一不足。年表的问题是人物事迹不集中,可能会分散我们对人的观察。因此,更好的方法是以《子同治鉴》为基础,以阅读《史记》为辅助,可以作为了解秦汉历史的一种途径。

因此,按照这种读史方法,我从《子同治鉴》入手,开始系统地研究晋代以前的故事。读历史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古为今用,在历史的细微之处发展自己的思维,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但至少是最基本的,在文明繁荣的时代,我们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

另外,我觉得在读历史的时候,要多运用理工科的工具、方法和思维去研究,会发现很多故事之外的有趣的东西。学过测绘和地图学,自然对地图、地形学之类的感兴趣。所以在读历史的时候,地图等工具是必须的工具,当时的生产工具等生产力因素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以便更清楚地看到一些策略。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事,必分久,必分久。”纵观历史,朝代的发展是在分合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俗语有云:“宁做太平狗,不留人于乱。”当一个国家政权不稳,出现特别大的混乱时,人民的生命就无法得到保障。中国历史上国家处于分裂时期,陷入诸侯混战。这一特点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明显。春秋战国时期,总的来说,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乱,很乱,虽然我们从各个地方学到了很多典故,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如前所述,我们更多了解的是传记体的概念,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理解它们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地理关系。因此,有必要对这段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解读。

《资同治鉴》开篇第一句:“晋大夫魏、赵霁、千韩,初任太守。”然后是司马光的政论文章。可见,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一个重大的历史分水岭。是区分春秋战国的重要标志。自晋朝濒临灭亡后,小国相继被大国兼并,霸主时代结束,各国更加相互牵制。那么,三族入晋的划分是怎么回事?限于篇幅,下一节再讨论!

《子鉴》每卷都以“周继仪(摄雍,试神昏昏欲睡三十五年)”的形式,这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可以与天干地支相比较。详情见下文:

四岁阳:太岁遇甲,孟遇乙,柔兆遇丙,壮兆遇丁,和合遇戊,屠未遇庚,重光遇辛,玄遇仁,昭阳遇桂。

农历除夕:大一点的时候,在阴拍照,在毛拍照,在陈拍照,在野地里摔过去,下午郁闷,不联系,在沈,在愁,在燕,在深愁,在子。见上面的尔雅·石天。

20岁的阳对应天干,20岁的阴对应地支。干支法是古人用来记录时间的,是我们大智慧的结晶。

读史书,总会被古人的姓搞糊涂,比如应、赵。如果说赵国和秦国是祖先的话,那么他们都姓赢,但赵国的国君也叫赵。这是考察古代的姓氏制度。姓和姓是两回事。姓是氏族号,表示世系,起源于部落图腾。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姓氏中有很多动植物的名字,这些姓氏也比较古老,比如熊、虎等,都与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关。最早的时候社会是母系社会,所以当时很多姓氏旁边都有女性人物,比如秦国的Win,周朝的姬,齐国的姜。姓和姓不一样。姓氏是姓氏下面的一个分支。随着人口的增加,一些人离开,搬到其他地方,这一个叫做姓。过去禁止同姓通婚,很好地防止了近亲结婚。你们同姓有血缘关系,所以用姓氏来区分血缘关系。但是,同姓不同姓的人可以结婚。另外,女子出嫁后,必须随夫姓,如齐姜,本名姜,嫁给齐人或以齐姓的地方。今天台湾省还有一些这样的文物。

光大臣说:听说天子之位大于礼,礼大于分,分大于名。什么是礼物?纪纲是也;什么是分数?这也是;什么是名字?公、侯、卿、大夫也。丈夫是四海之人,多人之人,受制于一人。虽然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极高的智慧,却敢不跑不伺候。讲礼貌难道不是一种纪律吗?所以天子统一三国,三国引诸侯,诸侯立卿大夫,卿大夫治庶人。贵在亲贱,贱在承贵。在上级的指挥下,输送犹大的兄弟姐妹,从根本上做树叶;接下来的事,你依然是兄弟姐妹的知己,枝根受到保护。然后我们可以互相保护,维护国家安全。所以天子的地位大于礼。

以甘昆为首的作序《易》。子曰:“天敬地而定之,高则陈,卑则贵也。”说到君臣之位,并不容易。《春秋》抑诸侯,尊周室。虽然王人是轻微的,但他是在诸侯之上,所以当他看到君主和大臣的圣人时,他并不感到羞耻。除非有桀、周之暴,唐、吴之仁,人皆属之,天命分君臣。这只是保持清醒和死亡的问题。所以,如果换成微子,就和天空成了汤;对季札和吴均来说,血太多了。但二儿子宁死不做,礼大节,诚。所以,礼大于别。

礼,分贵贱,订亲疏,切东西,管普通东西。它不是一个名字,也不是一个装置。名字是命给的,器也不一样,然后就有了上下级的联系。这也是一个伟大的仪式。当著名的船死了,那么仪式是安全的。昔日钟叔向魏有功,辞城,邀缨无数。孔子觉得还是多花点时间陪陪比较好。只有设备和名称,没有假人,你的公司也是。政府死了,国家就跟着死了。魏军把孔子当政治家,孔子要先正名,以为正名不正之民不知所措。夫繁缨,小事也,孔子惜之;正名,细节也,孔子在先。真诚的说,名器乱,所以没有理由。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生来的渺小。圣人高瞻远瞩,故能慎之又慎;人的知识是接近的,一定要等,然后存。稍加对待,就会少用力,多做事;如果你救了,你会尽力但你不能。易经说,“当你在霜上时,冰是牢固的”,书上说,“一天一万美元,两天”,就是指这种事情。所以点大于名。

喔!游、李失德,周道日衰,纪、纪散,诸侯起而代之,大夫精于政事。一般的仪式,连输七八成。但文、武崇拜仍在持续,周子孙仍能保有名分。为什么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晋文公为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请地道到王祥,但王祥拒绝了,说“张旺也是。有二王而无德,也是舅舅的恶。不然舅舅有地,有地道,何苦呢!”文公非常害怕,不敢违抗。因此,周的土地并不比曹、滕的土地大,在朱、莒安也不受欢迎。然而,几百年后,他已经统治了世界。他虽强于晋、楚、齐、秦,却不敢相加。只是一个名字,但也是一个理由。至于姬姓之于鲁国,田昌之于齐国,百工之于楚国,智伯之于晋国,其势足以相互独立。但是,不敢死的人是不能忍的。是怕汉奸分裂,全世界一起受罚。今晋国大夫滥其君,分晋国,而天子既不能求之,也不能宠之,使之为诸侯,名存实亡,弃之不用。我已故国王的仪式已经结束了。或者认为,当它是,石舟弱,三晋强。虽然不允许,但是可以获得吗?不是的。夫三晋虽强,若违义礼不顾天下,不问天子而自立。不求天子而自立,是逆臣。若天下有桓温之王,必以礼义征之。今天请天子,天子答应了,因为天子命他做诸侯。谁能自讨苦吃!所以把三晋列为诸侯,对三晋不是坏礼物,对天子是坏礼物。

喔!君臣之礼不良,则天下得益于彼此之智,而后圣人为诸侯,则国亡,民害尽矣。是不是很可悲!

欢迎来到目录,欣赏之前的内容:读史笔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