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的历史渊源

泼水节的历史渊源;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作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了数百年。在泼水节的流传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泼水节更多的神奇意义和民族色彩。

传奇一

很久以前,有一个邪恶的魔王。他有魔法,不能浮在水里,不能在火里烧,不能用刀砍,不能用矛刺,不能用弓箭射。他整天目中无人,目中无人,恃强凌弱,作恶多端。欺压掠夺百姓,作恶多端。当时天上有十六层,他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他已经有六个漂亮老婆了,还抢了一个漂亮聪明的老婆。

有一年,过年那天,妖王在宫里喝酒作乐。喝了三轮,我已经醉了。我最小的妻子宗布(也叫香农)趁机赞美魔鬼:“我尊贵的国王,你权力无边,品德高尚。以你的威望,完全可以成为征服天堂、地狱、人间的主宰。”妖王得意地听着,想了一会儿,转向他的妻子说:“我的魔法真的可以征服三界,但是没有人知道我的弱点。”最小的妻子接着问:“陛下有这样的魔力,怎么会有弱点呢?”妖王环顾四周,确定安全后,低声答道:“我怕有人拔掉我的头发,勒住我的脖子,把我的头劈开。你应该经常看。”她故作惊讶地问:“一个能征服三界的国王怎么会怕头发?”妖王又低声道:“我头发虽小,头发断了脖子,也活不成了。”

听了这话,她暗暗下定决心。于是,她继续给魔鬼倒酒,直到酒席散尽,她才扶着魔鬼上床入睡。这时,她小心翼翼地拔下了魔鬼的一根头发,在魔鬼醒来之前,扎在了他的脖子上。恶魔的头立刻掉在了地上,他头上的每一滴血都变成了火,燃烧着,迅速向全世界蔓延。这时,万宗布迅速拿起魔鬼的头,地上的火焰熄灭了,但头刚一放下,火又烧了起来。于是,国王的六个妻子也来了,她们轮流捧着魔鬼的头,不让火燃烧起来。

后来她又回到了人间,但还是浑身是血。人们往她身上泼水,为的是洗掉她身上的血。血终于被洗掉了,粽子幸福地生活在人间。宗布去世后,为了纪念她,人们每年春节都要互相泼水,用清水洗掉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图例2

据传说,很久以前,金沙江边的阿呆村住在密林深处。因为森林大火,泼水节的村民有被大火吞噬的危险。

傣族男子李良冲出“战网”保护村庄,临危不惧。他从金沙江挑了一桶桶水,洒了一场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山火终于被扑灭了。村民们得救了,李良累得大汗淋漓,在山上口渴难耐。

于是村民们叫来了清水来为李良解渴,但是喝了九十九桶水也不能解渴。后来,李良跳入河中,变成一条龙,顺流而下。有人说他已经变成了一棵大树。为了纪念李良,傣族人民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打扫每所房子,撒上松叶。并在选定的河边或井边,搭一个半里长绿树的绿棚,棚下种上厚厚的松针,两边放上水缸。中午,当太阳在顶部时,人们走到棚子下,互相喷洒松枝,以表达他们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愿。这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节日——泼水节。

图例3

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在山上干活。当他看到幼鸟反哺的场景时,他意识到了什么,决心要好好服侍妈妈。此时,他妈妈正准备来山上给儿子送饭,不小心滑倒了。她儿子来帮她,她却以为他儿子是来打她的,撞到了一棵树上。儿子后悔了。他砍倒了这棵树,把它雕成了他母亲的雕像。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他都会在洒满花瓣的温水中清洗雕像。后来演变成一种习俗。

传奇四

“桑坎比迈”是阿呆语,意思是傣历新年。由于傣族人庆祝新年,他们要举行独特的泼水活动来互相祝福,所以其他民族把这个节日称为泼水节。关于傣族日历新年的起源,有一个悲伤的民间故事。据说人类的气候最初是由一个叫彭麻扎的神控制的。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和冷季,为世人规定了农时,让一个叫彭马甸达拉扎的神掌管。彭马店达拉扎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道,为所欲为,风雨中乱走,寒热错位,导致天下雨旱失衡,寒热不分,苗死人亡,人畜遭殃。一个叫帕亚尤的年轻人,用四块木板做翅膀,飞到天上,找到田英达抱怨人间的灾难。晚上,帕亚要去最高的一层祭拜天坛之塔——塔金莎时,不小心撞到了天门,一个天门塌了,把他压死在了天坛的入口处。帕亚死后,天庭之王英达提拉开始使用一种战术来惩罚善使魔法的玛典达拉扎。他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假装和他七个称赞马甸达拉扎的女儿说话。七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同时爱上了他。姑娘们从小伙子口中得知父亲在人间的灾难后,既惋惜又痛恨。为了拯救世界免于灾难,七个善良的女孩决心大义灭亲。他们尽最大努力找出父亲生死的秘密。在抱着酩酊大醉的马甸达拉猜时,剪掉了他的一束头发,做了一个“弓弓”(心弦弓)。他毅然把无良的马甸达拉柴的头割下来抱在怀里,不时轮流用清水泼洒,洗去污秽和臭味。据说这就是过年时人们互相泼水的由来。

泼水节简介

泼水节是傣族、泰语民族和东南亚的传统节日。那一天,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以及台湾省九龙城、新北市中和区等海外泰国人聚居地的民众一大早就起床,沐浴佛事。之后,他们开始庆祝了几天。期间,大家互相泼洒纯净水,祈祷洗去过去一年的不幸。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4月中旬,一般持续3到7天。

泼水节是展示傣族水文化、乐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俗崇拜等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舞台。它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掌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人认识自然、爱水敬佛、温婉从容的民族特色。同时,泼水节也是加强西双版纳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为西双版纳州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与交流,促进西双版纳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