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小汤山景点概述

小汤山宫殿和温泉

一座宫殿静静地坐落在昌平区小汤山镇。不刻意去寻找,路过就会视而不见:废墟,老井,老坑,真的不好看。

当年是皇帝的禁园。因为温泉的缘故,这里是明清皇帝沐浴龙吟的地方,普通人不能入内。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北京的华清池。《孙旧闻考证》记载:“唐山在州府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唐山下面有温泉,还有宫殿。”光绪《昌平府年谱》更详细地记录了宫殿的修建时间:建于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那时候宫殿很大。南面是前宫,习惯上称为原宫。乾隆皇帝将他的宫殿向北扩展,建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作为后宫。前宫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宫建有沐浴雪殿、盥洗室、凤阁、会泽阁、翻领楼...这些在八国联军的铁蹄下已经不复存在。现在能看到的后宫是修复后的遗址公园,是作为养老院使用的。

以前宫殿的正殿和东附殿已经不见了,只有宫殿前的两块汉白玉石板建成一个细长的六边形水池,一东一西,整齐对称。水池巨大,近两米深,下面是汉白玉的长方形水池,然后1米是一口直径超过1米的圆井。一把铁锹被钉在井石上。东塘的井靠近北面,完好无损;西池的井是南的,有些砖已经塌了。井底已经干涸了。井边长着杂草。有人分析过,六边形水池压着长方形水池的一角,六边形水池是后来建造的。这也印证了康熙是在明朝的基础上建宫的。无论如何,有足够的泉水,它们总是流动的。六角池上有一个山洞,泉水从山洞流向东西两侧的附属大殿,供皇帝使用。东侧洞穴上还有一根铁管,据说是利用泉水的流向修建的。康熙帝很爱这个地方,曾写过一首诗《温泉》:“汤泉泉沸而清,仙源生于丹沙,月浴于液,微波波流...老了,来回护仙,笔给温泉。”

河水堵塞了北行的道路。外碧桥就像是后宫的大门。在桥上向北望去,会看到亭台石桥,湖光山色,依稀让人想起当年的盛况。怀壁桥是一座石拱桥,用来建桥的石板有的还是当年的。1957,65438+10月,郭沫若去过这个地方,他对这里很感兴趣。他试着和毛主席押韵,写了一首诗《念奴娇小汤山》:“京畿左翼,小汤山,一池温泉无色。广厦万剑新成立,瑶池介绍清楚。冬疑春,北风怀暖,甲鱼游溪。华清是什么样的?很难说是高还是低。停在怀碧桥边,荒池待管,可封冰雪。指向过去,思考过去。人性胜于天。娜拉游历甚广,浴宫被毁,孤独终老。请看今日,军民共暖。”这首诗详细描述了温泉的景色。

往前走,路边有几块石头,精致的浮雕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建筑。

水平。前面是荷花池。池塘四周是石头嶙峋的堤岸,就像边上的荷叶。荷塘里有块块石头,点缀着一座座小桥,小桥可以穿过池塘,欣赏荷花。金边的荷花种在荷花池里。荷花很美,花期早,可遇牡丹,引得乾隆皇帝折了一枝插在瓶里观赏,引发了诗情画意:“夏茂衣刚五铢,春色满仙盆。温泉浴弱弱的,身边都是奴才。”可惜金边珍贵的荷花现在已经灭绝了。

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小小的石山,叫竹竿山,也叫九华山。山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清宫浴室遗址”。山脚下种着一丛竹子,旁边有两个相邻的汉白玉长方形水池。泉水从山脚的缝隙中涌出,流入水池。水池上方有一个山洞,沉淀过滤后的泉水从山洞流向另一个水池。皇帝在这个池子里洗澡。水池深度1米多,里面没有台阶。据说洗澡的时候要戴上木制的器具。水池旁边有一块基石。有人说泳池周围有建筑。也有人说只有一块基石而且放在中间,水池四个地方都没有基石的痕迹,所以后面放了一块。

皇帝用过,慈禧也不例外。据说宫女被要求拉起四周的窗帘。皇后在禁园露天沐浴,一点也不夸张。况且泉水不仅温度高,还有异味。乾隆皇帝曾在《汤泉宫八赋》中写道:“炎液玄波可治病,曾闻春脉流黄。化工不可思议,功德应教水王。”这让我想起了70年代,同事因为皮肤病,每周都去小汤山洗温泉。我记得他说过泉水的温度很高,刚从地下流出来的泉水很烫,可以煮鸡蛋。泉水仍有强烈的硫磺味。还能怎么治?

恶心!前宫和后宫的池壁上有很重的铁锈色,说明泉水含矿物质高。据此,在室内闻到这样的气味是不健康的。皇后自然更喜欢。

爬十几级台阶到山顶。有人说这座山是人工堆砌的。因为有些岩石标有图案。但从大多数岩石的走向来看,似乎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小石山比较少见。没有石头怎么会有温泉!山顶上有许多石头。在其中一块巨石上,有四个汉字:九华西秀。字体圆润有力。字下面没有题字。据说乾隆出去玩,回来的时候心情很愉快。他忍不住说出这四个字,于是挥了挥笔。关于“Xi”一词仍有许多争议。有人说是“分”,有人说是“含”,传说归传说,不管是不是乾隆御书。总之,这种肆意的笔触给后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和想象。

乾隆皇帝曾在此居住,六年、七年、十三年、十八年、二十八年都留下御诗,可见唐山温泉宫的魅力。《光绪长平府志》记载:康熙时“八品总经理一人,无品总经理二人,笔糊效应二人。”乾隆皇帝不断增加编制:“四年,乾隆加副总经理,六年,加总经理,任笔职。”皇宫需要重点保护,有“九卫一兵”。宫中“园户”原是七十户,乾隆十二年砍了三十户。每月给每人一两银子,一两大米。三十亩地分给每个匠人,每月给一两银子一米。“看来吃这里的皇粮还是很丰盛的。

至此,我不禁疑惑:这座山为什么叫竹竿山?唐山在哪里?

原来,在距离现在的“宫殿”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小汤山村,村里有一个叫小汤山的小石山,比竹竿山还矮。当地人说,几里外,有一座几十米高,三四里长,一里宽的山,名叫大唐山。根据光绪年间昌平府的记载,唐山分为两部分。小汤山是“大唐山西二里”。看来大小汤山也不远了。不管哪一个唐山是通志中所指的汤泉,两座山的地层结构应该是一样的,这里的春天最宜人。皇帝很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