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征小贴士
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越草原→与陕北吴起会师(1935 10月)→与甘肃会宁会师(1936 65438)
每个阶段:
1,长征准备阶段(65438+7月7日0934 ~ 1934 65438+10月10)。
2.长征失利阶段(1934 10 10月10 ~ 1935 15 10月)。
3.长征的转折阶段(0935年65438+65438+10月15 ~ 0935年6月14)。
4.坚持由北向南拆分阶段(6月1935,6月14 ~ 6月1935,6月19)。
5.发展盘整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 10 10月19 ~ 1936 7月1)。
6、大会分工阶段(1936 7月1 ~ 1936 2月12)所有单位。
扩展数据:
历史影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苏区撤退,经过两年战斗,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 1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追击,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撤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转战380余次,攻陷700余县。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向黔北工农汇报》一书中,首次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盛赞“中国红军长征”,首次提出“长征”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也从“万里”逐渐增加。
红军牺牲了430多名营以上干部,平均年龄不到30岁。* * *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 * *途经14省,翻越18山,渡过24条河流,走过草原,翻过雪山,行程约25000里,红军1935到达。
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千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逐渐成为65438到1936战略转移的专用术语。
百度百科-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