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三个移民地是哪里?
等等
转帖:
三次大的移民发生在三个时期:
1,南北朝
2、唐,安史之乱后期
3宋,金对峙时期
具体: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迁徙——永嘉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宋元嘉年间(307-453),经历了四次移民高潮,移民总数达700万人。
第一次:永嘉之初,来自河北(下面提到的省名都是今天的名称)、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淮北的部分流民渡过淮河,陆续南下。东晋泰兴三年(320年),建康设第一侨乡怀德县,收容流民。后来,徐、燕、游、姬、卿、贺、司等相继在长江南北设立。
第二次:东晋初(326年后),长江淮河大乱。原本居住在淮南的淮南居民和北方人,跨过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末年(362-365年)及之后的20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破坏尤为严重。今天陕甘人口南移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明帝太史年间(465-471),曾经被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再次沦陷,两淮各州也被北魏占领,大量人口迁淮南。于是,在淮南新设了泗、燕、徐、青等侨州和侨县。苗人战争也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川北。
这些迁徙高潮持续了100多年,向南迁徙的路线主要有东西二线:
东线:湖南沟、淮河流域支流以东南向为主,向东南方向移动。因此,湖南沟南端的江苏扬州和长江对岸的镇江、常州成了山东、苏北移民的聚集地,而河南人大多迁往东南的安徽,而不是南下进入湖北。
西线:水路沿汉水南下,于是汉水沿岸的南郑(今陕西汉中)、襄阳成为重要的移民集散地。陆路走金牛路(南栈道)入川。
按照今天的划分,江苏省是接收移民最多的地区,最多的集中在南京、镇江、常州,而扬州、淮阴是苏北主要的地方。移民来源中山东占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本省淮北部分和安徽也是移民来源之一。
第二名是安徽。其境内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是河北、山东、山西。本省淮北移民也占相当比例,还有一小部分来自苏北。侨郡多散于江淮之间,江南仅今芜湖附近。
今天江陵、松滋地区的湖北长江上游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江苏淮河流域。长江下游武昌、黄梅移民多来自河南,也有部分移民来自安徽淮北。但湖北接纳移民的主要地区是汉水流域,从郧西、竹溪到翼城、钟祥,以襄阳为中心。来自陕西的移民人数最多,其次是河南和甘肃,其次是河北、山西、安徽和四川。
江西、湖南两省距离中原较远,移民较少。仅在北方一小部分地区设立了几个华侨县。
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也有多个侨乡县,主要安置该省北部的难民,少数来自该省南部的陕西、甘肃及邻近地区。
陕西省秦岭以南汉中的移民几乎都来自甘肃、四川和该省北部。
山东黄河东南曾为南宋所有,故也有侨郡、县。接受的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其余为豫北、山西移民。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迁徙——安史之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李白《王勇东游歌》云:“三江北乱,四海如永嘉南流。”安史之乱后,汉族在中原的迁徙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移民的主要路线是东、中、西。人数无法考证,但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移。
东路:从华北平原进入淮南、江南,然后主要经皖南、浙西的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分成两支,一支南下岭南;一个越过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的大运河为依托,还利用汴河、泗水等河流,形成了宽阔的西北-东南水运带,连接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向南延伸至江西、福建等地。
中路:从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现在的南阳、襄阳地区,然后南下,经过鄂南、湖南,进入岭南。这条路的北面分别连接着第一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出发,可以沿着伏牛山脚下往南走,路比较平坦。到达南阳或襄阳后,可以乘船沿汉水而下。从长安到荆襄,先取陆路,过上善后南下襄阳顺流而下。
西路:从关中穿越秦岭到汉中、四川盆地,需要经过斜斜路、子午路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由于靠近长安,一旦首都出现危机,统治者还是要带领文武百官和普通百姓踏上艰难的征程。
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迁徙——靖康之乱后的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迁徙持续了一个半世纪,其间有七个大规模集中迁徙阶段。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年)。靖康之后,这一阶段北方南迁的人数最多。短短十几年,“江浙沪湘闽桂西北人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流民”,南迁浪潮开始消退。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金主严宏良破坏了《宋金和约》,大举入侵南方。
第三阶段,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1208)。
第四阶段是嘉定10年到17年(1217-1224)。
嘉定七年(金镇佑二年),受到蒙古军队的威胁,金朝从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十年攻宋。南宋时,比喻金朝军民。嘉定十七年,金与宋讲和,遣官至光州,宣不南。
第五阶段,少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1234)。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丁敬元年(1235—1260)。
第七阶段,德祐死于宋(1276—1279)。
南迁路线与安史之乱后中原汉族相同,南迁500万左右。
南宋内部移民:(1)江西路、浙江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路、西路。(2)福建迁至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温州。(3)西部江西移至湖南,北部依次为湖北鄂东山区、江汉平原、安徽宿松。(4)来自赣东南汀州、闽西南的客家人南迁粤东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