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有哪些古迹?
宫龙王庙宫龙王庙,原名“安澜筑龙王庙”,位于宿迁市西北20公里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康熙二十三年重建。经过雍正、乾隆、嘉庆三代皇帝的重修扩建,形成了占地36亩,四院三围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下榻于此,并建亭立碑,用钱修缮,故又俗称“乾隆宫”。1983年,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宫殿建筑群布局精巧,规模宏大,轴线分明,左右对称,雄伟壮观。整体呈长方形,有内外宫墙。中轴线上的主次建筑清晰错落有致。从南到北,整个建筑群分为六个部分。最南端是古剧场,朝北,是青砖铺成的宽阔广场。广场北侧是山门,正上方青砖上镶嵌着乾隆御笔题写的七个鎏金大字“安澜筑龙王庙”和“乾隆御笔”印章。
第一个庭院的中央是乾隆皇帝建造的御碑亭。在纪念碑亭的中央矗立着一座5米高的帝国纪念碑。碑帽正面刻有“圣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圣旨全文。主要内容描述了康熙、雍正帝修建寺庙的原因及修缮过程。碑身背面和碑帽两侧分别刻有乾隆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题写的御诗。整个御碑亭的设计大方端庄,充分展现了皇家建筑的特色、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御碑亭两侧,有两层钟鼓。乾隆皇帝在此殿下榻时,敲锣打鼓,在两厢奏乐,以最高礼仪迎接皇帝。
玉贝阁北侧是龙王庙宫的主体建筑。龙王殿,雕梁画栋,拱形飞檐,结构严谨,装饰豪华,金碧辉煌,魅力无穷。乾隆皇帝曾五次入住龙王庙,在此议朝政,祭祖。
龙王庙宫殿的最后一个入口是乾隆皇帝的寝宫。王宇殿又名王宇殿,是一座宫殿杰作,屋顶有黄色琉璃瓦和龙吻。大厅分上下两层,占地360平方米,高20余米。它是龙王庙最高的大殿。六次下江南,有幸在这里过夜,这里被称为“正宫”。与主宫相对应的是东宫和西宫,这是陪伴南巡的后宫妃子们下榻的地方。东、西宫前植有柏、柿、桐、椿、槐、杨树,寓意“春暖花开”、“永远爱杨”,象征着清朝和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龙王庙宫殿,这一珍贵的古建筑群,在文革中曾经遭到破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战乱和人为破坏,安澜龙王庙仍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古建筑技艺,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自1999年以来,* * *先后投资10万元,对龙王殿、御碑亭、钟楼、鼓楼等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维修。还原了“安澜建龙王庙”的历史原貌。
宿迁宿小红葡萄,宿迁特产:俗称小黑葡萄。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秀的葡萄品种。小黑葡萄的栽培最早见于1901年的宿迁县志。当时在阳北半壁店(今川航)一带的几个连片棚架中栽培。
宿迁铁球山楂:又名马球,产于老黄河沿岸,马岭山支处,蔡集、皂河乡,1570(明代)左右栽培。果实圆形,红色,酸甜可口。
宿迁水晶山楂饼:玫瑰色,晶莹剔透,透过报纸上的饼可以看到文字,就像一颗红色的水晶。口感细腻,酸甜可口。戴在手上,好像有弹性。具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相传2000年,宿迁人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而创制,原名“霸王饼”。
“黄狗”猪头肉:由民间名师黄德(外号黄小狗)创立,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肉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脆烂,精肉鲜香,味纯正正。乾隆皇帝到江南,尝此肉,大加赞赏。也就是俗称的“干老汤”。
宿迁黄花菜:花大肉厚整齐,长短均匀,色泽淡黄,干而有光泽,坚而软,久煮不烂,微脆。有大白菜、大鸟喙、大黄壳等优良品种。
宿迁五香大头菜:因有茴香、花椒、丁香、八角、桂皮五种香料而得名。生产始于明末。
罗马湖银鱼:银鱼细长,亮如银,无鳞软骨,鲜嫩可口,集色、香、味于一体,是最好的鱼。冷冻保鲜银鱼远销各省市。“金美牌”“太湖牌”冷冻保鲜银鱼荣获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并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国家。
卜子轮饼卜子:卜子轮饼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欣赏的一种美食。又香又甜,又脆又脆,工艺复杂,口味独特。是馈赠亲友的理想礼品。被列为江苏省“老字号”食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有肉馅、素馅、豆沙馅,能滋阴壮阳,质优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