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雨季的阴雨和暴雨天气。

梅雨(黄梅天)是指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省、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多云多雨的气候现象。这个时期是江南李子的成熟期,所以叫梅雨。

简介

初夏时节,江淮流域经常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此时器皿容易发霉,故又叫“霉雨”,简称“霉”;它也被称为“梅雨”或“黄梅雨”,因为江南的李子是黄色和成熟的。在中国的史籍中有记载。比如《初学之书》引用了南朝梁元帝的编撰,“梅花熟时有梅雨”。唐代柳宗元《梅雨》:“石梅迎雨,无量值晚春。”等等。中国的历书中记载,整天都有霉雨:始日称为“霉”,终日称为“霉”。芒种后第一天霉变,酷暑后第一天不霉变。霉总是从6月6日到15进入,霉总是从7月8日到19离开。我国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雨季,雨期长,雨量相对集中,这是主雨带在东西方向南北位移造成的,是春夏之交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性转换。

断断续续的毛毛雨(长江中下游地区)

期间的独特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仍留在江淮流域,也就是梅雨。”(因为语言习惯于语言,所以梅雨并不局限于江淮一带到日本,中国东部如福建、辽宁中南部等地梅雨季节的持续降水也叫梅雨。)

断断续续的毛毛雨(长江中下游地区)

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初是雨季。连日来天空阴沉,降水不断,时大时小。所以中国南方流行一句谚语:“雨打梅花,四十五天无太阳”。连阴雨、高温高湿是梅雨的主要特点。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有很大不同,梅雨是指发生在某一地区、某一季节的天气气候现象。发现欧亚大陆在20° n ~ 40° n之间,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东侧下降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局部多云,气候干热;冬季在西风带的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导致降水较多,气候温和多雨。即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潮湿。

大陆东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气流干燥,但从温暖湿润的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带来充沛的降水,产生亚热带湿润气候。由于海陆对比强烈,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干燥,降雨集中在夏季,与地中海气候正好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美国东海岸相比,也是天壤之别。美国东海岸中纬度带的夏季风前后不会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人们也没有感受过长时间闷热天气的感觉,所以很难出现发霉的情况。可以看出,同一纬度的降水季节差别很大。所以世界上只有黄梅出现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大致从宜昌以东开始,北纬29-33度,在日本的东南部和朝鲜半岛的最南端。换句话说,梅雨是东亚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2.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晴天多雨的春天一过,初夏就来了,但很快,天空就乌云密布,阴雨绵绵,有时还会下起一阵阵的大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初夏期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指宜昌以东28-34° N的范围,或江淮流域。日本南部这一狭窄地区的持续阴雨天气。

“梅雨”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最初,它起源于中国的一个气象术语。在古代,梅雨通常被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许多关于黄梅雨的谚语。晋代有“夏雨至日,名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就有许多关于梅雨的有趣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有一首关于梅雨的诗:“梅花香熟迎雨来,浩翰抵小春。我深忧猿夜,梦碎。”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现已不在,不是因为帝都的尘埃。“其中,“石梅迎时雨”是指李子成熟时,迎接它们的是“夏至日”后的“时雨”和节气后的“三点钟”。气象梅雨是指从初夏过渡到盛夏的一种多雨天气。

何柱在宋代曾被称为“何梅子”,据说是因为他在《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一句名句:“一溪烟满风。梅子黄了就下雨。”宋代陈在《耕诗话》中也写道“五月江南梅花熟时,雨连十天,谓之”。明代许在《唐玉芝谈惠》中写道:“芒后立梅花,芒后断梅花。”历史上的“黄梅雨”通常指“梅”节期间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习惯上以“芒种”的节气为梅节,恰逢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又叫“黄梅”。

另外,由于这一时期空气湿度大,一切都容易受潮发霉,所以人们给梅雨起了个别名,叫“霉雨”。明代谢宰行《五杂炬一天部》描述:“江南每年三四月,苦雨,万物霉腐,俗称梅雨,梅青黄时亦盖。”从徐淮到北方,春夏总是干旱,到了六七月之交,愁雨连绵不绝,东西开始腐烂。“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地指出:“梅雨或霉雨,到了衣服和东西上,都产生黑霉。"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在中国开始流传,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①亚洲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层存在阻塞高压或稳定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很少变化;

②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坦,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了冷空气条件;

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个明显的西伸北跳过程。500百帕副热带高压的脊线稳定在北纬20 ~ 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热带高压边缘输送到江淮盆地。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在江淮流域徘徊,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既维持了梅雨期的持续降水,又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分。

梅雨锋暴雨是由不同尺度的环流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定区域的一种特殊天气。大气环流的多变性导致每年梅雨期开始晚,持续时间短。在某些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导致洪水泛滥。有些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导致天气干燥。在某些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再回到江淮盆地重新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之为“倒黄梅”。江淮盆地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江淮盆地进入高温少雨。

雨带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一条大范围雨带的南北位移紧密相连。

在我国东部,110 E以东,5月中旬至6月初的汛期,主雨带在南岭山脉及其以南地区摆动。在个别年份,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移至南岭以北,但按一个等待期(每5天)或10天的多年平均值,往往停留在28°-29° N以南。这个时期被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雨带在29-33° N范围内北移(即西起中国宜昌,东至长江口,再跨海至日本;南起中国湖盆,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此时南岭以南地区处于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阳光明媚的初夏,迎来了雨季,大雨和暴雨时有出现,一直持续到7月初,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著名的雨季。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达33 N以北地区,在黄河、淮河流域、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和“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太阳高挂,进入酷暑时节。这种天气会持续到8月底,然后雨带会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动迅速南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雨带将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这种雨带的规律性变化表明,长江中下游梅雨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中国东部主雨季活动的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主雨带北移过程中停滞的反映。

主要流通情况

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控制华南,整个东亚环流从春季调整到夏季。雨带同时向北跳跃,华南汛期结束,江淮梅雨开始,印度季风爆发,副热带西风急流从印度北部跳跃到北部高原,100hPa反气旋轴跳跃到34 N,梅雨开始与该地区稳定持续的西南季风建立相吻合。

1.高层:江淮地区维持一个强暖高压(南亚高压)。

2.中间层(500百帕):

①副热带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其脊线从日本南部延伸至华南,略呈东北-西南走向,120° E的脊线位置稳定在22 N左右。

②中纬度地区:在巴尔喀什湖和东亚东海岸(河套和朝鲜之间)建立了两个稳定的浅槽。

③高纬度地区:活动区高阻型可分为三种:(50-70° N)单阻型、双阻型、三阻型。

(3)低层:江淮切变线位于850百帕或700百帕,南面有几乎与之平行的低空西南风急流,有时西南涡在切变线上东移。

接地:

①在地面图上,江淮盆地有静止锋滞止。如果500 hPa平西风带有一个东移的弱槽,在低空往往会有西南涡沿切变线东移,使静止锋在地面产生波动,产生江淮气旋。

②当中纬度西风带有一个东移的强槽时,静止的锋面波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完美的锋面气旋。

梅雨锋:梅雨期的静止锋称为梅雨锋。它是夏季风气流与极地气团或变质极地大陆气团的辐合线,具有热带辐合带性质。特点:正面两侧水平温度梯度小,湿度梯度大。

2羽化期

梅雨是初夏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中国东部主雨带北移过程中长江流域滞流的结果。梅雨结束,仲夏来临。每年这个季节的变化和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大致相同,形成了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有很大的年际变化。

气象学上,梅雨的起止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破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

江南的梅雨

6月中旬梅花入梅,7月上旬,持续20多天。但对于每一个具体年份,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梅雨的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导致有些年份梅雨明显,有些年份不明显,甚至出现空梅。比如1954的雨季特别长,持续了两个多月,导致长江中下游出现了罕见的涝年。但是1958的雨季只持续了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年份。

正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正常的梅雨开始于6月中旬,结束于7月中旬,正值“芒种”和“夏至日”两个节气。梅雨期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夏”前后,主降雨带北移至黄河、淮河流域,后移至山东、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开始由阴雨湿热天气转为晴热炎热的夏季。据统计,这种正常的梅雨约占总数的一半。

早梅雨

有些年份,雨季开始得很早,五月底六月初突然到来。气象上一般把“芒籽”之前开始的梅雨称为“早梅雨”。前期梅雨会带来一些异常现象。比如,由于梅雨初期,自北向南的冷空气在近地面的大气中仍然十分频繁,所以阴雨过后,气温仍然比较低,甚至有些寒意,也就是农业谚语所说的:“吃了端午棕,要冻三次”。同时也没有明显的受潮现象。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的农民把气温相对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未来随着阴雨时间的延长和暖湿空气的加强,气温将逐渐升高,湿度将继续增加,梅雨的固有特征将越来越明显。早梅雨的机会大致是十年一遇。这种提前的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况。一个是早开始晚结束,甚至7月下旬结束。雨季持续四五十天,有的年份长达两个月。另一种是早开始早结束。到了6月底,长江中下游已经进入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

迟美玉

与早梅雨相反的是晚梅雨,气象学上通常称之为晚梅雨。晚梅雨的机会比早梅雨多。因为节气已经晚了,在梅雨后期开始的时候,暖湿气流一旦北上,它的力量就很强大,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发生强烈的对流,所以梅雨后期经常有雷雨和阵雨。人们也称这种黄梅雨为“黄梅”。梅雨后期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场梅雨的雨量有时候还是挺集中的。

超长梅雨

1954年期间,我国江淮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这场洪水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梅雨开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很多,梅雨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时不时有暴雨和大暴雨,持续时间非常长,一直持续到8月初。当阴雨天气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今年整个梅雨期持续了两个月,加上5月的春雨,达到了两个半月以上。进入“小暑”和“大暑”后,长江中下游本该是晴热的天气,却一直阴沉沉的,难见阳光。瓢泼大雨不时倾泻到地面,洪水滚滚而来,“寒冷”袭击了许多地区的人们。这一年长江中下游5-7月降雨量一般为800-1000 mm,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的年降雨量。部分地区降雨量高达1500-2000mm,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降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我国幅员辽阔,经常发生局部洪灾。有的可能是台风暴雨造成的,有的可能是其他天气系统连续带来的几次暴雨造成的,但其持续时间不长,洪水退去较快,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像1954这种降雨时间达到两个月以上,导致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性洪水的情况极为罕见。这场罕见的洪水通常与反常的梅雨有关。和1998的洪水一样,也是因为超长的梅雨造成的。

“短梅”和“空梅”

与格外漫长的梅雨相反,在某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显眼。它就像一个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呆上十天,然后一路向北。而且这段时间降雨不多,难得下一两场暴雨。这种情况叫做“短梅”。更何况离初夏有些年头了。

南京罕见的梅雨

起初,长江流域没有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大部分日子白天阳光明媚,温暖如春,早晚很凉爽,于是出现了“黄梅季节干松”的天气。雨季经常发生的衣服发霉,几乎没有发生过。凉爽的天气一结束。然后就变成了盛夏。这样的年份叫“空梅”。“短梅”和“空梅”出现的几率平均十年l-2次。在“短梅”和“空梅”的年份,经常发生夏旱,有的年份还可造成严重干旱。

稻黄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仿佛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气温回升,呈现出盛夏的特征。然而,几天后,炎热和潮湿的雷暴和阵雨再次出现,并保持了相当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就像黄梅天回到长江中下游,所以叫“倒黄梅天”。“夏有惊雷,黄梅颠倒”。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意思是,梅雨过去后,如果“轻暑”有雷,梅雨就会逆转。这话有几分道理。因为梅雨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通常越来越稳定,雷雨是天气不稳定的象征。再说,到了“小夏”,通常冷空气不再影响长江流域,雷暴的发生往往与北方一股小股冷空气的南移有关,有利于长江中下游重新建立雨带。当然,“倒黄梅”不一定出现在小夏打雷之后。一般来说,“倒黄梅”持续时间很短,大约一个星期到十天半个月不等。但在“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需要注意。由于“倒黄梅”是一种梅雨,通常在它结束后会变成晴朗炎热的天气。

从上面描述的各种梅雨中,我们可以看到,通常被认为是相似的黄梅雨实际上是多样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有时相当大。“入梅”方面,最早是每年的5月26日,最晚是7月9日。“梅花”最早的日期是6月16,最晚的日期是8月2日,相差可达一个半月。梅雨最长的一年持续两个多月,可造成罕见的洪涝灾害,而短的一年只有几天,有的甚至出现“空梅”,带来严重的干旱。可见,梅雨是一种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远非农历规定的“入梅”和“出梅”那么简单。与正常梅雨相比,“早梅”、“晚梅”、“特长梅雨”、“空梅”和严重的“黄梅”都属于异常梅雨。

3江淮盆地

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过程

梅雨是怎么形成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要搞清楚长江中下游的雨带停滞是怎么造成的。因此,要从梅雨期的高低层大气环流形势入手,了解梅雨期的天气过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寒带南下冷空气影响,一方面受热带海洋北上暖湿空气影响。每年入春以来,暖湿气流的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到达华南,然后进一步北上。初夏常延伸至长江中下游,有时可达淮河及其以北。特别是在两三千米的低空,往往会有一股非常潮湿的强南风气流从海洋上吹来,风速达到每秒十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中国大陆时,遇到了自北向南的冷空气。冷暖空气相遇,在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出现降水。梅雨属于锋面降水性质。

冷空气强的话,云雨区会随冷空气南移;如果暖空气较强,云雨区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停滞在一个领域。但初夏,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气流相当活跃,另一方面自北向南的冷空气仍有一定强度,特别是近地面的空气层,往往有一股小股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会在这个区域对峙,相互竞争,形成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两三百公里,东西却能达到两千公里左右。它横跨长江中下游,向东延伸至日本。正是这个雨带的影响,让日本的梅雨很明显。

这个雨带往往在短时间内南北摆动比较小。冷空气加强时,稍微南移;当暖空气加强时,它又向北抬升。当这条狭窄的雨带在南北方向上稍微摆动时,雨带附近的地区就会出现晴天和雨天的天气。在这条雨带上,也不时有降雨强度相对较大的中心。降雨中心经过的地区,经常有暴雨或大暴雨。

实际上,这条雨带也是冷暖空气锋形成界面的产物——气象广播中常用的“锋”。但是,这个战线和一般战线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这条战线特别稳定。它不仅没有“冷锋”、“暖锋”那样明显的运动,而且也不同于一般的“静锋”。通常“静锋”只能在一个地区停留一两天,最多三四天。而长江流域梅雨锋活跃的时期,恰恰是东亚广大地区大气运动两次跳跃之间的时期。这期间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长时间相遇,双方势均力敌,处于拉锯状态。因此,这条锋面及其降雨带长期以来特别稳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其次,梅雨锋南北两侧冷暖空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空气的湿度上,即南方来自海洋的空气湿度较大,与北方干燥的冷空气差异较大。但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差比其他季节锋面小得多,冷空气过境后没有明显降温;第三,它的降雨区南北方向很窄,不像冬春两季的锋面,雨区很广。但是它的降水强度比其他季节强很多。因为这些特征在梅雨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这条锋被气象界称为“梅雨锋”,专业术语称为“准静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