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生活在悲惨的环境中。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流离失所,大多生活艰难,难以维持日常生活。他们不得不时刻提防日本侵略者的迫害,所以他们的生存成了问题。红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进行了忠诚的反对、保卫国家、吃树皮、皮带等斗争。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一文指出,全国有26个省1500多个县市,面积600多万平方公里,至少有2亿人遭受战争之苦。
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0000余人,人民伤亡842万余人。其他因逃离战乱、离乡背井、冻饿疾病造成的伤亡更是不计其数。
扩展数据:
抗日战争进程: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在中国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日路线,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对敌战斗数万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成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获得了空前的壮大。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人民网-跨越90年;党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的全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