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饰有什么玄机?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苗族人民的喜爱?
苗族银饰造型丰富,有大、多样、重要之美。作为一种文化美学,它们在历史上受到了许多民族的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苗族银饰沿袭了古代饰品的“步摇”,结合了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使用了“五兵饰”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等图案。
苗族的大银角几乎是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堆起来就是一座山,显示出山的雄伟之美;水是海,展现了海的浩瀚之美。这种极具美感的独特审美,从美学角度来说也是非常合理的。而且银饰的大小也体现了家庭的富裕,显示了苗族姑娘的大气。
贵州的苗族妇女,强调美丽,从小就穿耳洞,然后用逐渐变粗的圆棍把耳洞扩大,以保证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形耳环,并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女性甚至因为耳环过重而把耳垂拉开。当地最重的耳环有200克,黎平苗族妇女的篮花银环也尽量重。最重的有八公斤。?
比如挂三四个耳环,戴三四个项圈,腹饰和腰饰都戴在身上,尤其是清水河流域的银装。组合起来的部分有几百个,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美,当然也包含着炫耀的意味。?
苗族的图腾文化是银饰的重要典范,即与苗族有关的几个形象。苗族古歌中,母蝶因唱枫而生,母蝶生十二卵,苗族始祖江洋、十二兄弟由鹊鸟孵化。
苗族银饰的加工都是在家庭作坊里手工完成的。银匠会先将融化的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线,再通过压薄、雕琢、雕刻等工艺制成精美的图案,再进行焊接或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