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报告说,东宫里有一个叫魏徵的官员参与了李密和窦建德的叛乱。在李密和窦建德失败后,魏徵去了长安,在程健王子手下工作,并一度说服程健杀死秦王。
秦王一听,立即派人去请魏徵。
当魏徵遇到秦王时,秦王面无表情地问他:“你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拨离间?”
周围的大臣们听了秦王的问话,以为是要算魏徵的旧账,都为魏徵抱不平。然而,魏徵却泰然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可惜王子当时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秦王听了,觉得魏徵刚直果敢。他没有责怪魏徵,而是和蔼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没有必要再提了。”
(2)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为什么历史上有的人英明,有的人昏庸?”
魏徵说:“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是明智的;若只听片面之词,则昏庸(文言意为‘听明,听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的例子,说:“统治天下的统治者如果能采纳以下意见,那么他的感情就能实现,他的亲信想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讲得真好!”
又有一天,唐太宗看了的文集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我觉得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也懂得善用尧舜,却不善于解纣。为什么做错事就这么荒唐?”
魏徵说:“一个皇帝不能依靠他的智慧和知识,但他也应该虚心听取他的官员的意见。杨迪皇帝认为他很有才华,骄傲而自信。他说了他说的,做了他做的。后来他糊涂了,自取灭亡。”
(3)
有一天,唐太宗得到了一只雄健飘逸的风筝。他让它跳到他的手臂上。当他正玩得开心时,魏徵进来了。唐太宗害怕魏徵的建议,所以他无法避免。他迅速把风筝藏在怀里。这一切早就被魏徵看出来了,他在出差的时候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风筝,结果风筝被闷在怀里。
(4)
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和唐太宗闹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了,想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后,他吃饱了回到内宫,见了妻子——长孙,气愤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见太宗如此生气,很少见,便问他:“不知陛下要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那不是魏徵!他总是在大家面前侮辱我,这让我实在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言不发,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件衣服出现在面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你在干什么?”
长孙皇后道:“听说只有贤明的皇帝才有正直的大臣。既然魏徵如此正直,这正好显示了陛下的智慧。我怎么能不恭喜陛下!”
这些话像一盆凉水,浇灭了太宗的怒火。
公元643年,敢于直言的魏徵因病去世。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泪说:“一个人以铜为镜,可以看出他的衣服和帽子穿得是否得体;以史为鉴,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以人为镜,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郑伟死后,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
“人可以用铜为镜打扮自己的衣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了,我死定了!"
——这是魏徵人生价值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