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演变

1.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和核心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核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克己克己,仁的实现要走忠恕之路,礼的实现要有理有据)

孟子(核心是仁政,实现仁政的途径是重视人民)

荀子(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结合,而王霸两者并用)

韩:董仲舒(理学以天人感应论为基础,有两层意思,即神授主权以加强皇权,实行仁政以限制皇权)

宋明:宋明理学分为两派,即北宋程颐的程颢,南宋朱的理学,南宋陆九渊和守仁的理学。两个学派的核心命题都是保存自然,毁灭人的欲望。这两个学派在寻求真理的方法上是不同的。“理学”认为理在于物以致知,“薛鑫”则主张理在于心以发明本心,通向良知。(但是,两个学派保存理性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保存正义,毁灭人的欲望。)

明清:严格来说,清代的进步思潮不是正宗的儒家,而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并没有动摇传统儒学的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儒学进行了反思和自我调整,比如清代儒生的研究风气。

2.不同时期的儒学都是对前人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①把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仁政学说;②发挥孔子的民本思想,认为民与国重于君,即“民为重,国次之,君最小”;③继承孔子“性相近”的人性观,提倡“性善论”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但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要以礼为本,礼法并举,王霸。

董仲舒的理学(汉儒)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学:①继承:民本、仁政、礼义;②发展:融合阴阳家、法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提出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阐述了三纲五常。

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儒学:①继承:仁、礼、三纲五常②发展:吸收了佛道思想,儒学从此获得了哲学高度,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联系起来,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其实质是将儒家伦理道德极端化为“理”,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朱成的理学认为,求理的方法是了解事物,而王陆的理学认为,心也是理,求理在于内心反思,所以“发明本心”就够了。

(注:宋明理学的精髓:用儒家伦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宋明理学的精髓:儒家伦理

宋明理学的核心:存天灭人欲)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①继承:民本、仁政、帝制②发展:反对君主专制,强调君臣平等,是早期的民主思想;他猛烈抨击朱成的理学,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业是基础。

(注: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总体特征:①批判君主专制;②批判宋明理学;提倡实际应用;③反对重农抑商;并主张工商业应该是基础。

2.教科书对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进行了评价,提到“这是一种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后世有启蒙作用”。可以得出结论,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是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就像法国启蒙运动一样。此外,两者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封建专制,还提出了未来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设想;启蒙运动在实际运用中非常成功,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但中国的失败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启蒙运动带有非常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启蒙者渴望改变旧的政治制度,因此被称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更多的是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修补地方封建主义的弊端,并没有迫切提出改变旧的政治制度。不能称之为资产阶级运动,也没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3.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如何?

春秋战国:是百家中普通的一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秦朝治国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因为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秦朝创造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被后世沿用至清朝)

汉代:董仲舒建立理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统治思想。期间受到过两次打击,但并没有动摇其统治地位。

(1)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儒学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后儒学将佛道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思考与传统儒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联系起来,建立了一种精确的新儒学。

②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但并未动摇其主导地位。后儒学做了一些反思性的改变,清代考据学派就是其体现(受实际应用的影响)。

4.儒家思想在各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背景)

春秋时期的孔子

奴隶社会开始崩溃①经济:铁牛耕出现,景甜制度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②政治:诸侯争霸,宗法制度崩溃。

春秋战国百家

总体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具体:①经济:铁出现,景甜制度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②政治: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度逐渐瓦解,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③阶级:诸侯国起用有识之士,士阶层出现④文化教育:“学在官中”的知识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

西汉的董仲舒

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黄老研究已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儒学经过自我调整,整合了一种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汉武帝即位后,急于探索统一大业。他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意识形态。

宋明理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家思想已经无法左右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迅速传播,儒学发展陷入危机。三教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趋势蓬勃发展,三教融合的趋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复兴儒学,应对佛道的挑战,儒学在弘扬儒家传统的同时,吸收和融合了佛道思想,使儒家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明清进步思想家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②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统治腐朽③思想:八股当官,文化专制,理学墨守成规④外部:西学东渐,引进近代思想和技术。

5.各阶段对儒学的评价。

春秋时期的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封建霸权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被忽视,因为保守维护奴隶制不符合实际政治的需要。汉朝统一后,经过士人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改造,他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春秋战国百家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②各流派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包容、宽容、开放的特色;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道教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和政治家改革抱负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西汉的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的过度扩张。2儒学成为各级学校的重要必修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试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的恒久性,用以维护专制统治,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望,产生了负面影响。(2)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气节和道德的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突出人性的尊严。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研究方法开启了清代考据学的学术风气。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工商业阶级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和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考证氛围)。这种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随后的数百年间仍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6、儒家思想文化的作用(参考第一本书《君主专制的作用》,因为两者是捆绑在一起的)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统一民族国家的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②后期逐渐僵化,阻碍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导致八股上台和文化专制,阻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