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专业设置

该专业是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高校名牌专业。该专业是西北大学的优势之一,历史悠久,学者众多。本专业充分利用陕西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资源,以传统史学与现代考古学相结合为特色,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在历史教学和研究中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外历史知识、一定的历史研究技能、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研究型历史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和历史研究方面的训练,具备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具备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及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古文字、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7.掌握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结构: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和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文选、历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践:结合课程内容,参观相关博物馆。

综合实践:参观、考察、社会调查。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应修65,438+078学分,其中普通课程40学分,核心课程52学分,专业课程22学分,普通课程65,438+02学分,选修课程25学分,实践教育65,438+07学分,课外课程65,438+00学分。

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国学是中国传统学问的简称,也包括近代以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对西学的学习。国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国学研究和实践的新一代人才。培养具有广泛国学专业文化基础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科研单位、政府部门、高校等单位能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历史概论、国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世界文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宗教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儒学史、道家道教史、中国礼制史、先秦典籍、秦汉典籍、唐宋典籍研究等。同时,它还包括古希腊罗马文明、现代世界文明史和世界宗教史等。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应修65,438+078学分,其中普通课程40学分,核心课程52学分,专业课程22学分,普通课程65,438+02学分,选修课程25学分,实践教育65,438+07学分,课外课程65,438+00学分。

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