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住历史时间和重大事件?

1)记名字。记住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名字,可以抓住一些人的特点来加强记忆。比如汉朝的皇帝都姓刘,宋朝的皇帝姓赵,晋朝的皇帝姓司马。记人名有两种方法:串法和谐音法,特别适合记外国人的名字。谐音法是根据外国人姓名的谐音汉字来理解他们的姓名,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变成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的人不妨给他们起个外号,用谐音法(外号)尽可能流畅生动地记住名字,防止低俗、庸俗。对于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发音,还要正确书写。如果写错别字,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例如,的“桓”写成“恒”,“嬴政”写成“嬴政”等等。(2)记住地名。历史学习中经常会记住很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同义词和外国地名,让初学者感到头疼,成为学习的绊脚石。这些地名怎么记?首先,在学习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集加深理解,把握地理方位,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果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这一章,有很多地名要记。你必须在书本或地图集前找出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它。学习隋代大运河,只有看地图集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从东北到卓君,从东南到余杭)、四个断面(从北到南),否则就会把方向弄错。中外历史上的军事地名,要借助地图集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来记忆。其次,记地名要仔细看课本上历史地图下面的古今地名对照表,以免把古今名称相同但不是同一个地方的地名弄错。比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教科书上注明应天为“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这里的应天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一个地方。没有看课本或地图集上的注释,就会被误认为是一个地方。(3)记住年龄。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数千年(从原始人口算起的话两三百万年),也有一二百年需要重点掌握。记住这些重要的年份不仅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初学者最难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越来越快地记住历史年代呢?一、区分公元前后,掌握年代和世纪交换算法。在学习中国和世界古代史时,很多同学往往只记得年份的数字,却分不清是公元前还是公元后。我们怎么才能区分呢?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是中国的历史,只要抓住公元8年王莽改制这件事,在它之前(即以西汉为界)发生的一切都是公元前,之后的一切都是公元;世界历史可以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在罗马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为界。这之前的都是公元前,之后的都是公元。比如斯巴达起义发生在公元前73年,而汉朝班超出使西域是在公元73年。一个世纪是100年。有些同学认为年和世纪之间的换算可以刚好除以或乘以100,其实是错误的。比如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世纪,1994不是19世纪,而是20世纪;同样,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不是公元前2100多年,而是公元前2000多年。因为公元1是1世纪,101年是2世纪,1001年是11世纪,2001年是21世纪,依次。所以,如果把世纪换成年份,就要把世纪数减去1,再乘以100。同样,将世纪数除以100,再加上1,得到世纪数。第二,联想记忆法。历史上有一些重要事件,经历的时间是一样的,比如隋朝(581-589)的全国统一,安史之乱(755-763),抗日战争(1937-1945),美国独立战争(1775-)。第三,比较记忆法。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几件大事有时发生在同一个时代(或世纪),如果把它们排在一起,我们很容易记住;例如,公元前594年,鲁在雅典实行了最初的税亩和梭伦改革;1919,中国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第三国际的成立等等。第四,用数字特征来记忆。有些时代的人物很特别,如果排列在一起很容易记住。一个自然数排列:蒙古灭金123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789。b两个数字相同:1665438+金200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1818,马克思诞生,1919,五四运动。c .前后数字相同:365,438+03基督教获得罗马帝国合法地位,383年泗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46年日本改造成新的,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979年北宋五代十国分裂结束。d .时间间隔相同: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时间间隔为2年、10年、100年、200年的历史事件,可以用来计算年代或事件,便于记忆。相隔两年分别是: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护国运动、1917护法运动、65438。相隔10年:1851爆发太平天国革命,1861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巴黎公社革命,1苏丹抗英大学。1884中法战争、1894中日战争、1904日俄战争、1914一战、192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34红军长征;1901《辛丑条约》,1911《辛亥革命》,1921《中国* * *成立,1931》九月十八日。相隔100年,如:1492哥伦布到达美洲,1592朝鲜抗日;1127金灭北宋,1227蒙古灭西夏。相隔20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40,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