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自得其乐,迎接现代社会潮流的冲击,不再神秘。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一直以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方式展示。如果不是2008年电影明星刘嘉玲和梁朝伟的世纪婚礼,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

对于不丹人来说,远离世俗曾经让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宁静,但也让他们的社会脱离了现实。而当他们真正接触这个现代社会的时候,也惊讶地发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多么激烈。曾经的一个天堂,转眼间就会变得拥挤不堪,他们的宁静和淡然也会变得污秽不堪。

追溯不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世纪。当时只是吐蕃王朝的一个部落,在18世纪之前属于西藏的一个小诸侯国。直到1772年英国殖民者入侵这里,不丹才开始逐渐脱离西藏的管辖,开始实行内部自治。

1907年,时任不丹布姆唐宗首领的乌颜·旺楚克在英国人的帮助下统一了不丹所有的小部落,宣布脱离清朝,建立独立的不丹王国,史称旺楚克王朝。虽然独立建国,但不丹的内政外交仍被英国人牢牢控制,乌坚旺楚克的权力极其有限,整个国家仍处于封建落后阶段,广大乡村仍存在封建主义和奴隶制。

1926年,开国国王乌延·旺楚克病逝,长子吉格梅·旺楚克继位。由于早年留学英国,吉格梅国王对现代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他的努力下,不丹开始从封建部落制向现代国家转变,尽管这个小山国对外界来说仍然很神秘。

真正改变不丹的是吉格梅的继任者,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吉格梅·多吉·旺楚克国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不丹从一个完全落后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他在位期间,不丹结束了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农业生产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转变为现代农业工具。

在交通方面,不丹在1960修建了第一条国道,此后现代化的邮局、医院、机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外交上,英国人把不丹的管理权交给了他们的“孝子曾孙”——印度。在后者的默许下,不丹于1971正式成为联合国大家庭的一员,从独立建国至今已经过去了64年。不丹虽然加入较晚,但此举代表着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国终于不再与世界脱节,开始融入这个现代社会。

多杰国王去世后,他的长子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进一步开启了国家的现代化,并于1972年首创了国民幸福指数,简称GNH,以取代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根据这一指数,金钱不再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而是物质和精神共同发展,并将行动转化为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优秀的治理体系,最终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发展方面保持平衡。

限制游客参观,限制工业发展,严格的环保法规.....这些操作都让不丹成为多元化社会环境中最神秘的国家。这种神秘的“隐士”状态能在主流社会和谐相处,令人惊讶。这种低物质水平高幸福真的是幸福还是纸上数据?

经过40多年的现代化,很多人真实地看到了不丹的另一面——传统与现代化的强烈对抗。一些看似奇怪的规定,现在看来却是被迫的:去不丹旅游,为了遵守民族习俗和保护环境,游客只能选择政府指定的几个地方游览,而且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游客每天都需要支付200-250美元作为当天的住宿、交通和导游费用。

对于想要欣赏不丹美景的游客来说,繁琐的申请和高昂的费用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这就在保证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了不丹的自然环境不会被过多的游客破坏。但笔者认为,不丹官方的一系列操作,看似是为了保护旅游资源,实则是为了限制外来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其实这样的担忧早就出现了。在不丹人眼里,他们的生活比过去恶化了很多:虽然政府禁止民众吸烟,但只要办理所谓的吸烟卡,民众就可以爱抽多少抽多少;1999正式开通互联网和电视后,年轻人开始沉迷于邻国印度的娱乐节目和宝莱坞电影,这在过去的不丹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踏上不丹的土地,不丹当地人的许多原有习俗也受到了外来巨浪的冲击,“西化”在所难免。年轻人用流利的英语与游客交流,首都廷布甚至有大量的夜总会和酒吧。移动支付和互联网也变得非常普遍,早就没有了羞涩和羞涩。佛经与大片、牛仔与佛袍、工业与田园的矛盾...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很多传统的不丹人也对这股现代化浪潮的冲击表示了不理解和反对,但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选择了接受。毕竟他们闭关静养了近半个世纪,终于有机会“见世面”了。谁会愿意回到过去,继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哪怕那种生活能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

按照“国民幸福指数”的四大要素——国民健康、国民收入、教育水平和社会开放度,不丹纸面上的数据还是很可观的。但事实上,真正的不丹人民的生活并不是“幸福的爆炸”。相反,他们和我们一样充满了未知和困惑,也在艰难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而这些现实的数据,或许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最正常的不丹:看似节奏缓慢的不丹,实际上拥有约2万名精神病人,自杀率正以每年9.4%的速度快速上升。酒精性肝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交通事故也是不丹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和事故,这样的数据与大多数国家没有区别。

不丹的平均寿命只有66.2岁,甚至还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67岁。那些没有不丹“幸福”的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瑞典,人均寿命都比他高。不丹人均GDP只有765438美元+02,文盲率达到40%。偏远地区只有基本的电力供应,依然过着“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摇,治安基本靠狗”的生活。

与此同时,不丹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单一结构的工业模式,国家与尼泊尔居民的对立,都让不丹人民的生活看起来没有资料和宣传片中描述的那么幸福和舒适。虽然国家顺应时代潮流,在2008年实行了所谓的君主立宪制,但不成熟的多党政治让很多人困惑:真正的问题是,小国寡民,还要继续开放。

当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产品进入封闭的不丹,必然会引发传统与现代的大讨论。新兴媒体带来了新的思想,不丹似乎不可能回到“桃花源”时代。看似安静的环境只是短暂的表象。久而久之也会显露世俗弊端,物质的匮乏也会改变你原有的想法。这才是真正的不丹,一个和我们几乎一样的神奇国度。

看似幸福的不丹,其实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看似沉浸在世外桃源的环境中,但一旦经过现代社会的洗礼,不丹人还会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这个南亚小国未来必经的阶段。未来几年,路还很长。

1.传记:不丹

2.不丹百年历史1907-2017

3.不丹:传统与变革

4.龙的王国:不丹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