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酶与酒和醋的区别

今天就来详细说说吧。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它们都是发酵过程的产物。但由于要求不同,原料不同,工艺不同,结果差别很大。

第一,先说酒。

酒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主要饮料体系。“酒”字和与酒有关的词,如“一”、“尊”、“游”等,早就出现在甲骨文中。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以酒为醉,以德为满”的诗话。

酒是什么时候生产的,现在无从考证。关于它的发明创造,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民间传说还说夏朝的杜康是酿酒的鼻祖。在曹操的《短歌行》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何以解忧,唯杜康”。起初,酿酒的原料是植物的块茎和果实,后来逐渐发展到用谷物酿酒。

第二,说一下醋。

传说“醋”最早是酒圣杜康的儿子发明的。夏朝第五位君主杜康,也是传说中的“酒的发明者”。杜康的儿子莫塔在一次酿造过程中发酵过多。21那天他打开坛子,发现酒是酸的,但香气扑鼻,酸中带甜,还挺好喝的。于是莫塔在“二十一”上加了“一”字,并将这种酸水命名为“醋”。这只是一个传说。

根据现代研究,春秋以前中国没有醋。当时,天然李子果实的汁液被用作酸味调料。但从这个传说中也可以看出,最早的醋大概是在酿酒的过程中诞生的。据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古籍记载,当时人们用醋作为调味剂,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醋,距今已有2460-2800多年的历史。

酿造酒和酿造醋在原料的选择上基本相同,都是由谷物或水果等含有淀粉或糖分的物质发酵而成。从技术上来说,第一阶段是一样的:泡米、蒸饭、冷却、糖化酵母发酵,在根霉和酵母的共同作用下,将淀粉发酵成酒。这个阶段是酿造酒和醋的必经过程。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后半部分。上述工艺阶段完成后,酒将进入发酵酒的后熟或蒸馏阶段,在上述第一阶段醋酿造后,加入醋曲即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将酒(乙醇)发酵成醋(醋酸);酿造只用酒曲,酿造食醋除了酒曲还要用醋曲;醋杆菌是酿酒的有害菌,却是酿造食醋的必要有益菌。如果酿造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酸,那就是糟酒、烂酒,这叫酸败;但如果醋产酸过少,则是发酵不完全,称为失败。

第三,最后要说的是酶。

目前有很多传说认为酵素起源于日本。事实上,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中国道士就用苦瓜发酵液治疗当时感染瘟疫的人。那应该是最早的酵素食品了。

酵素就像酒和醋,但它既不是酒也不是醋。首先,在原料选择上,它不同于酒和醋,它的范围要广得多。从营养学的角度,更强调总营养素的配方。

从技术上讲,酒和醋都是精细发酵的产物,追求的主要是口感。酶是醇化和酸化同时进行的深层发酵的产物,它追求酶的高浓度和微生物丰富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

一般来说,醋和酶的原料是相似的,最初的生产条件也是一样的,即原料中的淀粉被糖化菌切割成更小的分子并产生部分酒精,但后面的生产步骤就大不相同了。

“醋”是接种醋酸菌,醋酸菌会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然后根据生产条件设定酸度。一般醋酸的酸度在2.0-3.0左右。当酸度达到这个数值时,就需要使用杀菌工程来杀灭醋酸菌,否则酸度可能会越来越酸!因此;“醋”不含活菌!但糖化后的“酶”会有不同程度的发酵,通常使用天然菌种,使这些菌种在发酵过程中分泌出不同程度的酶含量,所以酵素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活菌!所以古代发酵酵素原液通常对人体有明显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