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么多年的包子,知道包子的历史吗?
包子之祖诸葛亮
包子是汉族的一种古老面条。据说起源于三国。蜀国的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次活捉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鲜,途中要经过泸水。大军正准备渡河时,突然狂风大作,浪打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河。
这时,诸葛亮召见孟获,询问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回乡与家人团聚。因此,他们在这条河上兴风作浪,阻止士兵返回。军队要渡河,必须用49野蛮人。
只有人头祭河,才能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伤亡在所难免。我们怎么能再杀49个人?想到这,他想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命厨子以米粉为皮,包裹黑牛、白羊的肉,塑出49个人头。然后,摆好香案,洒上酒,向河水献祭。
从此民间就有了“馒头”的说法,诸葛亮也被尊称为面塑始祖。
毕竟诸葛亮创造的馒头里面都是牛羊肉,复杂又贵。所以后世就省略了做馅的工序,出现了白馒头(无馅)。
历史上没有记载上述故事。
因为传说归传说,相对可靠的正史中没有相关记载,可见其不可靠的程度。
狱丸,包子的前世
历史上的包子其实就是这样的。
要搞清楚包子起源于何时,首先要搞清楚包子和“狱丸”的关系。
“狱丸”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舒曦的《饼赋》中。“饼”其实是当时各种面食的总称。都说春天吃馒头,夏天瘦壮,秋天开始,冬天吃汤饼,四季皆宜。那么“监狱药丸”到底是什么?
从舒曦文章中描述的“狱丸”制作方法来看,“狱丸”无疑就是今天的包子。
文中说,由罗反复过筛的精白面拌至柔韧粘稠,以肥瘦相间的羊腿或猪排骨为馅,加葱、姜、花椒、桂皮、盐、黑豆等各种调料,然后用猛火蒸熟。这不跟今天做包子的方法差不多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包子是不是西晋舒曦时代生产的,是来自胡同里还是来自外国,就不得而知了。
馒头,包子的别称
至于“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
馒头原名小笼包(又称“馒头”、“馒头”),最早见于五代以后蜀中何光远的《建节录》。此后,历史上出现了“羊肉馒头”、“蟹黄馒头”、“猪肉馒头”
“厚皮小笼包”、“肥皮小笼包”、“麦芒”的叫法不同。
“包子”这个名字其实和“馒头”一起用已经很久了。直到宋代,“包子”这个名称才开始被广泛使用。黄庭坚的诗《益友嘉诚》有“做素馒头”的记载,陆游也有“吃野味馒头”的诗。
《爱竹》一书中也有记载:“宋代有个叫孙林的大夫,为宋宁宗治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一日服三次,三日后痊愈,被视为神医。”宋代著名大诗人陆游不仅对《笼饼》一诗赞不绝口,而且对其诗也提出了自己的评论。《笼饼》诗云:“雾雨暗,草暗,儿将感如在蜀,一盘笼饼为一豌豆荚。”
纸条上写着:“以杂猪肉(即猪)为窝(即馅)的馒头很好。唐人只称馒头为笼饼。”可见当时四川的猪肉面馒头已经很有名了。
南宋奈德翁在《京城纪声》中说,临安有茶饭酒店、包子酒店、花园酒店三种,包子酒店以鹅鸭包子为特色。也可以看出,包子在这个时期已经非常普遍了。
从此,包子深受老百姓喜爱,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