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公元前473年前属吴;公元前473年后,吴死于越国;公元前355年后,越国为楚国。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所以这一地区作为拉锯战的场所,管辖范围时有变化。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分为36郡。这一带有夷、鄄二郡,隶属会稽郡(治,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时,属颜(今浙江长兴)郡。此时的歙县包括今天的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义县包括今义县、祁门、石台。在楚汉战争时,这一地区曾被项羽占领,作为其英雄寻梅的封建城市,不久又被汉朝将军陈英占领,隶属于汉朝。
汉高祖六年(201年前),夷、云属荆国(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支、云属吴国(今江苏沛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夷、云属江都(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开国大典第二年(121年),设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建十七城,云、邑为二城。元寿六年(前117),武帝之子刘绪为广陵王,云、伊属广陵(治广陵,今扬州)。汉武帝宣帝五年(前54年),刘绪被判自杀,国被除,复归丹阳郡。汉高祖洪嘉二年(前19),中山靖前王刘胜的后裔刘允可立为广德(今安徽广德)王,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县。元初二年(前16),刘云科死,无子,国家分裂,易县归丹阳郡。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广川王刘悦的后裔刘嘉被任命为广德王,易县归广德。王莽篡汉。建国元年(公元9年),汉朝王广德被贬为公职,易县改为汉奸。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东汉光武帝改称益县,仍属丹阳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12),新安县改为周娟。州辖歙县,但仍领导歙县、彝县、休宁县。同年,归唐,立他为越王,并封她为刺史,以她为总经理,使她为社、宣、杭、穆、吴(今浙江金华)、饶(今江西上饶)六军总管事。武德七年(624),改漳州巡抚为漳州都督。贞观元年(627),停止巡抚署,漳州属江南道。唐高宗永辉五年(654),划出一部分土地建北冶郡。漳州有四县:宜、宜、休宁、北野。开元二十一年(733),漳州改为江南东路。唐玄宗二十八年(740),据分析休宁县的于慧乡和邻县乐平的怀瑾乡新设婺源县,隶属周娟。漳州的、宜、休宁、北冶、婺源五县。天宝元年(742),改州为新安县,官职仍在原处。天宝六年(747),改为黄山。公元758年,改元元年,因恨安禄山,改新安郡为,隶属浙江西路,任宣、隽、饶观察员。甘源二年(759),革除浙江西路使、宣抚使、爱惜观察使,调至漳州。
永泰二年(766),将勉、休宁两县的一部分设置为贵德县;易县赤山镇、饶州浮梁县原划为祁门县;原黟县的一部分划作石台县(即石台),石台县划归池州管辖;歙县华阳镇设立绩溪县探析。漳州有八个县:歙县、宜县、休宁县、婺源县、北冶县、绩溪县、贵德县、祁门县。漳州改为宣传、交流、池观大使。大历四年(769),北野县被废。大历五年(770),废地归德县,其地并入休宁,漳州领六县,奠定了一千多年“一府六县”的建制。大历十四年(779年)裁撤宣、游、池观察使团,漳州使团划归浙江东西道观察。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浙江分为东西两路,她被调到浙江西路当观察员。建中二年(781年),合浙江东西道观察使,设我使,衔为“镇海军我使”,属漳州。贞元三年(787),又设使宣、支、观池,调至漳州。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调宣州为观察员。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她被任命为宁国军特使。赵宗田复职三年(903),宁国军被废,宣州复职为观察员。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亡,淮南使杨W仍为唐称丧年,附于她。919转吴。937年,吴病逝,迁居南唐。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江南(南唐于宋太祖四年,即从971年被贬为江南)驾崩,她被调至江南西路。真宗天熙二年(1018),任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镇压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州为徽州。徽州由此得名,至今仍领六县,辖歙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徽州调江南道,使建康府道为使。高宗绍兴元年(1131),调任江南东路。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徽州升为徽州道,所辖县不变,调任江浙行省,任江浙刺史,管辖杭道。贞元年间(1295),元成宗升为婺源郡州。徽州道通云、彝、休宁、祁门、绩溪五县;州一,即婺源。元顺帝郑智十六年(1356),韩林儿,王小明提拔朱元璋为平章,徽州道划归江南。次年七月(1357),徽州道改为兴安府,仍领五县一州。郑铮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将兴安府改为徽州府。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属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婺源府降为一县,徽州府仍领云、彝、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六县。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撤销中书省,徽州府直属六部。洪武二十九年(1396),徽州府调任浙江按察使武职分署。明雍正元年(1403),调至南京(南京称南直隶)。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任浙江省,任会宁池太道副使。隆庆六年(1572),调浙江巡察宁道兵徽,任助理。
顺治二年(1645),清太祖改南知省为江南省。徽州府调任江南承担宣传部署,仍领县六。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一分为二,分别为江南左承玄(治南京)和江南右承玄(治苏州),徽州隶属江南左承玄。康熙元年(1662),徽州隶属江南左宣部尚书会宁道。康熙六年(1667),江南左承宣改为安徽布包拯(以安庆、徽州命名),安徽省成立。雍正十一年(1733),属太(平)道,宁(州),池(州),安徽承宣一徽。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外交部由南京迁至安庆。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安徽省徽州方立。咸丰四年(1854),由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兴起,安徽沿江地区成为主战场,因此转移到会宁池和渭南镇的广泰路,归浙江巡抚管辖。同治四年(1865),太平天国势力被迫撤退,徽州回到安徽宁池广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