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目标和总体框架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目标:通过振兴经济来振兴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俄罗斯务实灵活外交的总体框架:独立和建设性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基于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
致力于建立符合当今世界现实和利益多样性的多极国际关系体系,联合国应该成为调解国际关系的主要中心。
争取平衡、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既注重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注重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俄罗斯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了其外交政策的平衡。面向东西方的“双头鹰”外交。
与世界各国建立伙伴关系的顺序是:外交的优先方向是继续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传统的重点是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对美关系是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发展与朝鲜、古巴、中东等传统盟友的关系,对俄罗斯意义重大。
在俄罗斯周边建立睦邻区,努力消除和防止紧张和冲突的根源。
在解决优先任务时,特别是在处理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时,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努力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努力寻求共同利益,避免对抗。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批准了外交部制定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纲要。在2006年6月27日举行的俄罗斯大使和常驻代表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指示外交部对外交政策进行全面分析。这项调查及其建议将作为俄罗斯领导层在所有相应方向执行外交政策时采取行动的参考。这份介绍的发表是俄罗斯外交政策开放性的又一例证,也表明了俄罗斯愿意利用理论基础探索国际现实问题中的所有实质性领域。
《外交政策概论》是为了巩固俄罗斯社会已经形成的关于国家外交政策基本问题的广博知识。俄罗斯联邦议会两院的专门委员会、俄罗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政策研究中心、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家协会参与了《外交政策导论》的起草工作。引言还参考了外国专家的意见。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础是维护国家稳定、安全发展和促进加强国际关系的原则。这些宗旨源自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安全概念,并明确反映在俄罗斯外交政策概念中。该国外交政策的基础是宪法和联邦法律。国际法准则和俄罗斯签署的国际条约也是俄罗斯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要方向由俄联邦总统制定,外交部负责外交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相关职能根据总统令委托给外交部。近年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变得更加灵活。灵活的外交政策可以避免冲突,探索与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并采取互利的解决方案。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以及任何破坏国际稳定和阻碍国际合作的挑衅行动和计划。在国际关系中,俄罗斯联邦主张防止任何性质的军事对抗,包括核武器对抗。因此,2003年,俄罗斯和美国签署并批准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在八国集团范围内与世界发达国家保持互利关系,这为国际社会所有国家之间的发展、友谊和保护全球文化和自然遗产创造了真正的机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经济结构的一体化(例如,加入巴黎俱乐部、伦敦俱乐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并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新的作用。
目前,俄罗斯已与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海外机构包括140个大使馆、12个驻各国际组织代表处、74个总领事馆和4个领事馆。俄罗斯联邦外交部总部有3,300名工作人员,在俄罗斯各地设有36个办事处。在莫斯科,俄罗斯有140个大使馆,包括欧洲委员会和马耳他骑士团的代表处。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2006年,“俄罗斯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美国思想家》等西方媒体的评论可能更直接:“北极熊终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