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鼓”的由来是什么?

山东民间艺术根深蒂固,海阳的秧歌成为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让山东人骄傲。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胶东大鼓,在全国也有很大影响。胶东鼓是胶东半岛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胶东半岛20多个县市。它是唯一一个在青岛形成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流派。

胶东鼓最早是由盲人创造的。早些年,所有的歌手都是说书人和占卜者。那是盲人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唱的小调。那叫瞎唱瞎调,俗称瞎唱。他们演唱的歌曲包括“在姜太公卖面条”和“在韩湘子里要一枚印章”等民间传说。

当时的盲人艺人把膝盖骨绑在左腿上,靠腿的振动敲打膝盖骨,用三弦演唱。后来因其与鼓书、三弦等其他鼓书有相同的乐器伴奏而被称为“大鼓”,并因其流传到哪里而得名,如福山鼓、蓬莱鼓等。

因为当时没有其他的娱乐形式,盲人唱歌就成了当地人一天工作之余最大的消遣。只是到了清代嘉庆以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以“背调”组合的早期鼓点曲调。胶东鼓如果按照乾隆初年荣成刘学义的样子来算,大约有250年的历史了。

胶东大鼓的艺术手段主要是说唱、讲故事、刻画人物、介绍环境、通过说唱渲染气氛。说话亲切,唱歌好听。其特点是简单易行。一两个人,一两件乐器,甚至一个人拿着拍手鼓板,不需要化妆,不需要服装,走到哪里说唱到哪里。

胶东鼓也是一种产生了世界影响的音乐。人们从胶东大鼓的“申遗”中可以看到,由于其独特的魅力,世界音乐大师克莱斯勒于1923年来到烟台,他对胶东大鼓的魅力印象深刻,创作灵感也随之而来。随后,他的世界经典之作《中国鼓》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乐坛百年来的写照。

胶东鼓在胶东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因此,发掘、抢救和保护胶东鼓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