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指的是哪里?

山东省苍山县

中国古城兰陵。据说是因为附近的土岭有茂盛的兰草和芬芳的兰花而得名。春秋时,鲁国在此设分邑,战国时,楚国设兰陵郡。公元前255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受楚湘春沈骏之邀,担任兰陵令近20年,后居兰陵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此后在兰陵设县郡,北宋设兰陵镇,属成县(今枣庄市峄城区)。1942设立兰陵县,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钱芳前(今兰陵镇东北)。1945九月10,易县解放了。路南区党委、行署决定撤销兰陵县,将兰陵县委、县政府更名为易县县委、县政府。任光秀(修)任黟县县委书记,孙文成任黟县县长,兰陵县大队改名黟县大队。兰陵县委、县政府原班子进驻易县。兰陵县原属县管辖,除和越城以西属黟县管辖外。1948年2月,恢复兰陵郡,刘向为书记,孙文成为县令。由于兰陵镇的房屋在战争中被烧毁,其办事处先设在兰陵以北的王庄,后迁至台儿庄。新中国成立后,1953撤销兰陵县,兰陵并入苍山县,成为十六个区。1957改区为乡。1959改为人民公社,1984为兰陵镇所在地。兰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众多,其中以荀子最为著名。荀子,尊称卿,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术源于儒学,又有所创新。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秦开国丞相李斯“为”效力,从中“学帝王之术”,汉代学者刘向“兰陵取经多善,为盖。”在兰陵文化的发展史上,荀子确实是开风气之先。汉兴尊儒,贤医时有进。然而,东海的兰陵以其文学而闻名。著名学者有、、小、等人。孟卿授雍人后,面色苍白,而兰陵人地广人稀。《春秋》汉帝宣帝时,曙光被封为太子太傅,其侄被当作幼傅。他从家乡退休,把一生的积蓄分散给邻居。萧何六世之孙萧,名钱,称帝时曾做过大学者、御用谋士、太子太傅、前将军、清官。后来被宦官陷害,被迫自杀。其墓在兰陵镇萧中村(今萧中村)。相传兰陵酒是萧氏家酿,是在萧传入酿造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兰陵酿酒业。著名诗人李白在《游览中国》中作了如下赞美:“兰陵酒郁金香,玉碗盛满琥珀光。但主人可醉了,不知身在何处。”高长恭(又名苏),南北朝时北齐著名将领,号兰陵。在《兰陵现代史》中,典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暴风雨下》、《偏干》、《一颗子弹》、《刘斌》、《归来》、《瘟疫》和《几封署名为S的信》等七篇小说。茅盾被誉为文坛彗星。此外,还有创造了文字的仓颉和创造了法律的秋英。作者都是兰陵人。兰陵不仅是美酒之乡,也是文化名镇。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兰陵镇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着历史文化名镇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