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环境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平衡格局(1648-1815)。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第一次演变发生在17世纪初,以那段时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为标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作为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所有国家,无论大小,战胜或战胜,都可以作为主权国家参加国际协定的原则被载入史册。如果用国际关系“多层分析”的方法来总结这段历史,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发生了多层变化:(1)从国际层面来看,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的局面已经衰落;(2)从国家层面看,民族国家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3)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王权逐渐取代神权,君主的国家“主权”意识增强。国际关系中的争端更多地反映了决策者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观意愿。简言之,这一阶段是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阶段。2.维也纳体系:多极平衡格局(1815-1871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后,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是西欧向世界各地扩张。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并以各种形式渗透宗教文化。欧洲扩张的结果之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第二个结果是欧洲列强在殖民问题上无休止的激烈较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角逐,国际关系中形成了以法、英、奥、俄、普鲁士为主导的多极格局。18年底,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对英国霸权构成了严重挑战。然而,1805年拿破仑称帝后,法兰西帝国的扩张导致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建立。盎格鲁-普鲁士联盟和两个反法集团西班牙、两个西西里王国和奥地利,经过一系列你死我活的较量,迫使拿破仑帝国解体。1814年6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确立了大国并存的“维也纳”体系。由于奥地利总理梅特涅在这一体系的建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策划者作用,所以人们也将这一体系称为“梅特涅体系”。英、法、俄、普、奥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形成多极均势国际体系中的主人。这种模式一般持续了40-50年。3.法兰克福格局: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两极格局(1971-1918)。在维也纳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的革命斗争的迅速发展。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1848+10月西西里起义开始,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大陆,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爆发起义。1848年3月维也纳起义后,梅特涅被革职流放英国,“梅特涅体系”宣告解体。65438年至0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后,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和奥地利的战争。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莱茵河以北22个德意志国家和3个自由城市组成北德意志联邦,成为法国在欧洲的劲敌。拿破仑三世试图通过战争阻止德国统一,俾斯麦决心通过战争实现德国统一。1870年7月,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失利,在9月1日的“色当战役”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10万大军投降。165438+10月,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规定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并支付50亿法郎赔偿。三年付款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5月,两国正式签署《法兰克福和约》,确立了上述内容。为了确保对法国的胜利,俾斯麦在战后组织了新的反法同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三国的“三皇同盟”,以* * *牵制法国。从而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以《法兰克福和约》和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新的战略格局,史称“法兰克福模式”。由于俾斯麦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主谋的角色,所以也被称为“俾斯麦体系”。普法战争中,德国统一了。在欧洲的中心,一个强大的、咄咄逼人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开始衰落的俄罗斯、法国和奥地利旁边,使得欧洲的力量对比开始动摇。但英法德奥俄仍是控制欧洲乃至世界局势的主要力量。当时的世界格局还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多极状态。因此,“法兰克福模式”也被称为“法兰克福多极模式”。这种模式维持了大约40年。第二,全球战略格局的形成。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格局(1918-1945)。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918,11年6月开始,历时四年多,以协约国战败(意大利后来投靠协约国)告终,从而结束了维持了40年的俾斯麦体系。随着战败国的待遇,新的战略格局开始形成。1919巴黎和会于6月28日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在重新划定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殖民地和向德国榨取巨额赔款的基础上,形成了欧洲新的力量平衡,建立了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另一方面,在一战欧洲列强疲惫不堪的同时,战时才加入同盟国的美国和日本却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美国的海军力量迅速发展,动摇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为了确立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主地位。1921年底,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操纵下召开,先后炮制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对华公约》。通过这次会议,美国不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败了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而且使英国接受了美国在海上的平等地位,从而在承认美国实力优势的基础上,划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格局,显示了北美和亚太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统一,开始改变欧洲几大强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持和保护瓜分世界的现状,采取了暂时搁置矛盾的策略,以应付十月革命后的革命浪潮,国际战略格局逐渐由同盟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的斗争转变为东方集团和资本主义阵营的斗争。2.雅尔塔体系:两极结构(1945-199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层面来看,欧洲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从国家层面来看,欧洲主要大国的综合国力被大大削弱,导致其失去了昔日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地位:一度狂傲的德国和意大利在战后彻底失败,长期被排斥在国际事务之外;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称霸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国已经被战争搞得精疲力竭,沦为二流强国。而美国则在战争中取得巨大进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超级大国。苏联虽然在战争中损失巨大,但经受住了考验,成为欧亚大陆的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两支主要力量。旧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终结,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以二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领导人举行的一系列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标志,其中雅尔塔会议最为重要。这些会议达成的协议和谅解,不仅协调了同盟国对抗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作战计划和行动,而且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的结束。更重要的是,他们确定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此后,美苏“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65438年至0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抗苏联。苏联与之针锋相对,于1955年与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权力的大动荡、大分裂和大重组之后,东方集团和资本主义阵营分崩离析。东方集团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及其大国大党行为。中苏关系破裂并发展为敌对关系是东方集团解体的重要表现。资本主义阵营的解体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者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两大阵营解体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以全球霸权取代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成为两个超级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战争工具。战后开始的东西方冷战逐渐演变为以美苏争霸为特征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持续了40多年,以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华约解体、苏联解体而告终。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出现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美苏争霸,实力相互削弱;西欧已经成为反对美国的力量;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强烈冲击着两极格局。然而,上述挑战远未对双极系统构成挑战。主要是因为:这种倾向是在两极体制下发生的,并且受到两极体制的严密控制;当时没有其他国家或集团挑战美苏的领导地位,形成一极。3.冷战后“多极化”国际格局的形成与发展(199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关系格局进入转型期。两极世界紧张对抗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经过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和重组,一个新的“多极”世界格局开始形成。由于视角不同,学术界对这一新模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不过,虽然国际格局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变数,但用“一超多强”来描述当前的世界格局,还是比较全面的概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