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优势

唐代社会的特点:

唐代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著名诗人,如诗人李白、诗人杜甫、诗人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家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受了各国的交流学习,形成了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崛起,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和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包容的社会氛围也为五湖十六国以来生活在塞尔维亚的各民族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交流和融合环境,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很多外来文明。

唐朝后半期,中国处于历史转型期。土、盐、铁、税制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革,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相邻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中国近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数据:

在唐代的公文格式中,“尚书省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都是符号。”(《唐六经》卷1)这就是说,乡在中央政府眼中是最低的管理层级。

然而,“乡”的地位在唐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德七年,唐律规定:“百户为内,五户为乡,四户为邻,四邻为安。”(《紫鉴》卷190)对该村的地位没有明确的说明。

《通典》提到:“大唐百户,一人在宅;五里是全乡,全乡只有一个老人。.....贞观九年,各乡置长一人,用二人,至十五年省”(卷三十三)。这表明,唐初延续了汉魏以来的“乡官”制度,李政、老人或乡长都是官职(或相当于官职)人员。

中唐时期,全国约有65,438+08,805个官(见《通典》卷65,438+09),天宝元年,全国有65,438+06,829个乡(见《旧唐书》卷9)。假设把乡长(不包括左、)全部纳入正规渠道,官员数量立刻就增加了近一倍。对于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财政体制来说,显然是难以承受的。当然,早期可能没有那么多“乡镇”。

但随着继位周期的延长,贞观十五年,不得不取消“乡长”和下属官员(助理),废除了乡官制度。虽然取消了“乡长”和乡的建制,但县以下地区仍需管理,“乡”仍作为街区名称存在。

只有管理“乡镇”的权力被转移到轮流值班的“李政”手中。“乡贵时,才五里官”(《王梵志诗词校勘》卷二)。“李政”这个词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工作头衔。

当成为乡镇领导的称谓时,李本身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村。“住在城市的是广场,住在田野的是村庄。”(《旧唐书》卷四十八)“村”已成为县级以下地区自然聚落的一般概念,在唐代为人们所熟知。

刘在聪曾经统计过《西游记》中出现的上百个“村”的名字,它们广泛分布在该地区。从今天的山东沿海到山西五台山,一路找村名,行程中却没有一个“李”的记载(《中国农业史》第10期)。

换句话说,唐初的乡制,是贞观十五年后逐渐向乡制转变的。“乡”和“里”都是设计理念,自上而下实施,试图将县以下居民纳入统一网络。

但这种由“五”、“百”等整数构成的结构设计和规划,很难符合农村居民的生活事实。从非正式地纳入官方序列但又被官方严密控制的“乡”直接面对自然聚落“村”,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唐代乡村社会的人民网络——权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