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秉公执法的历史人物事迹?
1,包拯,陈世美:
陈世美出身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睦。十年苦读,陈世美去北京赶考,中了头奖。被仁宗皇帝招为驸马,娶了公主。秦香莲很久没有陈世美的消息,带着孩子去北京找丈夫,但陈世美不肯和她交朋友,派韩琦去杀她。韩琦不忍下手,只好自杀。秦香莲被大人以杀人罪逮捕。
陈世美与县令勾结,逼秦香莲招供,判其流动之罪,发配边境。大人奉命在路上杀了她,却被展昭救了。包拯想治理天下,却没有证据。陈世美假意带着秦香莲回了徐家。回屋后,他强迫秦香莲在离婚证上按手印。
展昭前往石梅的家乡为齐家夫妇寻找见证人。祁大娘半路死在杀手的刀下,包拯找证人判许杀人、杀妻儿、欺君之罪。公主和太后都冲上去挡,包拯不肯屈服,仍然把陈世美顶在龙头上,处死。
2、诸葛亮含泪斩马谡:
马谡到街亭后,没有按照诸葛亮的指示调兵遣将,反而骄傲自大,轻敌。他想把他的军队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的副将王平说:“街亭没有水源,没有粮道。如果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和粮道,蜀军就会不战而溃。
请遵令守法,依山傍水,巧用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理直气壮地说:“马谡在兵法上是出了名的,连丞相有时也要向我请教。而你王平,是在军旅生涯中长大的,不会用手写字。你懂什么兵法?”然后得意洋洋地说:“兵家居高临下,势不可挡,死后重生,这是常识。我将把我的军队放在山上,使它望而却步,这就是胜利的秘诀。”
王平再次提出抗议:“这样部署军队是危险的。”马谡见王平拒绝,勃然大怒,说:“丞相任命我为大将军,部队指挥我全权负责。如果我被打败了,我愿意辞职斩首,我绝不会怪你。”王平再次严厉地说道:“我对主公、丞相、后主和蜀国人民负责。最后恳请各位遵照丞相指示,依山傍水调兵遣将。”马谡坚守阵地,在山上布阵。
马苏分析:
诸葛亮斩首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历史上街亭失陷后,马谡根本没有见到诸葛亮,直接被王平送进了监狱。
马谡失街亭后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找诸葛亮谢罪。相反,他选择了逃避。后来马谡被擒,诸葛亮被判死刑。但还没来得及执行,马谡就死在狱中了,所以没有落泪斩马谡这一说。与马谡关系较好的项郎在马谡出逃,因不报信息被革职。他20年来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