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遗址

古墓葬是指历史上已经死亡的人的坟墓,一般指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墓葬。日前,河北献县职教中心建设中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色捧壶、白瓷碗、熨斗、红陶双扎壶、灰潘涛、黑釉灯等生活用具。中国有哪些值得探索的古墓?价值观是什么?

东汉墓遗址变成了水坑。

古墓遗址是怎么变成满是垃圾的小水坑的?近日,网友“栀子花”在某论坛发帖称,在大蜀山脚下,发掘东汉古墓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积水和垃圾的坑。

5月11日,记者来到大蜀山脚下,发现网友所说的“古墓遗址”位置在新华学院二期。在一片小树林的旁边,确实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有一些生活垃圾,一些看起来像竹子的棍子躺在池塘里。

记者向校方求证。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网友的图片看起来不像古墓遗址,但是学校的古墓遗址现在确实是一个小水坑,但是没有垃圾。学校现在对如何保护古墓遗址有了明确的想法。

网友爆料:古墓遗址成了垃圾坑,网友很关注。

5月10日,网友“栀子花”在省城某论坛上发帖称,“合肥大蜀山原古墓遗址,现已成死水垃圾坑!我的心碎成了n片花瓣!”贴吧。

作为一个合肥人,还记得那些年广为流传的大蜀山脚下古墓的发掘吗?你还记得你说过要在原地建一个博物馆吗?但是现在古墓遗址已经变成了一个积水的垃圾坑!这让我们的祖先觉得对不起什么?

“栀子花”贴出了很多关于这个“古墓遗址”的图片,并贴出了2004年发掘“古墓”时的一篇媒体报道。

记者看到,在这篇出现在2004年4月9日的报道中,省城某媒体的标题是“大蜀山:古墓被挖了怎么办?”原地建博物馆。

报道称:“新华大学基建部赵负责人说,古墓发掘后,为了防止古墓被破坏,他们派了专人24小时值班,并为此专门开会讨论古墓的拆除事宜。

目前,新华学院已计划将古墓保留在原地。至于怎么建,什么时候开工,他们正在和省市有关部门商量。据相关人士透露,新华学院很可能会在原址建博物馆。"

这个帖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不敢相信图中这个水坑就是古墓遗址,还有网友说:“这是镇守宝山不知宝藏啊!完全可以开发成大蜀山景区。”

学校解释:想就地保护,但影响学校规划。

5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大树山脚下的新华学院,看到一个小水坑,如栀子花发来的图片所示:水坑里确实有一些生活垃圾,水面上插着一些已经变成灰色的竹子。

记者问了学校的一些保安和学生。大家都不知道学校里有古墓遗址。

5月14日,记者联系到新华学院一位姓袁的负责人。

他说,2004年古墓发掘时,他还没有在新华学院工作,所以不知道当时学校和集团的具体提议是不是在古墓原址建博物馆。“古墓发掘前,根据学校规划,原计划在那个位置建体育馆。”袁姓负责人说。

当记者将该网友的图片发给负责人时,他表示不像是“古墓遗址”,并称“小水坑里的东西应该是学校建筑垃圾。但古墓遗址其实是一个小水坑,周围都是草。”

“文物保护有两个原则,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移保护。当时我们学校的领导想更好地保护好这个文物现场。”

袁姓负责人解释,“所以也有可能建博物馆。”

袁姓负责人说,自从他来学校工作后,学校基建办的同事就一直在联系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关于古墓遗址保护的事情。具体的保护方式现在可能是“准备和有关部门商量后,* * *会对古墓遗址进行搬迁和保护。”

袁姓负责人表示,其实学校对古墓遗址的保护很纠结。“我们一直想就地保护,但是因为学校发展太快,发现如果就地保护,对我们学校的规划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阐明移民保护的理念。”

文物部门:操作可行的话,会搬迁保护。

5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合肥市文物管理所。管理处王姓负责人介绍,该古墓是2004年发掘的一座东汉砖墓。当时文物部门已经将墓中所有的陪葬品都挖掘出来了。在讨论如何保护古墓时,文物管理所与新华学院进行了协商。

“当时我们想异地保护古墓。但是新华集团领导说要在原址上建博物馆,更好地保护古墓。”王姓负责人回忆,当时相关部门也同意学校的想法,觉得就地保护古墓遗址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王姓负责人介绍,当初学校确实把古墓保护得很好,还搭了棚子盖起来。当时学校也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护古墓。“一开始他们保护得很好。”

王负责人说,直到2008年的雪灾,学校搭建的工棚才倒塌。“从那以后,估计保护的不是很好。”

王姓负责人表示,从2004年到2012这8年间,文物管理所一直与新华学院保持联系,双方就如何保护这座古墓进行了多次协商,但直到现在也没有达成保护古墓的最佳方法。

对于学校“迁移保护”的想法,王负责人表示,“文物管理所也是赞同这个想法的。我们必须协商这一举措是否可行。”

东吴古木一支

简介

三国吴栋墓遗址:位于江西省吉水县郊区的三湾寨。

是1991年8月京九铁路施工时发现的。

专家称之为“江南第一墓”。

坟墓是凸起的。

坟墓建在平坦的地面上,用灰色的网状花纹砖砌成。

它由墓门、地道、前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后室和方形回廊组成。

周围土壤高度为10米。

整个墓室占地900多平方米。尽管陵墓在早年被盗,

但仍出土了120多件随葬品。

有铜、铁、陶器、瓷器和石头器皿。其中大部分是死者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品。在这些文物中

非常珍贵的是带有人物和野兽的青铜灯。

美丽的青铜朱雀和青铜白虎

这在江西尚属首次发现。瓷茶具也是中国最早的发现之一。经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实地调查,确定

此墓为“东汉大型沉箱砖室土墩墓”

建于三国吴栋晚期。

已经1700多年了。

历史挖掘

据考证

墓主人是吉水县郊区坦布村的谭绍。谭绍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夫人的妹夫。

早年读书

出宫。

关杜威

也是皇亲国戚的问题。后来朝廷权力斗争失势。

谭绍带着家人回到了老家。死后葬于郊区张家坞下东区。

***3

插脚排列

围栏高8到9米。

看起来像三碗素饭。

人们称之为“三万斋”。(算命)

古墓发掘后

为了不影响京九铁路的建设

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保护吉水县大型汉墓的意见》

由当地* * *适当地动一下。

并按原配方重建。

7月建成开业1992。

中国各地的古墓遗址

4.1古文化遗址4.1.1腰铺岗窑址名称:腰铺岗窑址等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日期:1987年9月15时间:唐类型:古文化遗址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靖江镇石岗村委会腰铺岗李佳。据当地人说,当地古代极其繁荣。它被称为金溪镇和兴安镇。黄巢开战后才因战乱而萧条衰落,这一带有21处古窑址。在李嘉存旁边的山上发现的一个是龙窑的形状,发现了大量的碎碗和有缺陷的碗。同时还发现一个破碎的小高颈青瓷罐、一个鼓口的四系罐和一件破碎的窑具。蟹壳呈蓝色,碗内有五支支点的痕迹。经省文化专家鉴定为晚唐瓷窑。4.1.2小冲山遗址名称:小冲山遗址等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公布日期:65438+2004年2月27日时间:商周类型:古文化遗址地点: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泥桂村委会小虫贾尼村民小组简介:小虫山遗址位于余江县邓埠镇泥桂村委会小虫贾尼村民小组,在小冲山发现了许多陶器碎片,包括篮子图案、方格图案、绳状图案、锯齿形图案等。该遗址属于商周文化遗址。4.1.3香山书院名称:香山书院等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出版日期:65438+1986年4月时间:南宋类型:古遗址遗址:贵溪一中简介:香山书院旧址在上清镇东十里应天山上。据《贵溪县志》记载,宋钟(1174-1189)彭世昌和的侄儿等曾在此山开筑殿,延庆天禄子讲学,此山形似大象,故改名为香山。斋戒日为香山精舍,名为香山翁。少定五年(1232),江东判袁光维三下重建严旭,不在朝,授“香山书院”。此后,三三之下的香山书院多次兴建,建在市内的梅花墩和挂榜山。到了清朝末年,在三座山峰下重建。其规定如下:讲堂五座,文昌官三座,山中领袖住宅三座,学生住宅三座15间,香山寺一座10间,文峰塔一座,山中藏室一座。目前天山香山书院的房屋已经消失,遗址难辨。三下石壁上还刻着“香山书院”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每个字一米见方,山下只有一个储石室。解放后。三三年下象山书院旧址已改建为贵溪一中。4.1.4陆水坑古城墙名称:陆水坑古城墙等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出版日期:65438+1986年4月时间:清代类别:古遗址地址:贵溪市贵港工区东北15华里冷水林场简介:陆水坑古城墙位于本市贵港工区东北15华里的深山林中。沿着蜿蜒的小溪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陆水坑古城墙是用大鹅卵石铺成的,坚固结实。长59米,高4米,厚:顶部1米,底部1.5米,中间有一扇门,高2米,宽1.5米,上端呈拱形,如城门。因为城墙建在两座高山的陡崖之间,一人防守,是万人不能逼的趋势。距离古城墙50米处有一处房屋地基,其中城墙面积约150平方米,似乎居住着守军。进3里后,剩余房屋地基10多处。据《贵溪县无水坑石城壁志》记载,当地人调查中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是唐王的藏身之处;第二,它是为了躲避“两军”(外国侵略者)而建造的。据此,陆水坑古城墙有可能是南明唐王朱(年号龙武-1645)或唐王朱(年号邵武-1646)所建,也有可能是近代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为抵御外敌入侵而建。4.1.5皮子岭商代遗址名称:皮子岭商代遗址等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日期:65438+1986年4月时间:商代类型:古遗址地址:贵溪市河滩镇茅路村皮子岭简介:遗址位于本市河滩镇茅路村皮子岭一带。东西走向,宽约2里,长约5公里,是缓坡丘陵地带,向阳,临江。由于雨水侵蚀,茅庐大队护林员阮从光于5438年6月+0979年10月发现了裸露在地面上的石器。经过文物调查,* * *在这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获得了8块石头、30个石镞、6把石刀、9把带孔石刀、6把石斧、6把带肩石斧、6块石头。这些石器打磨精细,属于商代遗址,从中可以推断出四千年前就有人在这一地区劳动、狩猎、繁衍和生活。1986年4月,该遗址被贵溪县人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4.2古墓4.2.1江如璧墓名称:江如璧墓类别:贵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日期:65438+1984年4月时间:明代类型:古墓位置:贵溪市金屯镇南坂村简介:江如璧墓位于本市金屯镇南坂村委会西约50米的一个山头上。据《贵溪县志·人》记载:“蒋,字茂谷,名唤,郑德新曾进士,曾在试一世宗朝。官方左春芳,左玉德和翰林院都编过,用宴官填,编玉盘,讲太极图,再用日官填...,又官至詹府,教少詹。天下有《泌阳集》。”蒋的墓建在一个圆形的山包的中央,向东南,两边有弯曲的山,形状像一只螃蟹。该墓形制宏伟,中间有石阶通往山下,宽5米(现已不在)。两侧有一对石像、石马、石羊、石狮,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以上石雕虽历经风雨,但保存完好。此墓于1985被盗。此外,原来的“露比之墓”石碑和石香炉也不见了。4.2.2明代丁霞纪念碑名称:明代丁霞纪念碑等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出版日期:20世纪80年代:嘉靖十八年(1535)12月15日类别:古墓地点:龙虎山上青镇贵州村东头简介:墓碑位于上青镇东头。该碑为汉白玉雕刻,高3.75米,宽1米,厚0.33米,其中碑首高0.5米。碑首有四龙戏珠,为明代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4.2.3饶国公五泉界墓名称:饶国公五泉界墓等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发布日期:1987年9月15时间:体裁类型:古墓地点:江西省余江县马泉镇观前村委会周嘉南简介:饶国公吴全杰墓位于余江县马泉镇。据《县志》记载,吴全杰大师是元代寿阳村人。他从过去中学习,也从过去中学习。当被授予“达摩继承人”的称号,当被授予上卿、饶公爵的称号,死后葬于十二都村。现在只剩下四个石人(三个无头)和两个石马。早年盗墓,只留下一个坟坑。4.2.4大窝香型山明十三陵群名称:大窝香型山明十三陵群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日期:1987年9月15时间:明类型:古墓葬地点:江西省余江县马泉镇芳官村委会江家东南1公里简介:大窝香型山明十三陵群位于余江县马泉镇。首先是蒋明锁夫妇合葬的墓;第二个是蒋世固夫妇墓;三是蒋文峰之墓,墓碑上刻着“明忠贤博士”;第四是蒋夫妇合葬,墓碑上刻着“明忠顺大夫”。四座墓的前后呈一条直线。墓园两侧有两层大石墩,高1.5米,相距40米。江文峰,即桂江,明代弘治学者。做过县令、知府,去过浙江左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