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蓝筹股?

蓝筹股是指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传统工业股和金融股。在香港股市,最著名的蓝筹股是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汇丰控股。有中国背景的“长江实业”也在蓝筹股之列。虽然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历史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一些蓝筹股逐渐出现。

蓝筹股名称的来源

在海外股市,投资者将在各自行业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业绩优异、交易活跃、分红丰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股”一词来自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筹码有三种颜色,其中蓝筹最值钱,红筹次之,白筹最差。投资者将这些行话应用于股票。通用汽车、埃克森石油、杜邦化学等股票都是“蓝筹股”。

蓝筹股的特征

其特点是业绩优异、收益稳定、股本大、分红丰厚、股价走势稳定、市场形象良好。蓝筹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经济地位的兴衰,蓝筹股的排名也会发生变化。据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统计,2007年19100家最大的公司中,只有43家公司还在蓝筹股之列,而作为行业中“最蓝”和最繁荣的铁路股,已经完全失去了入选蓝筹股的资格和实力。

股票成为蓝筹股的基本支撑条件

筹码通常有很高的货币价值。股票成为蓝筹股的基本支撑条件是:

(1)在萧条时期,公司能够制定计划和措施,保证公司的发展;

(2)在繁荣时期,公司能发挥最大能力创造利润;

(3)在通货膨胀期间,公司的实际盈余可以保持不变或增加。

蓝筹股的分类

蓝筹有很多,分为:一线蓝筹、二线蓝筹、绩优蓝筹、大盘蓝筹、中国蓝筹;还有蓝筹基金。

一线蓝筹股

一二线没有明确划分,有些人认为的一线蓝筹股,在别人眼里就是二线。一般来说,公认的一线蓝筹是指业绩稳定、流动性大、总股本大的股票,即权重较大的股票。一般来说,这类股票的价格不会太高,但是群众基础好。这类股票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股票主要包括: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宝钢股份、鞍钢新轧、武钢股份、广东高速、民生银行。一般来说,二级蓝筹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小于一级蓝筹,股价普遍较高,受到机构青睐。但由于价格较高,散户一般不敢碰它们,如CIMC、上海机场、烟台万华、苏宁电器、盐田港等股票。600050,600028,600019,601398,601988,0000002 600036 00060 600497 600030等。

二线蓝筹股

总体来说,a股市场的二线蓝筹在市值、行业地位、知名度等方面都略逊于前面提到的一线蓝筹公司,这是相对于几个一线蓝筹而言的。比如上海汽车、五粮液、中兴通讯等。,其实这些公司也是行业内知名的龙头企业(如果单从行业内部来看,就是各自行业的一线蓝筹)。

蓝筹股

业绩优秀的蓝筹,是通过对比从蓝筹股衍生出来的一个词。是过去业绩优异、分红丰厚、稳定增长而得到业内认可的公司股票,而“业绩优异”是指从近期业绩排名的角度来挑选优秀的股票。

哪些股票不是蓝筹股?

小盘股不是蓝筹股

蓝筹股是市场化的股票,应该具备投资者积极参与的条件,而不是庄家的“自留地”和“提款机”。因此,高流动性和非所有权也是必要的。蓝筹≠蓝筹≠蓝筹≠蓝筹≠蓝筹≠蓝≠蓝筹≠蓝≠蓝≠蓝蓝蓝蓝蓝蓝蓝󘳀蓝湖北兴化跌,四川长虹点头不能砍,股价腰斩。但蓝筹股不一定是蓝筹股,优秀的业绩反映历史;蓝筹股不仅要回顾历史:业绩不要太差,中上水平(以下筛选限0.20元/股),还要展望未来。没有未来业绩的稳定增长,抬高股价就成了沙滩上的高楼,终将倒塌。所以,成长是难忘的。蓝筹≠资产重组股市

资产重组,公司业绩大幅提升,这是一般规律。但这种增长不是另一种增长。蓝筹股的成长性体现在公司优势资源在优势管理基础上的利润增长。一个公司重组资产后,我们要承认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实体的诞生。它的成长还体现在新实体的建立,而不是新旧实体之间的转换。蓝筹公司不会是多元化的公司,尤其是多元化的大杂烩,必然导致公司无法在每一个领域都全力以赴。“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蓝筹股反映了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基本特征,所以无论是技术还是定价,都必须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在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的公司注定是专业化经营,不是多元化经营,至少不是横向多元化经营。

一、钢铁行业:业绩增长价值重估以宝钢股份为代表的中国钢铁股值得市场合理定价。由于过高的贴现率或风险溢价,主要钢铁产品的上市价值明显被低估。作为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不可能永远出现估值“洼地”,钢铁股市盈率达到15倍,这是国际水平。市盈率低于20倍的重点钢铁股:宝钢股份、鞍钢股份、马钢股份..

2.港口行业:投资主线:低估值+资产注入虽然板块估值已经到位,但板块内个股估值存在明显差异。上海港、南京港、重庆港的估值比营口港、神池湾港、盐田港高出一倍以上。在行业估值已经到位的情况下,安全性是我们在给出2007年投资策略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全行业20%增速的市场环境下,可以拥有更多的港口资源,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主动的市场地位,所以有可能进行资产收购的公司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市盈率低于20倍的重点港口股:盐田港、神池湾港、营口港。

三、煤炭行业:扩张带来的机会从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建议优先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的策略。逻辑主线是:价格居高不下——产能增量可以充分释放——运输宽松——成本影响不大的企业最值得投资。预计资产价值注入和整体上市将是2007-08年整个煤炭行业的重要投资主题和机会。市盈率低于20倍的重点煤炭股:兰花科技、西山煤电、开滦股份、杨过新能、恒源煤电、金牛能源、兖州煤业、潞安环能、平煤天安、神火股份四公路行业:长期稳定增长,关注价值重估。2007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公路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路网建设逐步完善带来的网络效应,油价下跌,海外投资带来的交通量增加,都为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市盈率低于20倍的重点高速公路股:赣粤高速、皖通高速、中原高速、现代投资。

中国蓝筹股

海通证券授予中国软件、东软股份、盐湖钾肥、ST建峰、成兴股份、云天化、刘桦股份、五粮液、顺鑫农业、CSG A、冀东水泥、海螺型材、北新建材、中国玻璃纤维、格力电器、福耀玻璃、三兴股份、青岛海尔、厦华电子、秦川发展、西山煤电、兰花科创。一汽李霞、宇通客车、上海汽车、S江钻、时代新材、梁爽股份、锦西车轴、龙源建设、中材国际、中兴通讯、中国联通、华胜天成、上海机场、益阳信通、大秦铁路、盐田港、法拉电子、恒瑞医药、华海药业、横店东慈、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上海电力。中联重科、柳工、山推、江南重工、岳阳纸业、栖霞建设、中企股份、天创地产、世茂股份、广船国际、上海机电、许继电气、高萍电气、泰豪科技、东方电气等72只股票评级为买入。

蓝筹股市场

蓝筹股是指股本和市值都很大的上市公司,但并不是所有的大盘股都可以称为蓝筹股,因此很难给蓝筹股设定一个确切的标准。从各国经验来看,那些市值大、业绩稳定、行业领先、对本国证券市场有相当影响力的公司——如长江实业、和记黄埔;IBM在美国;英国劳埃德等。,才能担下“蓝筹股”的美誉。市值大的就是蓝筹股。中国有很多蓝筹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

题材股、绩优股和蓝筹股的区别

这三只股票的区别主要在于观点的不同。

题材股

题材股以题材为主,比如奥运会期间与奥运相关的股票会被关注。题材股是有重组、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等利好消息的股票。

绩效单位

绩优股是指业绩好的股票。

蓝筹股

蓝筹股的表现一般都很好,所以简单来说,好股票就是蓝筹股。

编辑本段蓝筹行情解读的轮动、线索、手法

根据研究,1980年代日本牛市各阶段的行业轮动呈现出以下规律:1987年2月前:价值重估的资产行业,如电力天然气、房地产、银行、证券;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外需驱动的周期性行业,如造纸、钢铁、运输设备、机械等;1989后:以内需为主的消费服务行业,如采矿、建筑、金属制品、信息服务、商业贸易、科技股等。这一轮运动的基本主旨是日元升值带来的贸易顺差、通货膨胀和内需的减少。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上述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期间值得注意的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跨行业总是反复加强。比如房地产走势基本和日经225重叠。我们发现全球市场的房地产走势与股市走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并不同步;房价走势的波动相对股市来说是比较小的。资产重估也有三个步骤。2006年,商业地产和资源资产是挖掘的重点,市场如火如荼。目前被挖掘出来的最耀眼的金融资产是已经上市或计划上市的,主要是银行、保险、券商;未来会有规模效应更大的交叉持股概念,目前正在探索中。这个概念的一个分支是对风险投资概念的狂轰滥炸。第三步资产重估,大大放大了泡沫,支撑了一些“伪蓝筹”的成长。现在已经有人指出股权投资会影响2008年上市公司30%的增长,所以我们最好警惕股权投资蓝筹。资产重估后,蓝筹分化极其严重,蓝筹博弈将向周期性行业摆动。投资者对周期性公司非常警惕,这往往使得周期性公司的股价远低于其应有价值。但是,经济规律的作用是不可阻挡的。长江证券(19.11,-0.04,-0.21%,右)的一份报告显示,1987之后,大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业绩蓝筹上涨,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日本牛市中周期性行业的表现:结论。美国股市统计也得出同样的结论。1989之后,周期股表现走弱,其他股票表现还能维持,如科技股、消费股等。资金推动股市的力量越来越小,资金开始转向一些小盘和成长股。[6]

如何选择蓝筹股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蓝筹股”是一流的、最好的股票,但也不尽然。美国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对蓝筹股的定义是:所谓蓝筹股,是指以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超越经济景气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可靠性赢得国家声誉的企业的股票。听起来很迂回,但从中可以找到几个关键词:知名大公司、稳定的盈利记录、股息增长、管理质量、产品质量。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事实上,蓝筹并没有唯一准确的定义。它存在于一些指数,证券分析师的报告和一些消费者的心中。大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但蓝筹股一定是大公司的股票。大公司不一定是好公司,但规模大是成为蓝筹公司的必要条件。蓝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长期受到大宗资本和主流资本的关注和青睐。以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公司市值衡量,企业规模巨大。就市值而言,2004年2月,道指30家公司的总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平均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芬兰这样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GDP。就资产而言,花旗、摩根大通、GE、通用等公司高达数千亿美元,而花旗则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就营业收入而言,2002年道指30公司的销售收入约为1.8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同年1.25万亿的GDP。所以说蓝筹公司富如敌国一点都不为过。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但边缘行业肯定不会诞生蓝筹股。对蓝筹股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股”字,它承载着“产业民生”,甚至“国家光荣与梦想”。所以所有蓝筹一般都出现在国家的支柱产业,蓝筹公司也是行业龙头企业。有些公司经营良好,业绩优秀,比如“小商品城”,但从其行业属性来看,肯定不是蓝筹。像宝钢、国航这样的上市公司,处于钢铁、航空航天等国计民生支柱行业,具有蓝筹公司的特征。特别是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所以蓝筹更容易诞生在制造业。在零售或餐饮服务方面,国外可以找到沃尔玛、麦当劳这样的蓝筹公司,国内却很难找到。蓝筹公司还必须发挥产业龙头的作用,是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配套分工体系的骨干和主导力量。不仅在规模上,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是这个行业的代表。例如,宝钢在原材料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拥有相当大的分量。而它的板材产品也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