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察历史发展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先进的中国人民,包括一部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在阶级和民族危亡的形势下挽救民族于灭亡的办法。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学习西方思想就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而且随着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认识的相应加深,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经济到政治、从器物到制度的发展变化过程。清朝初年的闭关政策,中断了明清时期已经开始兴起的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到了19世纪中期,当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逐步向海外扩张的时候,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还处于腐朽的封建统治之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是最主要的经济形式,政治思想禁锢远远落后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文人注意到了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即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从维护封建统治的愿望出发,他们开始抨击国事,主张改革。鸦片战争前后的封建文人、知识分子龚自珍、林则徐、魏源都在其中。认识到封建统治的危机是向西方学习的前提。在这一点上,龚自珍是走在前列的。龚自珍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揭露和抨击清王朝的社会黑暗。他认为19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日薄西山,亨泰骤起”的社会,并由此发出“自古及今,凡法皆变,凡势皆积,凡例皆变,风气不变”的变革呼声。正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指出的:“晚清思想解放,为自保立下汗马功劳”,龚自珍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改良派,为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一般认为,林则徐是第一个以宽广的视角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一边禁烟,一边组织人力翻译英国人默里写的《世界地理百科全书》,取名《四国志》。他还注意研究各国情况,翻译了许多外国报刊作为材料。这让闭关已久的中国人大开眼界。魏源在《四大洲志》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志》关于世界历史地理的巨著,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反侵略思想。他主张在清朝增设一个海军师。“能造西方军舰、汽船、飞炮、火箭、水雷、怪器的,都是科嘉人;能驱飓风、熟悉风云、能射准的人,都是在队伍中诞生的,从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早期拓荒者的成就不仅在于他们打开了一扇看西方的文化窗口,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当时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之风。魏源说:“善于向四夷学习的人可以控制四夷,不善于向四夷学习的人可以控制四夷。“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些先驱在鸦片战争中目睹了西方列强的强大,所以他们从直观印象出发,把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与向西方学习结合起来,主张向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学习,这也是当初向西方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20世纪50年代末【太平天国(1859)还不到九年】,宰相后期主管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洪仁玕,向天王洪秀全提出《资政新篇》,系统阐述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政治上,强调集中统一,重视“上下沟通”,主张建立不受普通官员控制、模仿西方民主制度的新闻图书馆;经济上,他主张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开发矿山,建立金融邮政,鼓励发明创造,接纳雇工。如果说40年代的“师夷长技”只是着眼于造洋船洋炮的话,洪仁在重视外国军事技术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和生产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政治制度。这一思想在当时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具有进步意义。而太平天国的封建农民政权没有条件,也不可能实行这种资产阶级方案。真正将西学大规模投入社会经济文化实践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洋务运动。随着中国半殖民主义的加深,封建统治阶级分化,出现了以自强和新政为旗号的衣钵、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从军事工业开始,蔓延到科技、民族工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它把对实力的追求和对财富的追求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明显标志。同治元年文同博物馆的建立,开启了西学东渐和中国人系统学习西方的历史。然而,随着近30年洋务运动的发展,以“中体西用”为运动宗旨的思想逐渐受到怀疑。洋务派官僚张树声认为,西方的“风格”是“在学校里培养人才,在家里讨论国家大事”,清廷也必须借鉴。该运动因其浓厚的封建买办性质,最终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而破产。不难看出,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这一时期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西方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上。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的强大仅仅是因为经济和技术。与西方相比,中国只是在各种杂技上落后,而中国的传统伦理、知识、制度、文章都在各国之上。这是他认识的局限,也是他向西方学习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