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桃的文化与习俗

肥城,隶属于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是鲁中的资源宝库,是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

2009年9月8日,第八届王涛评选活动在肥城落下帷幕,一个重达685克的大桃最终摘得桂冠。

据说肥桃是肥城特有的品种,以个头大、含糖量高而闻名。仅仅凭借一个肥美的桃子,李志茂,这个新的桃王,就获得了一辆农用车和一台电脑的奖励。是他种桃的技术高超,还是他种的桃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好奇心促使我们去参观肥城的桃园。

这棵树已经25岁了,桃王就是在这根树枝上结的婚。这棵排名第一的树的外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25岁的树还能结出685克的大桃子。

据了解,桃树一般2至3年开始结果,丰产期一般在5年左右,最长的也不过15年。李志茂做了什么让这棵25岁的桃树长盛不衰?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桃园。

桃农告诉我们,这是豆饼。作为饼肥,撒在地里增加桃子的含糖量。是肥桃专用肥料,由多种元素组成,综合作用。

即使是这样特别的照顾,已经长了四个月的肥桃,还是又绿又硬,只有鸡蛋大小。其他品种的桃子已经上市一个月了。原来一个肥桃开花、结果、成熟需要六个月,是中国最长的桃。桃农获得市场收益本来就不容易。即便如此,肥桃在肥城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是最高的。

这个是早熟的桃子。同时比一个胖桃大很多,但是成熟后这个胖桃的大小会是这个桃的一倍半以上。

由于肥桃还处于生长期,我们看不到肥桃的成熟上市,但对肥桃的独特品质还是充满了好奇。据了解,肥城桃树种植面积已达654.38+万亩,是世界上桃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城市,并入选上海吉尼斯纪录。

在这654.38+万亩桃林中,肥桃的面积占了三分之一。但肥桃不仅生长周期长,而且对肥水要求高,成熟后不耐贮运。那么,为什么当地的桃农还对种植肥桃情有独钟呢?

原来肥桃是从野外驯化过来的,种植历史比较长。肥城的具体种植时间应该说是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春秋初期,在肥城这个地方,住着一个胖人,曾经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胖国。在此期间,当地人已经开始在家中种植桃子或有成片种植桃子的历史。因为是在肥乡,后来演变成了肥城,种出来的桃子就叫肥桃。

给我们讲解的傅芝庭,在CPPCC从事文史资料工作多年,专门研究过飞涛的历史。据他介绍,肥桃在肥城的广泛种植源于悠久的历史。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胖国吗?好吃的肥桃真的来自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国家吗?

我们来到肥城档案馆,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肥仔国和肥桃的线索。1908编纂的《肥城县志》中写道,《汉书·地理》泰山卷中有肥城县,英绍称肥国。应劭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历史学家。由此可以推断,至少在1700年前,肥城的前身肥国确实存在。那么,肥桃的种植历史也是从1700年前开始的吗?

至于肥桃的起源,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部小说《酉阳杂》,书中讲述了周琦一个仙桃的故事。据说冀州有刺史,曾经在冀州边境的一个县发现了神奇的桃树林。后世学者认为,他所说的周琦,就是今天济南附近县的桃林,很可能是基于肥城桃园的相关记载。

相传肥城桃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但据文字记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肥城桃在生产和种植过程中不是单一品种,包括自然变异、杂交和嫁接。

从肥城千年的种植历史来看,桃子可以算是地道的中国原产水果,肥城只是孕育它们的沃土之一。现在世界上桃树的种植面积居核果类果树之首,是许多国家的主要水果之一。

在这本成书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肥城地方志》中,我们发现了关于肥城所产水果的另一种记载:核桃、石榴、银杏、葡萄、土木果、无花果都是佳品,但以桃子最为著名。这几年东西方各国都知道有肥桃。

这说明肥城的桃子,至少在清代,已经出口创汇了。这也说明肥桃的品质在肥城千百年来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提升和延续。

肥城桃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大的,最大的单个桃子重达900克。另一个特点是含糖量高,甜。一个是肉质细嫩,一个是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是其他桃子没有的。非常独特。在肥桃成熟的季节,只要走近桃园,就能闻到这种香气。

中医认为桃树满是宝。俗话说,桃子养人,杏子伤人。我们常常把桃花视为爱情的象征,把桃子视为长寿的象征。为什么?让我们继续走进肥城,深入了解桃子。

初春的中国北方,桃花争奇斗艳是一道醉人的风景。然而,今天的游客只是在花丛中徜徉。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无意中延续了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女儿节。

原来,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都是在中国农历三月初三左右。三月三日曾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节日,女儿节。自西周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少有的具有强烈女性色彩的节日。

如今,三月三的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中国人的记忆,但却衍生出了逃离桃花运、传播桃花等带有戏谑色彩的现代词汇。也是传统文化在世俗生活中的一种传承!毕竟桃花盛开的时候,恰恰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在中国人眼里,桃花不仅是女人和青春的代名词,也是春光的象征,预示着一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