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艺术与文化
通过对福建省古田县临水宫建筑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指出临水宫既包含了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特征,又融入了闽东地方文化的基因,进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寺庙建筑形式,对闽东地方建筑艺术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冀东;古田临水宫;建筑艺术;道家文化;当地文化
近年来,建筑界越来越关注“本土建筑”。寺庙建筑作为最能体现“乡土建筑”特征的建筑形式,自然是研究的重点。《左传》说:“崇和荣是国家大事。”在中国古代社会,祠堂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祠堂是汉人祭祀祖先或先贤,以及神灵的地方,通常以寺庙建筑的形式出现。散落在中国广袤富饶土地上的寺庙建筑,由于地域差异,在建筑艺术和文化上各有特色。该文以福建省古田县临水宫为例,对其建筑艺术形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道教文化和地方文化对临水宫建筑艺术形式的影响,为闽东地方建筑艺术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福建闽东区主要覆盖福州和宁德。古田县是传统的“福州十镇”之一,1970划入宁德地区。古田海滨宫位于古田县大乔镇中村。它是供奉道教女神陈景谷的寺庙,也是海内外滨水文化的发源地。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风格主要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全宫分为前后左右四殿,总面积8000多㎡,仅主宫就有4000㎡。临水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高低不平与群山相映,极为雄伟壮丽。临水宫建筑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宫内处处雕梁画栋,极为精美。古田水岸宫作为闽东寺庙建筑艺术的典范,于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艺术形式
从艺术形式上看,建筑是结构、造型、立面、空间、色彩、装饰等要素的集合。它受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的影响,通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功能性特征。
(一)建筑形式
1.建筑结构与框架福建闽东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潮湿多雨,常年受台风等灾害影响。同时地处我国东南地震带,房屋的结构和框架非常重要。古田水岸宫主要是土木结构。整个建筑由一个木框架支撑,周围是砖土砌石墙。建筑框架设计采用闽东民居常用的“跨斗”和“吊梁”组合,稳定性强。柱与柱之间由梁与梁连接,辅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托拱、麻雀替换等构件,既有装饰效果又能起到加固框架的作用,还能有效防御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2.屋顶结构与形式古田水岸宫是一座双檐山顶,屋顶相互穿插,相互重叠,交织组合在一起,起伏跌宕,像一座巨大的宫殿建在山腰上,十分壮观。寺庙的屋顶规模巨大,形状独特。屋顶的飞檐呈极其夸张的弧形,两端的翼角较高,“似鸟,似蝇”,使原本宽阔压抑的屋顶产生一种向上的气势,巧妙地化解了大屋顶带来的压抑感,使人在视觉空间上心理上感到轻松愉快。屋顶的屋脊和飞檐上到处都是龙、凤、狮、虎、豹、象、鹤等吉祥飞禽走兽的泥塑,形象逼真,姿态万千(图1)。整个屋顶都是蓝色的小瓦片,平整均匀。随着屋顶的起伏,阴阳折返,产生不同的形状、明暗、色彩的变化,在统一中形成微妙的空间构成关系。
3.立面及造型元素古田临水宫大门采用中国传统牌楼式门楼造型(图二),气势恢宏,意味深长。墙脊为五山坠型,底部装饰华丽的装饰框,饰以精美的道教题材彩画和泥塑。庙门是青石门框,方方正正,大气。左右两侧各有一副镌刻的青石对联,“殿望壮阔,母仪璀璨无边”,表达了古田人对近水楼台陈景谷夫人的赞美。庙门正上方是一块“水岸宫礼”的直匾,两边雕刻着天神保佑百姓,显示了寺庙的身份和地位。庙门两侧的红墙上,雕刻着双龙抢珠、虎豹来春的精美浮雕,造型准确,形象逼真。临水宫的山墙样式丰富,有平行垂、弓、云、鞍等。不同形状的屋脊穿插着不同的高度,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曲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不同的形状给人以轻快、活泼、严肃、精致或宏伟的视觉感受。这种建筑立面是典型的闽东传统民居风格,体现了浓郁的地方建筑文化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4.建筑空间与布局从空间布局与设计来看,古田水岸宫分为四殿,前殿为正殿,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正殿等建筑,其次是更衣楼和三清殿,左右两侧分别为竹刀殿和太保殿(图3)。不同空间的功能分区清晰,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动静分明。每个大厅都有不同的建筑造型,营造出神圣庄严的建筑群。临水宫的布局遵循南有道观,北有坤,脊殿对称,尊者居中的原则。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以一个深的垂直面和一个窄的水平面有机串联,体现了以中轴线为基础的有序的建筑空间。古田水岸宫采用“巧借、就地成型”的理念,巧妙利用客观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建造,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尤其从建筑群的整体空间来看,其组合方式随山势的变化而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单平面组合自由灵活,空间形态变化巧妙多样。
5.色彩构成与表现古田临水宫建筑与装饰的色彩构成与表现以红色和青色为主。红色作为墙面的原色,象征着高贵、吉祥、喜庆;地板构件是蓝灰色的花岗岩和青石,屋顶也是蓝色的瓷砖,代表着庄重、稳重、刚毅的寓意。红色在蓝灰色的背景下鲜艳而不干涩,蓝灰色在红色的对比中厚重而不古板,两者和谐统一。宫殿内的木质构件,有的用红漆装饰,有的用质朴的技法涂漆,保留木材的本色,有的则涂上墨绿、钴蓝、空雀蓝等深沉肃穆的颜色,避免过于华丽,追求道教自然朴素的意境,同时突出宗教建筑神秘肃穆的气氛。
(二)古田海滨宫殿建筑装饰艺术
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达的装饰艺术的内容和风格对建筑形式和人文精神的表达有很大的影响。古田水岸宫的装饰充分展现了闽东的文化艺术形态,采用闽东传统的雕刻、绘画、泥塑、绘画等技法,异地取材,因材施艺,灵活巧用,注重人文精神的传递。
1.装饰主题与文化内涵古田临水宫建筑装饰重在歌颂陈景谷信仰,体现道教思想文化。通过寺庙的建筑装饰,如雕塑、壁画、泥塑等,形成一种神秘庄严的宗教氛围,也反映了古田人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志向。宫内装饰题材以道教神仙、道教故事、各种神兽、仙境、法宝为主,充满道教神化色彩和强烈的宗教震撼力,从视觉心理上引导人们向往仙境,从而坚定对道教的信仰;也有代表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历史典故,如“一骑千里”、“赵子龙独骑救星”等,都宣扬忠、义、气、节等伦理美德,对“陶冶情操、助人为乐”有积极作用;有的饰以动物、植物、民间器皿等图案和符号,用谐音词、假借的方式表达世人的美好祝愿,反映古田淳朴的民风。
2.古田传承下来的工艺技术和装饰手法代代相传,图案设计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例如,当地寺庙的天花板装饰通常设计有藻井,象征着广阔的天空,其施工和装饰极其复杂。古田临水宫有5口藻井,其中以古戏台上的莲花盖藻井最为典型(图4)。沉箱的分层结构采用重复垂直-拔出和上下跳跃循环变化的施工工艺,夹层上升和收缩。所有构件由榫卯连接,层层叠叠,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富有节奏感。每层都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内容丰富,寓意吉祥。自下而上依次为云水纹侧板、装饰小斗拱、挂花额、花卉、动物题材8格雕花板。顶部象征着太阳,中央是一个莲花覆盖的雕塑,代表着圣洁和光明。古田民间还说它有“避火”的功能,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
二、古田临水宫的建筑文化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种文化因素在建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古田水岸宫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建筑形式的成因。
(一)道教文化
古田水岸宫是典型的道观建筑。它的基本造型、建筑特色、装饰艺术和审美特征都是由道教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通过建筑形式,生动地传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美学特征和价值观,从而体现了宗教庄严而神秘的文化氛围。临水宫地处偏远山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它符合道家“山水有灵”的哲学思想,承载了道家远离世俗,成就不朽的信仰追求。宫殿内随处可见的道教建筑装饰共同营造了一个自然、纯净、超脱尘世、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同时,临水宫作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教文化的载体,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世俗生活。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寻求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好地吸引和教育信众,道教文化和民间文化在建筑和装饰的表现形式上有机融合,既强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又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了道教文化入世的一面。
(B)当地文化
传统乡村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形成地域民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乡土文化,以乡土文化为背景的建筑空间。乡土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深深地融入了乡土资源、文脉和生活,是乡村风土人情的物化和固化。古田县地处闽东山区,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祭祀活动无论四季、节假日、女孩结婚、成人礼仪、孩子出生都要进行。这种淳朴的民俗已经代代相传了几千年。特别是陈景谷信仰,承载了农耕社会的许多生产习俗活动,形成了闽东地区影响广泛、特色鲜明的文化信仰。滨水宫殿植根于这片土壤,逐渐形成建筑、装饰等有形文化和神话、祭祀、民俗等无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仪式文化
《论语》中说:“德为道之本,礼为礼之基”,这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寺庙建筑作为弘扬礼制精神的一种方式,是为了维护这种制度和道德秩序而建造的,它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自唐代以来,临水夫人陈景谷被尊称数十次,陈景谷也从民间神变成了钦定神、护国神,影响巨大,尤其是清道光、咸丰皇帝尊称陈景谷为“陈皇后”、“顺天母”后,临水宫成为内廷,在建筑礼仪层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突出其高贵的地位,临水宫的建筑形式是参照中国唐代皇宫的风格和格局建造的。它高大、端庄、典雅,并饰有大量的龙形,体现了皇家宫殿式的至尊气势。临水宫除祭祀陈景谷外,还祭祀林九娘、李三娘、杨太保等神仙。神仙的等级和地位也是参照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来界定的。神像的位置很有讲究,对建筑的整体布局影响很大。
第三,结论
古田水岸宫是闽东寺庙建筑文化的象征,是多种建筑和装饰艺术风格的综合创造,是中国道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寺庙建筑形式。古田水岸宫的建筑艺术和文化离不开闽东的土壤。它是闽东地方建筑历史的见证,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精髓,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和分析《滨水行宫》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在它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我们要以“尊重历史、保留历史、研究历史”的态度,永远珍惜它。
参考资料:
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起源与形式[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8。
[2]楼清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9。
[3]耿继鹏,郑小红。论道教建筑——关公庙的文化内涵[J].中国民居,2014 (7): 153。
[4]陈静。古田县临水宫综合体的设计理念与空间形态[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 (2): 81-84。
[5]罗明,刘苏。湖南文庙装饰艺术探析[J].装修,2012 (4): 137。
[6]李梦磊,李晓峰。社会学视角下的乡土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3 (4): 50。
[7]郭武。“出世”与“入世”:论道教的社会角色[J].宗教学,2014 (4): 17。
[8]杨·,高·。论乡土建筑作为文化寻根的重要途径[J].Xi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 59-60。
[9]冷显平。黄陂打鱼湾传统民居建筑及装饰图形的文化资本属性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 (3): 9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