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银锭的历史介绍
白银作为一种货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东汉以来,黄金逐渐退出流通,白银的地位日益上升,银锭成为古代基本货币之一。银锭在宋代以前被称为银项圈。三国南北朝时期出现银领,隋唐时期日臻完善。唐代银币以银饼、银领为主,一般为长条形、饼形、舟形。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银币被广泛使用,宋金时期各地出土银锭较多。宋代银币的形制以项圈为主,比唐代的更宽更粗。正面四角微翘,呈重量状,两端两弧呈腰状。辽、西夏、金的银锭形状与宋代没有太大区别。元代铸造的银锭造型沿袭了金代的银领造型,弓绕腰,正面略凹,四周多丝纹。
自明初以来,银锭铸造有了显著的发展。明代银锭长度比元代短,但厚度增加,腰变小,两端圆弧消失,外围增大,特别是两端,形成一对翅膀。明朝为后世白银的流通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看到的银锭,大多是明清和民国初年的。这主要是因为银锭成为这一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民间收藏盛行,所以流传下来的银锭相对较多。但难得的是前朝的大量银锭因为熔炼铸造而保存完好,偶尔见到的也多是不久出土的。所以人们收藏的银锭主要是明清时期发行的银锭。毕竟明清银锭在铸造工艺、重量、铭文、形制上都更加规范,其收藏价值不容小觑。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白银(见银元)流入,自制银元流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或取代白银体系的地位。混合货币制度在对外贸易的财务安排和与英镑的汇率变化方面满足了外国资本的需要。1934宣布废除两元后,白银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