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客家人在徽州的文化史
东江是客家文化的摇篮。秦朝数万大军留守岭南。其中部分派驻惠州、河源、韶关、梅州、揭阳、潮州、粤西等地。当时驻守粤东的龙川赵佗也向秦始皇申请了一万五千名妇女在军中为士兵缝补衣服,后来不断迁入。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惠州和广东其他地区的客家祖先。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南海郡,徽州隶属南海郡罗敷郡。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罗敷县是赵佗南越国的一部分。汉朝丁原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统一岭南,罗敷县再次归南海县管辖。南朝梁武帝田健二年(公元503年),设立梁化县,徽州隶属新乐县。镇明二年(公元588年),改徽州为梁化县桂山县,郡治在今城区桥东以东的白鹤峰之下。
874年至898年,晚唐农民战争和黄巢起义,几经万里。战火蔓延大半个中国,中原的汉人不断南迁到福建、江西、广东。数十万中原汉人离开中原故里,定居广东,开发岭南。龟山县世代居住着5万多人,风俗习惯“都是汉味”。唐代海上交通发达,桂山县地处沿海,造船业繁荣。大量客家先民远渡重洋,到南洋各地进行贸易或垦荒从事农业生产,往往十年、几十年或一生不归,成为华侨。
到公元1126 11年,金军入主中原,北宋都城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失陷,北宋灭亡。金军占领中原广大地区后,像“老虎赶羊”一样追杀北宋老兵和百姓,烧毁城市和村庄,中原地区大量汉人被迫逃亡和南迁,一部分定居在徽州山区和半山区。
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将国家命名为元朝。1275年,元军渡江南下,南宋濒临灭亡,不仅淮河,长江也不例外。此时有20多万汉人涌入粤东地区,其中一部分人定居归仁,形成了一个归仁是客家人相对集中的县。
隋朝是徽州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隋炀帝开十一年(公元591年),设立总督府。从此,惠州成为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废府,改称周迅。南汉干衡元年(公元917),改周迅为周振。北宋天玺五年(公元1021),为避讳赵真太子,将周振改为徽州。徽州道位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称徽州府。清朝还叫徽州府。
民国时期,徽州改为潮顺路,桂山县改为惠阳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设置为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行政督察区、绥靖专员公署。
1949,65438+2月,惠州成立东江专员公署,1956成立惠阳特区,1958惠东县和惠州市(县级市)脱离惠阳县。1959年期间,惠州曾属广州管辖,年底又属佛山管辖。1963年7月3日,恢复惠阳特区,辖惠阳、博罗、宝安、东关、河源、李安平、和平、龙川、紫金等11县。龙门和增城归广州管辖。“文革”期间,改为惠阳区革命委员会。
1980,恢复惠阳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广东省将海丰、陆丰两县由汕头地区划归惠阳地区。
1988 65438+10月,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决定撤销惠阳区,惠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惠州市更名为惠城区。徽州历史悠久,历来是名臣、学者、文学家云集之地。从晋代到清代,对徽州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有葛洪、牛桑如、李商隐、陈耀佐、陈伟、苏轼、唐庚、刘、、、杨万里、刘克庄、、刘征、文天祥、朱允明、陈公寅、易炳寿、宋湘、邱、梁定芬等480余人。其中,对徽州影响最大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
北宋少生元年(1094),苏轼被贬惠州,任宁远军副使,10年6月2日,苏果携妾王朝云、三子抵达惠州。在惠时期,他写了160首诗和数十篇散文、序跋。他的诗歌颂了徽州的风光,使徽州名扬天下,正如江所说:“上了,天下不敢小于徽州。”
徽州淳佑四年(1244),聚贤堂建成。10后,改为胡风学院。明清时期,徽州文风更盛。胡风书院是徽州的最高学府。自创办以来,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徒聚而人争而学”,培养了许多有成就的学子,极大地促进了徽州的文化建设。是岭南著名的书院之一。根据政府记录,宋代徽州有53名学者,明代有44名。清代以来,徽州人和文学大崛起,名人辈出,在诗歌、书画、金石学等方面成就斐然。
从唐朝到近代的1000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曾在徽州逗留。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在徽州居住三年,孙中山和周恩来也曾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廖、邓、叶挺、等民主人士和知名人士都来自徽州。惠州还是著名的侨乡,有80多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徽州客家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原的黄河流域,他们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样,是历史创造的,保留了古代中原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优秀宗族。客家先民生活在徽州,去的地方大多是战乱少、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的山区。他们沿袭了中原固有的传统、信仰、伦理、语言、习俗等社会潮流,保留了唐宋时期中原移民带来的中华民族勤劳、拼搏的精神,尤其是饮食文化,被载入史册为“全是汉味”。